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有不良情绪的中学生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音乐教学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音乐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新一代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洁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209-209
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成为当前顺利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从音乐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入手,探讨如何利用音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了解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懂得如何把握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机渗透,使之促进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见的几种不良心理进行探讨,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不只是教学生弹琴唱歌,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功能,它融德、智、体、美育等为一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概括为四点:1.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2.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3.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4.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6.
黄容华 《海峡科学》2011,(3):76-77,81
教育是有系统地影响下一代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学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们所进行的一切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心理活动。其中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尤为密切。如何发挥心理学在音乐教学的作用,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音乐教学也是音乐教师应该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其独特的教育方法,而且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本文从心理健康现状、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体育教学影响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作了具体阐述。卫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对卫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卫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陈晓斌 《科技信息》2014,(8):196+206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实对教育的要求。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作为数学老师要重视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心理健康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误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可行和常用的途径。在化学教学中,我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学教育,如创设安全、温暖、信赖、和谐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坚韧的意志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们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上好体育课,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本文拟就体育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心理的特点,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点滴体会,旨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岩 《科技信息》2009,(31):I0277-I0277,I029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和观察等方法,分析心理健康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并论证心理健康和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以全面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抓住体育的特点,有意识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化体育教学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有效利用教学中的各种机会,把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敏 《科技资讯》2007,(32):136-137
关注学生心理卫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和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形成学生良好健康的心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和谐发展.本文粗浅地探讨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专任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的学习,提升教育方法与技巧.本文就如何提升生物类专业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发挥其在课堂教学、学生项目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在心理教育方面,体育有非常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新课程提出了心理健康这个学习领域,这是心理健康成为了体育课的重要内容.而学校教育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教育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特定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夏广峰 《科技资讯》2010,(14):177-177
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