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导电聚苯胺纳米管的界面法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室温下,采用界面自组装聚合法首次成功制备了磷酸掺杂的导电聚苯胺纳米管,利用TEM.FT—IR,UV—Vis及四探针等技术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该法合成的聚苯胺具有纳米管结构,内外管径分别为20nm和120nm。长度在3~4μm,长径比为30:1;在室温下,电导率约为0.35S/cm.通过控制苯胺单体的浓度、掺杂剂酸的浓度和聚合反应时间能够实现对聚苯胺纳米管管长和管径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界面聚合法合成及电化学电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盐酸和四氯化碳的水/油两相界面,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具有良好纳米纤维结构的聚苯胺,用这种聚苯胺纳米纤维为活性物质制备电极,以1 mol/L H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组装超级电容器,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技术研究其电化学电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聚苯胺的直径为50~100 nm,长度为500nm至几微米不等,且纤维之间相互交织缠绕,形成网状形貌;聚苯胺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功率特性与循环性能优于用传统化学氧化法合成的颗粒状聚苯胺材料的性能,在5 mA放电电流下,其比电容可达317 F/g,20mA放电电流下比电容仍维持300 F/g左右,500次循环容量衰减在4%以内。 相似文献
3.
HRP催化对苯二胺合成苯胺低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简称HRP)为催化剂,研究酶促合成低聚苯胺。方法以对苯二胺为单体,HRP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二氧六环/水的混合溶液为反应环境,合成低聚苯胺(PANI)。结果HRP/H2O2在有机介质环境中催化氧化对苯二胺可得到低聚苯胺,,n=4~9。结果表明,此低聚苯胺溶解性较好。结论生物酶催化反应在有机溶剂与水共混的反应环境中不仅可以完成,而且聚合度、产率相比都优于单一水或有机物作为溶剂的环境,同时实验表明,有机溶剂浓度也会影响聚合物的产率,并且运用UV-Vis、FT-IR、GPC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与分析,证明得到了低聚苯胺。 相似文献
4.
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掺杂态的聚苯胺纳米薄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4SiW12O40为质子酸和掺杂剂、过二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通过界面聚合法成功地合成出H4SiW12O40掺杂的聚苯胺(PANI)纳米薄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杂多酸掺杂PANI的纳米薄片进行了表征.采用标准四探针法对H4SiW12O40掺杂的PANI纳米薄片电导率进行了测定,得到最大电导率为16.2 S/cm. 相似文献
5.
以草酸为掺杂剂,以过硫酸胺为氧化剂,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聚苯胺纳米管,并利用SEM,TEM,IR,和XRD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不同草酸和苯胺的摩尔比对产物的形貌有影响,合成的聚苯胺纳米结构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合成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了4种杂多酸/聚苯胺掺杂材料。测定了其在CHCl3和CCl4中的溶解度,并以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电导率等测试手段对掺杂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与本征态聚苯胺相比,证明出制备的材料是掺杂材料,同时表明聚苯胺经质子酸掺杂后,形成共轭结构,从而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磁场作用下大分子酸掺杂聚苯胺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0.2 T的磁场作用下,采用微乳液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大分子磺基水杨酸(SSA)为掺杂剂制备导电聚苯胺(PAn),并结合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粒径分析、电导率等手段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磁场作用可以提高PAn的电导率、掺杂度和腐蚀电位,但对PAn基本单元结构没有影响;与无磁场条件下合成的PAn相比,磁场条件下合成的PAn具有更高的结晶度和明显的微观取向结构,且反应时间从3 h减少到2 h,掺杂酸浓度(CSSA)从0.4 mol.L-1减小到0.3 mo.lL-1,乳化剂与苯胺单体的摩尔比(nSDBS/nAn)从0.6减少到0.45,PAn的电导率从0.85 S.cm-1增加到1.55 S.cm-1. 相似文献
8.
以过硫酸铵((NH4)2S2O8)为氧化剂、对甲基苯磺酸(TSA)为掺杂剂并提供反应所需酸性条件,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聚苯胺乳液,抽滤并真空干燥后产物成墨绿色粉末.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索了聚苯胺合成的最优条件,并对其各个影响因素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聚苯胺的导电性能随着氧化剂浓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酸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另外其电导率也受氧化剂与苯胺比例和酸与苯胺比例的影响,前者比例增加电导率先增加后减小,后者比例增加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加.结果制备出电导率在1.00×10-2S/cm的掺杂聚苯胺. 相似文献
9.
Aniline was polymerized in dilute aqueous squaric acid and the polyaniline (PAn) was doped with 10−1–10−3 mol/L of squaric acid.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PAn is 10−1–10−2 S ⊙ cm−1. The solubility of the doped PAn has been improved in common polar organic solvents. The FTIR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the PAn has the structure of both quinone and imine.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
Zhan Caimao: born in 1948, Associate professor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种不同氧化剂(FeCl3,(NH4)2S2O8以及由K2S2O8,CuSO4和NaHSO3构成的复合氧化剂),通过界面聚合法合成了聚邻甲苯胺.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粘度测定、扫描电镜和循环伏安等测定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聚合物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界面聚合法合成的聚邻甲苯胺呈现出微米级颗粒状分布,颗粒直径大多在几百纳米范围内.所得聚合物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采用FeCl3为氧化剂时,聚合物分子链的共轭程度、分子量以及电化学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