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堆栽单株大红薯栽培目的:①探讨红薯增产潜力。②适宜间作、套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可以利用山荒、石荒、河荒、沙荒和四旁隙地的利用率。1975年王胡寨大队试验场首创郑州地区单株高产记录,最大的一株140斤;76年贾寨大队最大的一株140斤;77年贾寨大队最大的一株189斤;候寨公社试验场最大的单块97.5斤;78年王胡寨大队用“一母五子”栽法获得258斤的好成绩。为今后亩产万斤薯树立了信心。下面对堆栽红薯的方法进行简要叙述。一、留足营养面积:要获得单株的高产,必须留足生长的营养面积。一般百斤重单株大红薯,营养面积(3×3)9平方米,一百五十斤者营养面积(4×4)为16平方米,二百斤单株者(5×4)为20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新产品介绍     
<正> 郑薯四号马铃薯郑薯四号马铃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其亲本为高原七号×维拉。该品种株高60—80厘米,分枝4—6个,生长势强,枝叶繁茂,适宜单作。花白色,开花较多。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块,薯块特大,园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品质好。该品种中早熟,生育期110天左右,结薯早,薯块膨大快,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225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休眠期短,适宜二季栽培,退化轻,适应性广。栽培要点: 1、为了发挥其增产潜力,春播前种薯应进行  相似文献   

3.
1971年河南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用24-4作母本,郑州红为父本杂交,系号1228-1.经四年试验,三年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根腐病,78年重点繁殖推广,79年定名。一、产量表现:省院四年夏薯试验,平均鲜薯亩产4577斤,较胜利百号增产55.3%,薯干亩产1256斤,增产42.4%,晒干率26.6%,高0.5%。1977年全省14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薯4920斤,  相似文献   

4.
郑颍红     
一、来源;1970年由河南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护国为母本,河北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原系号为“040”1972年引入临颍县巨陵公社试验鉴定,后经省院与临颍共同选育而成.二、产量表现:72年引入临颖鉴定后群众认为较胜利百号高产、优质、食味好。78年全省32处夏薯示范试验,鲜薯平均亩产3866斤,比宁薯一号增产1.6%;晒干率32.4%,折薯干亩产1253斤比宁薯一号增产8.6%。78年三处春薯试验,鲜薯平均亩产4951斤,较宁薯一号增产4.7%,晒干率38.1%,高3.1%,亩产薯干1787斤,较宁薯一号增产14.5%.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濮阳市区科委李俊峰付庭风赵继军脱毒马铃薯是指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将带毒的马铃薯经茎尖培养,微繁、扩繁而获得的一种不带病毒的种薯,由于其不带病毒,茎粗、株高、叶片等生长势明显增强,产量较末脱毒薯提高50%-100%。其栽培技术要...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作物,具有高产,营养丰富,生育期短,喜凉耐贮藏等特点(见表1.2)。我省马铃薯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产量逐年提高。据全省17个市、县、镇不完全统计,近年马铃薯栽培面积6.7万亩(其中一季作3.6万亩,二季作3.1万亩),一季亩产平均1700斤,二季作近1500斤。以郑、洛、新、许四市为例,栽培面积二年来扩大26—29.8%,亩产提高4—43%。有的市马铃薯种自给有余,并且采取了单株系选、二季栽培、巧躲高温,冬季留  相似文献   

7.
<正> 推广竖叶型品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发展方向。竖叶型品种比起传统的平展叶型品种具有三个方面的优点:(1)叶片上冲,透光性好,适宜密植,亩密度可达5000株左右,比平展叶型高2000株左右。(2)根系发达,耐水耐肥,较抗倒伏。(3)高产优质。一般产量1000—1200斤,而展叶型品种产量600—800斤。近年来,竖叶型品种在豫东南地区得到普遍推广,但由于受传统栽培观念的影响,没有采取相应高产栽培措施,致使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据大量的研究示范结果证明,要种好竖叶型夏玉门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环节。一、采用对路品种竖叶型玉米品种很多。实践证明:掖单12、掖单13是本区较适宜的两个品种。该品种具如下两个特点:(1)这两个品种属中熟晚熟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8.
1978年全市秋薯八百二十亩获得了平均亩产2000——2200斤的好收成。关林大队春秋二季土豆大面积丰收,春薯高产田亩产4856斤,秋薯高产田亩产4158斤.取得土豆高产的措施:首先在全市建立八个土豆种薯基地队,生产优良种薯.其二,一年内先后召开了七次大型土豆技术培训会议,培养技术人员一千余人次,促进科学种薯活动蓬勃开展,科学种薯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甘薯、马铃薯因种植简单,单位面积的干物质产量高,种植面积逐渐增大,产量也越来越高,收获后通常都是用窖贮藏。但是广大农民由于不懂得甘薯、马铃薯的储藏知识,常常将它们大量堆放在同一窖里。结果不是马铃薯发芽变青,就是甘薯僵心坏死。它们何以如此“不共戴天”呢?原来甘薯、马铃薯虽说都是薯类作物,并且也都原产于美洲大陆,是近几百年才引入我国的泊来作物。但它们又确实不同,从亲缘与形态上说甘薯属旋花科植物,收获对象是其块根;马铃薯属于茄科,收获对象是块茎,因为它的薯块不是由根膨大…  相似文献   

10.
贮藏特性 马铃薯在收获后一般有个2~4月的生理休眠期,长短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在较适低温下贮藏的薯块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马铃薯休眠期更加有利。马铃薯富含淀粉和糖,在贮藏中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当温度降至0℃时,淀粉水解酶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1.
贮藏特性马铃薯在收获后一般有个2~4月的生理休眠期,长短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晚熟品种休眠期短,早熟品种休眠期长;尚未成熟的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比成熟的长;在较适低温下贮藏的薯块休眠期长,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马铃薯休眠期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2.
田专家: 我在栽种马铃薯时,常见到一些薯块上有绿色,有时食用后感觉不舒服,请问,这类马铃薯能吃吗?  相似文献   

13.
<正> 平顶山市农科所育成的韭菜新品种791,其突出特点: 1.主要性状:株高50公分左右,株丛直立、植株生长迅速,生长势强,叶鞘长而粗壮,叶片宽大肥厚,单株重约5克左右。一年生单株分叶6个以上,三年生单株分叶30个以上,粗纤维少,品质好。 2.抗寒性强:韭菜商品高度30公分以上时比钩头早上市15天左右,到12月中旬仍可露地生长和收获青韭菜。 3.适应性广:省内30个县市试种均表现  相似文献   

14.
夏家超 《河南科技》2004,(12):14-14
整地关。精细整地,创造良好的疏松土层,马铃薯是块茎作物.薯块的膨大,需要疏松深厚、富含有机质的良好土层。所以,马铃薯在播种前半个月左右深翻一次土壤,播种时再深翻一次,耕翻深度30-40厘米。  相似文献   

15.
郑州郊区沟赵公社西连河大队一队1978年开展了土豆和红薯间、套作高产栽培试验.其中一区亩产鲜薯10599斤(面积1.27亩,亩产土豆1097斤,红薯9502斤),二区亩产10276斤(面积1.47亩,亩产土豆1217斤,红薯9059斤).其主要栽培措施是:试验田前茬是棉花,中等地力,土质为壤土。年前冬耕一次,深7寸.翌年初春灌水一次,亩施炉灰1千斤,3月中旬春耕。种植方式:一区3.6尺一带,土豆行距1.6尺,株距5寸,亩留苗3334株;红薯堆距(2×2)  相似文献   

16.
<正> 脱毒马铃薯是中国农科院培育的优良新品种,是国家科委重点推广项目。脱毒马铃薯克服了普通马铃薯极易感染病毒、产量低、用种量大、调种不方便而往往贻误农时等缺点。脱毒微型马铃薯是利用马铃薯茎尖脱毒获得无毒种苗,是解决种性退化的可靠性技术措施,此种体积小,一粒平均重一克,重量轻,便于运输,并具有大块种薯的特性,用它生产的种薯,可连续种4—6代,不退化,克服了普通马铃薯种只能种一代的弊病,从而解决了年年北薯(种)南调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一乡村教师和一日本农业工程师合作,在墨西哥州大面积的试验田里种植杂交玉米,取得旱地每公顷收获十吨的高产(合亩产一千三百三十斤).过去该地区的最高产量为每公顷三吨(即亩产四百斤).在美国旱地玉米的平均产量为六吨半.这两人声称,如果辅以必要的灌溉设  相似文献   

18.
宁薯2号     
该品种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宁远卅早作母本,粟子香作父本杂交育成。76年引进我省,经连续两年试验,夏薯均表现增产,77年鲜薯增产42.6%,薯于增产56.3%。77年全省春夏薯14处试验,平均较胜利百号增产19.7%,比宁薯1号减产4.8%,薯干较胜利百号增产25%,较宁薯1号减产9.6%。78年鲜薯绝对亩产4401斤,比理论标准增产26.2%,亩产薯干1303斤,增产40.4%,烘干率29.6%。比胜利百号  相似文献   

19.
一、马铃薯栽培技术 1.选用优良品种.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必须选用休眠期短、退化轻、早熟、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种,如脱毒郑薯5号、郑薯6号、早大白、早20等.  相似文献   

20.
安薯一号(即安1—19):1972年用农大红作母本,济南红作父本,通过重复法诱导开花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四年来在我区试验26处次,平均鲜薯比百号增产43.2%,比宁薯一号(推广种)增产31.4%;薯干比百号增产36.7%,比宁薯增产18.1%。南乐县后平邑大队高产田四年平均亩产9854.1斤,面积10.1亩。淇县刘河、介屯大队,南乐后五楼,大面积种植亩产7000—8000斤。在78年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长垣满村公社小吕村大队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