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离层E_m层     
李赞钜 《科学通报》1981,26(13):787-787
人们通常认为,对全球范围的夜间电离层来说,有两种类型电离厚层出现于E区高度上:高度在110公里左右的一个经常出现的弱电离厚层称为夜间E层,它是由于地冕共振散射以及行星际空间的紫外连续辐射使大气电离而形成的;高度在130公里以上的一个不是  相似文献   

2.
商业性太空旅游有四种方式,即抛物线飞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 抛物线飞行在宇航员训练当中,为了让宇航员体验失重感觉,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太空     
自从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飞上太空后, 人类在太空生活就已不是梦想。最近美国富翁蒂托的太空旅游,更激起了众多太空爱好者对太空生活的向往。许多人都想步蒂托后尘,登上国际空间站,在舱与舱之间飘浮,俯瞰地球。 然而,在国际空间站(题图)生活并非想象的那样惬意。 自己造氧气 在空间站首先遇到的是在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空中,几乎没有空气的难题。 在地球上,空气的成分里有78%的氮,21%的氧,1%的其他气体。在空间站,宇航员要正常生活和工作,也必须有这样的空气。其中的氮气用航天飞机运来,而氧气则在空…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9,(10):46-46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9,4(14):463-463
1959年7月2日,苏联根据研究大气高层的科学計划,成功地发射了一个一級中程地球物理弹道火箭。火箭上装备有用来研究太阳光譜紫外綫部分、电离层結构、流星粒子流、不同高度气流速度和方向的仪器,以及用来确定不同高度大气的密度、压力、溫度和組成的仪器。为了研究动物在升入高空时的生理机能,在火箭上装有試驗动物。火箭上的科学仪器和动物的总重量在二千公斤以上。 7月10日又成功地发射了一个地球物理弹道火  相似文献   

6.
对宇航员来说,航天服犹如他们的“护身符”。在高度真空、没有重力、十分寒冷、随时都可能遭遇流星体、高能粒子和太阳高能辐射袭击的太空中,假如没有“护身符”,宇航员是断然不能生存的!那么,航天服具有哪些功能呢?  相似文献   

7.
科技传真     
哈勃太空望远镜再修理 欧洲航天局宇航员、瑞士人克洛德·尼古利埃将于2000年5月搭乘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与3名美国宇航员一起参加第3次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 这4位欧美宇航员将进行代号为“STS-104”的太空飞行,飞向哈勃望远镜,他们将用加拿大制造的遥控臂捕捉哈勃望远镜,并将其固定在航天飞机货舱内。宇航员两人一组轮流离开增压舱进入货舱进行修理,以提高哈勃望远镜的效  相似文献   

8.
<正>飞上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而且人类早已向太空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迈出去后,在浩瀚的太空,宇航员的饮食问题如何解决?他们在微重力环境下如何进食,又该吃些什么呢?航天食品的严格规定我们把宇航员在太空中吃的食物称为航天食品。航天食品是根据宇航员所处的特殊环境,结合他们在太空的口味需求、消化吸收能力的变化和特殊进食方式研制的食品。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其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  相似文献   

9.
正小小的橡胶圈引发了太空探索史上最大的惨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首航任务。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第10次太空任务。但是,就在升空后73秒,"挑战者号"突然爆炸,在高空解体坠毁。此次灾难性事故造成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是美国宇航局也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最惨痛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有30多位女性遨游过太空,其中,俄罗斯的女宇航员孔达科娃在太空度过了169个日日夜夜,这个数字是妇女在太空滞留时间的世界之最。对大多数人来说.女宇航员的生活充满神奇色彩,飞往太空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无人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为把我国的宇航员送上太空创造了现实的条件。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宇航员了。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宇航员?宇航员在上天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他们在太空中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这是一个重要而有趣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12.
本期封面显示的是电影《2001年的字宙之旅》中的情景,这个宇宙飞船的科幻色彩极少,可以说非常真实。 画面中的宇航员整装待发,他所在的位置是宇宙飞船的气闸室。气闸室位于工作舱和机舱之间,有两道密封门,让宇航员进出温暖的工作舱和冰冷太空时,空气不至于外泄。通常把宇航员的“舱外活动”叫做“太空漫步”。他穿的太空衣是特制的,有好几层厚,充满氧气,以便宇航员能在冰冷的太空中保  相似文献   

13.
丁宗华  陈金松  赵蕾  许正文 《科学通报》2012,(12):1045-1052
利用曲靖地区(25.6°N,103.8°E)2008年9~11月共2个月的MF雷达风场数据和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分析了中层低热层(MLT)大气行星波,电离层Es和F层的准6日行星波状扰动特性.结果表明,电离层foEs的准6日行星波状扰动与MLT大气纬向风场中的准6日行星波存在紧密相关性,后者通过调制半日潮汐间接影响Es层.电离层F区未出现显著的准6日行星波状扰动.这些结果提供了大气行星波与电离层Es层相互耦合的实验证据,加深了对我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空间天气扰动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美国于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探月计划,在经过长达30余年的等待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24日向全世界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重新恢复载人月球探测,并以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为目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于2005年9月公布了载人月球探测计划的具体内容:2018年再次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此后每年至少进行2次月球探测任务,争取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能使宇航员驻留月球长达6个月之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太空船毁坏破裂导致宇航员在冰冷的太空中被冻成"冰棍",一直是个颇为流行的艺术想象.然而事实上,人体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虽然太空的温度相当低,但在太空中被"活活冻死",仍是宇航员最不需要担心的死法. 因为太空是缺乏气体粒子的真空状态,一旦宇航员的身体暴露在太空环境中,由于人体周围没有任何物质传导热量,也没有冷风对流,所以人体只能通过"热辐射"缓慢地散失热量.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好奇心总是无穷的。我们除了想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地球外,还希望了解浩淼无际的太空。在太空旅游尚需时日之际,西班牙一家公司希望在两年内让人们进行高空游。他们已经制造出一种可以上升到约30km高空的热氦气球,希望让人们在那里观赏地球和太空。到平流层中去飞行站的更高,就能看得更远。这个经验适用于登山,也适用于高空旅游。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乘坐热气球升空,高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月光 《科学之友》2000,(12):21-22
看着宇航员在太空宛如神仙般的飘行,不知引起多少人的遐想。为什么这些宇航员能离开赖以维持生命的飞船舱,进入茫茫太空呢?这是因为他们身上穿有一套特殊服装——太空服。太空服又叫航天服,也叫宇宙服,它是宇航员的生命保险服。太空服是按照小型单人宇宙飞船的原理设计的,堪称微型宇宙飞船。宇航员穿上它,便能以高于音速25倍的速度舒适地在茫茫太空邀游.太空服里装有复杂的技术元件,整套衣服就如一台微型的功能齐全的宇宙飞船。内装一套压力系统,能提供生命在宇宙真空所必需的大气压力。太空服内的气压从0.246千克~1千克/平方厘米不等,具体数值视设计要求和气体是纯氧还是混合气而不同。太空服也是坚实的铠甲,必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俄罗斯等国联合研制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不久将升入太空代替超期服役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为建成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在把它的零部件运上太空后,宇航员要走出航天器在太空中把它组装起来。至少要在太空中工作上百次才能完成组装任务,日后还要出舱维修,因此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太空工作服是必不可少的。 太空工作服的正式名称是舱外活动设备。它不同于宇航员在航天  相似文献   

19.
雷达是指用主动发射的无线电波对目标进行探测或定位。最早由德军在1935年应用于侦察和跟踪飞机。目前,雷达已广泛应用于军事目标侦察、空中和地面的交通管制、气象预报、大气及电离层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用偏相关分析电离层NmF2与低层大气等压面高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徐桂荣  万卫星  宁百齐 《科学通报》2007,52(9):1069-1074
通过建立电离层NmF2与其不同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应用偏相关方法分析了1957~2004年中国武汉电离层NmF2与对流层和平流层不同等压面高度的相关联系, 结果表明偏相关方法能够有效剔除太阳活动, 地磁活动以及季节因子的影响, 真实地反映电离层NmF2与低层大气等压面高度的相关性质, 两者在平流层中部有弱的正相关. 通过偏相关系数的对比发现, 电离层NmF2主要受太阳活动和季节因子的影响, 地磁活动的影响很小, 而低层大气等压面高度的影响很微弱. 研究表明偏相关方法是判断电离层与其上下层大气耦合程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