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随机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对道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行科学分析,全面提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利用数学模型对甘肃省道路交通事故进行预测研究,以便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
张浩 《科技咨询导报》2009,(15):232-233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仅与人有关,道路条件也是引发交通事故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文中分析了道路因素影响交通安全的深层次原因,探讨了道路线形要素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宏 《科技资讯》2008,(10):68-69
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车、路和环境。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是基于道路交通事故而产生的一种侵权赔偿责任,它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交通事故必须发生在特定的道路上,交通事故必须是机动车所致,交通事故发生时机动车辆必须在运行过程当中,交通事故须有致人损害的事实,交通事故与受害人所受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改进型BP神经网络,建立起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短期内道路交通事故多少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应急装备数量不足并且落后,救援能力差,部分应急救援人员救死扶伤意识淡漠,应急救援责任失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交通事故致亡率较高。因此,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方卫华 《科技资讯》2008,(35):79-79
我国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国家,交通事故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已居世界首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和道路线形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改进道路曲线的设计方法和道路线形设计的核查方法,使道路曲线与地形和车辆的行驶轨迹达到完美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从佳木斯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佳木斯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改进型BP神经网络,建立起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序列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短期内道路交通事故多少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区域公路交通事故及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基于中国公路交通事故统计和当前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应用理论分析和统计对比的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了GDP、交通量和公路里程在不同区域对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认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具有重特大事故比率较高、尾随相撞事故比例大、受气候因素影响大、驾驶员和车辆性能是事故主要原因等基本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雾天交通事故多发的10条高速公路路段中选取交通气象观测条件较好的4条路段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雾天交通事故的特征,并通过雾天交通事故与能见度的关系分析,定量研究了交通事故在不同能见度区间的分布规律。与晴天交通事故相比,雾天交通事故后果更为严重,伤亡率明显增加。事故类型以撞固定物和刮擦为主。雾天事故中,肇事车辆为重型货车、中型货车和大型客车的比例比晴天增加。雾天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在同车道行驶未按规定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操作不当、低能见度下不按规定行驶。统计表明,雾天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的凌晨至早上时段,事故高峰期为早上7∶00左右,这与大雾日数的时间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70%~90%的雾天交通事故发生在能见度低于1 km的情况下,其中能见度低于100 m的区间内比例最高,为25%~50%。能见度低于1 km时,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密度随能见度增加而减小,尤其当能见度低于300 m时,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出现突发性增长,当能见度低于100 m,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密度增长到30%左右。根据交通事故在不同能见度区间的分布,将能见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划分为4个等级,实现了气象能见度到交通安全等级的转化,可为交管部门制定雾天交通事故防范对策,以及气象部门开展交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量的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小区并对小区的交通事故数量及相关属性进行提取,以是否位于环路内、是否有快速路通过、小区内学校和大型医院数量等共11个变量作为影响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分别建立了交通事故数量的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类模型中考虑空间相关性的空间误差模型最优;有医院或学校的区域交通事故相对较多,且医院周边区域的交通事故量最多;大型客运站区域的交通事故量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大型客运站多位于城市外围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济南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别从时空分布、事故形态、事故发生原因等角度探究了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的特性。通过提取事故发生前5 min内的车型比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并分析其与交通事故之间的规律性特征,构建基于色阶图的事故风险安全评价表,根据概率统计模型推算出事故发生的临界流量,最后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构建快速路事故风险安全评价模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根据当前交通流量和车型比例实时评估快速路的交通流运行安全风险,可以通过调控当前交通流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警。针对快速路交通事故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事故预防及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提升快速路运行安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机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安全成为交通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需要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预测,以便对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运用RBF网络,建立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对我国交通事故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中国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问题突出的特点,根据高速公路隧道的道路及交通环境特性,对北京一珠海(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隧道群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事故形态和事故车辆组成特征;结合隧道出入口处和隧道内的通风、照明和道路特征对交通的影响,进行了交通事故多发段的成因分析,从而给出了控制和减少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力图找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症结所在,并对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速度则是关键性的因素。汽车碰撞过程本质上就是车速剧烈变化的过程。如何正确推算出事故发生瞬间的碰撞车速,为交通事故处理提供间接的理论依据。本文正是基于一起交通事故中,两车碰撞后产生的塑性变形量和滑移距离,运用运动学理论,引用典型事故速度计算公式,推算出两车碰撞前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令人堪忧,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频发的国家之一。为提高道路安全水平,文章试从分析诱发交通事故的各项因素出发,科学性地提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老年人视觉功能与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现象的关系并预防老年人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了老年人视觉功能的检查与分析方法,并研究了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通过对7名老年人及7名年轻人进行道路凸凹识别能力的测试和评估,分析了老年人在3种不同测试条件下年龄增长对视线控制能力及目标物识别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对视线控制能力明显减弱,导致注视点偏下而直接影响到对凸凹物的识别能力,并使老年人在交通环境下对行驶车辆的速度和车距的判断产生偏差,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