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建筑与建筑表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建筑发展到今天,多样化的建筑思潮对建筑的革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三个关键要素之一的表皮,常常在以往的设计中所忽略,但是随着技术等等的发展则走向了建筑的前台。苯文就以表皮的发展为主要议题,结合现代建筑理论并辅以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作品与思想来阐述一种当代建筑的思潮。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建筑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建筑思想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在当代高技术条件下思考空间问题,模块化建筑节约资源,在材料和物理性能方面多样化,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简洁性和功能性,在较大程度上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空间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选择这个方向做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期望通过对模块化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完善对当代我国模块空间的认识,总结出当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动态性新概念,以助于对建筑创作现状的反思及对建筑创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梁毅 《工程与建设》2005,19(2):147-149
文章简述了荷兰现代建筑创作的历程,从先锋派、风格派及结构主义的演变发展成今天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并着重介绍了当代虚无主义代表人物雷姆·库哈斯的设计理论,较全面地展示了当今建筑界所面临的状况,从而为当代建筑和城市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健 《科技信息》2009,(9):340-340
本文对西方建筑思潮中新古典主义的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且探讨了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兴起后,新古典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钟学文 《工程与建设》2009,23(6):786-788
文章分析了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发展和当代美学思潮的多元化及几个主要倾向。根据中国现在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了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现状,并具体阐述了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赵耀 《江西科学》2012,30(3):381-385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通过云南地域性建筑案例的实践分析结合所选取的建筑理论,试图来寻找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建筑创作领域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即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并分析了在该理论指导下带领团队完成的包括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在内的一批当代建筑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现代建筑风格雷同,千城一面现象内在原因的分析,指出新地域主义建筑创作是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必然方向;并分析了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特征及其创作方法,指出新地域主义建筑的创作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区别对待,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新地域主义建筑.  相似文献   

9.
王世轶  李尊雨  王健 《科技信息》2009,(20):I0323-I0323
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出现了多样化繁乱的趋势,本文通过挖掘建筑与自然最本质的联系,提出了用地域性建筑来解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同时也将地域性建筑创作回归到本原,通过碰撞和交融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时代更新之路,提出了契合自然环境、融入传统基因、展现时代魅力、追求整合价值等创作理念和手法。地域性建筑创作原本是指建筑创作回归到朴素的本原,是试图将建筑的发展引向一条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脚踏实地"为作风的稳定发展道路上,也以此对抗科技全球化造成的趋同现象,本文提出了重新审度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积极作用,希望在建筑领域里以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来缓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苏燕  荣曦  张福栋 《科技信息》2009,(36):I0278-I0278,I0281
本文以印度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回顾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印度现代建筑创作实践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两位建筑师及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创作精神。最后通过中印两国现代建筑的对比,提出了印度现代建筑的发展对中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杜威站在经验自然主义的立场上。对于现代性是持批判的反思态度;胡适站在实验主义方法的立场上,对现代性持赞成的态度。在现代性思想的建构上,胡适背离杜威的立场,误读了杜威的现代性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以文化为背景探讨了建筑文化深层的架构和价值取向,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困惑,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自然的异化:现代建材制造与现代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分析比较了木材、天然石材、粘土砖瓦、水泥(混凝土)、玻璃、钢材等主要传统和现代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探讨了现代建筑材料制造过程同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文化的联系.认为现代建材制造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异化过程,使用现代建材的现代建筑则在更大尺度上异化了自然,而对自然的异化是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问题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代乡土与现代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当前建筑中存在的建筑特色危机和所面临的旧城的保护与更新,重提了"当代乡土"的设计理念,剖析了传统建筑中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蕴涵的生态美学的设计思想,分析了"当代乡土"与"普通城市"两种建筑设计观的利弊得失,最后提出以当代乡土观完善对历史名镇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5.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具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的较为激进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它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并就如何评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瓦解了小说的传统范式,纳博科夫的作品深受其影响.纳博科夫独特的叙事技巧、语言风格以及作品中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的人生终极主题,一定程度上造成纳博科夫的作品的多义性与复杂性,《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中文本的叙事层次与作者使用的转叙手法十分独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黎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5):98-100
通过充分论述传统建筑对人的丰富、深刻意义,分析当代正兴起的大量游动移居、解体的哲学思想,提出在这些哲学家所提示的本真的世界状态下,建筑必然走向解体、混杂、不定等预示着建筑正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8.
当代台湾女性文学从20世纪50年代发轫到90年代末的繁荣,呈现出曲线发展的轨迹。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新女性文学、政治文学与色情文学出现台湾文坛,曲线轨道的中轴是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从对传统女性美学的继承到对性别社会的审美反叛、再从对传统审美的解构到对女性美学的再度重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明显线索,更能看到女性成为"人本体"和女性话语衍进的艰难历程。台湾女性文学的审美嬗变,对当代文学美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  相似文献   

19.
软件Agent技术与软件体系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科学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是开发一个成功应用系统的必要条件,对于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软件Agent技术的提出为复杂分布式问题的求解找到了办法。本文综述了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Agent技术的主要概念、特性、作用及相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指出了各自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可用多级正交软件体系结构来实现软件Agent的合成,最后阐明了将软件Agent技术和软件体系结构结合起来在大型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后崛起的一种文化倾向,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现象、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观三方面简述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内涵及对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