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NSYS系统和海洋平台自激振动Maattanen模型,提出了计算冰激疲劳寿命的一种新方法,并开发了与ANSYS系统集成使用的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可以实现对多自由度复杂平台结构的冰激动力精细分析,并能定量确定自激冰力、结构的动力响应和节点应力。运用该程序计算了实际平台的冰激振动响应和节点疲劳寿命,分析了不同冰力参数对平台自激振动响应的影响。对使用不同冰力模型计算出的平台疲劳寿命进行的对比结果表明,较高冰速下平台动力响应较小;自激振动是造成平台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情况一致,这进一步验证了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平台冰激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冰力对平台的破坏效应,建立平台的动冰力模型是必要的.简要分析挤压、弯曲和屈曲冰力对平台的破坏效应,确定冰力破坏的主要形式;基于海域现场观测数据,运用公式推导平台受静冰力、海风、海流等环境载荷的作用;采用ANSYS软件对平台建模,根据模型计算六腿导管架平台受冰力遮蔽效应的影响,对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得到了平台在冰激振动下结构的运动情况,为冰与结构相互振动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场冰激振动监测资料,论述了抗冰导管架平台进行动力失效评估的必要性,分析了在动冰荷载作用下抗冰导管架平台的动力失效模式,指出动力失效模式主要包括振动失效模式和疲劳失效模式,并介绍了基于现场实测冰力数据建立的直立结构冰力谱的计算方法.作为应用实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Jz9—3GCP平台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结构特性,并对其进行动力结构安全评估. 此方法对于抗冰平台的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自升式平台冬季在冰区海域安全作业,应对桩腿结构在动冰载作用下的强度进行评估。应用ANSYS软件建立自升式平台和冰相互作用的仿真计算模型,实现了自升式平台结构的冰激瞬态动力分析,提出冰激动载荷下平台桩腿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的计算流程。对渤海某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出不同海冰参数下平台桩腿的冰激疲劳损伤。计算结果表明,该平台的桩腿在冰激动载荷下的强度满足安全要求,冬季继续在冰区海域进行钻井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自升式平台冬季在冰区海域安全作业,应对桩腿结构在动冰载作用下的强度进行评估。应用ANSYS软件建立自升式平台和冰相互作用的仿真计算模型,实现了自升式平台结构的冰激瞬态动力分析,提出冰激动载荷下平台桩腿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的计算流程。对渤海某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出不同海冰参数下平台桩腿的冰激疲劳损伤。计算结果表明,该平台的桩腿在冰激动载荷下的强度满足安全要求,冬季继续在冰区海域进行钻井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随机冰载下海上固定平台管节点的疲劳寿命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冰激振动理论,分析了海冰对海上钻井平台的不同破坏形式,为了解决海洋石油钢结构在低温冰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问题,进行了室温与低温下随机冰载作用对钢结构疲劳裂纹扩展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平台管节点的疲劳累积损伤和随机冰载的等效应力,提出了综合计算等效应力幅的新方法,给出了管节点的疲劳寿命曲线及基储算参数。  相似文献   

7.
随机冰载作用下海上固定平台管节点的疲劳寿命估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冰激振动理论,分析了海冰对海上钻井平台的不同破坏形式.为了解决海洋石油钢结构在低温冰载作用下的疲劳性能问题,进行了室温与低温下随机冰载作用对钢结构疲劳裂纹扩展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平台管节点的疲劳累积损伤和随机冰载的等效应力,提出了综合计算等效应力幅的新方法,给出了管节点的疲劳寿命曲线及其计算参数.这种新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冰载相对时间和相对冰厚的随机性,能提高寿命估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对悬索跨越管桥涡激振动响应及疲劳进行分析.考虑风速的脉动特性,利用Morison方程推导涡激耦合力,将动力载荷传递到管桥节点对结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依据Miner理论对不同工况下管道和钢丝绳疲劳寿命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脉动风速时,随风速变化而变频变幅的涡激载荷力对结构振动的影响有限,并起到抑振的效果:结构的振动响应在4.0,8.0,9.5和11.5 m/s时出现峰值,最大竖向和横向振动幅值分别发生在风向攻角为00和90.时:管道结构的疲劳寿命随风速的增加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冰激柔性直立桩结构振动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激直立结构振动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工程的应用要求还相去甚远.为探索冰激振动进程的控制机理,进行了低冰速、中冰速和高冰速下的动冰力模型试验.试验发现,冰激直立桩结构稳态振动过程中的控制机理是冰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冰以间歇性延一脆压碎模式发生破坏是相互作用进程中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直接反映冰与结构相互作用水平的参数——相互作用系数.结果表明,当该系数处于20-45时,结构在冰力作用下会发生剧烈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冰激柔性锥体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冰激柔性锥体振动实验研究开展得很少的现状,利用DUT-1非冻结可破碎模型冰进行了冰速变化时冰激锥体振动的室内实验模拟.模型锥体材料采用普通钢材,设计了更为贴近实际的多自由度锥体结构模型,应用改进的动态载荷时域识别方法,依据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变等混合动态响应,识别了冰-锥体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冰力.实验结果表明,冰激柔性锥体振动是一种以低频振动为主、间歇性的随机受迫振动和自由阻尼振动,作用于锥体上的动冰力频率成分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