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实验提出了用化学吸收法测定氢气中的微量氧气,该方法是基于将一价铜氨络离子氧化为二价铜氨络离子.仪器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结果与国际比色法的结果相比在误差范围内,克服了色谱法中氮对氧气测定所产生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研究硫代硫酸盐浸金的阴极行为及浸出机理。结果表明,在铜氨络离子存在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二价铜氨络离子在金粒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的一价铜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被氧化再生为二价铜氨络离子,后者又到金粒表面上还原。根据阳、阴极过程电化学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浸金的电化学-催化机理及模型,揭示了铜离子和氨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的作用、作用条件和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醋酸铜氨废液的性质,利用加热吹脱和投入一定量的酸碱等方法,使其大部分醋酸铜氨络离子转化为硫酸铜.残余废液再经调节pH值,加入硫化钠溶液等方法进一步处理,使其原含铜量高达110.3克/升的醋酸铜氨废液经处理后达到0.15毫克/升以下,除铜率达99.9%.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由于浸出液中铜氰络离子(CuCN2-3,CuCN3-4)和铁氰络离子(FeCN4-6)的存在造成金矿石氰化浸出过程中NaCN和活性炭的消耗量增加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超盐体系下铜、铁氰络离子的存在形式,并对比分析了过氧化氢氧化法、氯氧化法和酸化法对上述络合离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铜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而对铁氰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73%,62%和55%;同时,对于超盐体系的氰化废水,质子化作用比氧化作用更有利于铜、铁氰络离子的分解和去除.  相似文献   

5.
用甲醛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予处理血清白蛋白可使银和铜离子从它们的氨合络离子中与之生成棕色络合物,用FTIR光谱和uv/vis光谱了研究了BSA-Ag-Cu配合物的生成机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形成和还原为金属凝胶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土伦氏(Tollens)于1882年发现了银氨络离子能把醛氧化成羧酸,而银离子本身被还原成金属银沉积于洁净的器壁上.故此反应名之曰“银镜反应”。它被认为是区别醛和酮的一个重要反应.氧化醛的银氨络离子称为土伦试剂.土伦试验的函义是说只有醛才与土伦试剂起银镜反应,而酮则不行.这一论点已沿用了一个多世纪.迄今仍为  相似文献   

7.
纳米ZnO制备及共沉淀掺杂的溶液理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平衡理论对氨法生产纳米ZnO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及硅、钛、锆、铁、铜、银等离子的氧化物与ZnO复龠 人沉淀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锌离子的总浓度为0.1mol/L时,使氨溶ZnO全部转化为[Zn(NH3)4]^2 络离子的最佳条件为[NH3]=2MOL/l,且CO3^2-的浓度与Zn^2 一致,同时在氨法工艺中仅ZrO2可实现与ZnO的复合共沉淀,最佳共沉淀的pH范围在10-12之间。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9):1444-1447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对烟草和土壤中络氨铜的消解动态进行了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2.7×10~(-10)g,最低检出质量分数为0.03 mg/kg,在0.03、5.0、10.0 mg/kg三种添加水平下,烟草的添加回收率范围为88.65%~101.2%,变异系数范围为2.3%~4.0%,络氨铜在烟草和土壤上的半衰期分别为3.2 d和1.3 d.  相似文献   

9.
在碱性介质中,铜氨络离子的催化作用下,石吊兰素对乙腈-H_2O_2化学发光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在Hypersil ODS色谱柱上,以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0.01mol/L草酸(体积比27:6:67)为流动相的条件下,实现了对石吊兰素的分离测定,建立了测定石吊兰素的方法.发光强度与石吊兰素的浓度在0.02~50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01μg/mL.5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4%~1.56%.应用于吊石苣苔中石吊兰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土壤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和净化,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作为一类特殊的土壤,粘土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但是,金属离子的检测基本都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因为存在设备昂贵、操作程序繁琐和测试结果误差大等缺点,制约了该类型实验在教学中的广泛开展。介绍一种测定粘土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新方法:粘土对铜氨络离子的吸附。新方法将金属离子的测定由传统的原子吸收法转化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过程,降低了实验成本。该实验适合于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同时也非常适合在化学类专业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基于双膜理论探讨了定态吸收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吸收速率方程式和各吸收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吸收塔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灵活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两种气体在同一反应剂中同时进行化学吸收的过程,介绍以双膜模型作为分析问题 的基础,导出化学反应影响气体吸收速率的数学模型。同时指出该吸收过程的传质系数可用关联式 或直接取自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纳米流体强化CO2鼓泡吸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两步法制备了多种乙醇基质纳米流体,建立了一套纳米流体强化气体吸收实验装置,分别测试了CO2在体积分数为0.01%-0.10%的Al2O3-C2H50H、MgO-C2H50H、SiO2-C2H5OH、TiO2(5nm).C2H50H、TiO2(25nm).C2H50H、Ti02(60nm)-C2H50H纳米流体中的吸收浓度曲线,得到了纳米流体的体积分数、纳米粒子的种类和粒径等因素对C02吸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吸收强化效果随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纳米流体中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加而减少.此外,还对纳米流体强化CO2吸收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原子和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新方法——饱和光电流光谱法。在二能级模型的基础上,从实验上首次测定放电管中Ne原子的1S_5—4d″_1两能级间的双光子吸收截面,与理论计算结果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5.
碘吸附材料的吸附类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碘吸附材料自身结构的特点以及吸附方式的不同,碘吸附材料可以分为苯-I2型吸附、季铵盐-I2型吸附、氮-I2型吸附、吡咯烷酮-I2型吸附、醚-I2型吸附和聚乙烯醇-I2型吸附等.对各种碘吸附材料的特点、吸附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发展高分子碘吸附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顺丁烯二酸酐作交联剂,甲苯作悬浮分散剂,对聚乙烯醇(PVA)进行交联改性,制备了PVA吸附性树脂,并对其吸湿放湿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该树脂可以自动进行吸湿或放湿,且具有一定的保湿能力。95%RH的平衡吸湿量达到了0.93g/g,优于军械仓库广泛使用的无水氯化钙和变色硅胶。  相似文献   

17.
目前,人们对木炭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是生产木炭的树木生长非常缓慢,砍树烧炭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国家不得不禁止使用木材烧炭.为了缓解木炭需求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矛盾,已经找到了一种完全能替代木炭的再生材料,就是用竹子烧制的竹炭.此次实验就以竹子为原料,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通过测定和计算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来研究竹制活性炭自水溶液中对Ru(Ⅲ)离子及其配合物的吸附规律、特征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测定醋酸泼尼松的一种新方法。在0.01mol/LHcl溶液中,醋酸泼尼松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峰电位在-0.77V(vs.SCE)。峰电流与醋酸泼尼松的浓度在0.01-0.5μg/m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这一方法用于测定片剂中的醋酸泼尼松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角锥吸声体不同布置方式对声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棋格布置方式可获得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用冷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氯化物的方法.考察各实验参数对测定的影响,Cl-的检出限为16.0μg/mL,并测定湖水和自来水中Cl-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