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和MP2从头算方法,在6-311G(d,p),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O+HO2-C02+OH,CO+NO2-CO2+NO2个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和反应机理,沿IRC分析指出反应均为协同完成的一步反应.同时计算了2个反应的活化位垒和反应焓变,并与实验估计值进行了比较.对CO与H02的反应采用MP2/6—311++G(d,p)方法,计算所得反应位垒为100.98kJ/mol,与实验估计值93.60kJ/mol基本接近,对CO与N02的反应采用B3LYP/6—311++G(d,p)方法,计算所得反应位垒为115.99kJ/mol,比实验估计值141.51kJ/mol低25.52kJ/mol.计算同时表明2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2.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中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硫醇枯草杆菌蛋白酶(Th—Subt)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Cys)残基与底物乙酸乙酯的转乙酰基反应,并与甲醇分子辅助的乙酰基转移过程作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有两种可能的反应路径:协同反应和分步反应.后者在竞争中占优势,是势能面上的最低能量反应通道.当甲醇分子辅助反应时,反应路径的优先次序并未发生改变,但活化势垒大大降低,降幅为38.1—85.9kJ/mol.此结果证实了实验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反应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综述了反应生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参与合成增强体的两个反应组分的状态不同,现有的反应制备工艺可分为固-固、气-液、液-液、固-液四种反应模式,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反应模式所包含的方法和技术.笔者对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p2TiCl2/n-BuLi催化辛烯-1加氢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初始加氢活性,较差的稳定性.反应底物对加氢活性影响不明显,反应级数0.2.活化能测定表明高温(0~50℃)和低温(0~-20℃)催化加氢反应机理不同,低温反应活化能为1.7kJ/mol。  相似文献   

5.
水介质中有机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水介质中的有机反应是形成碳-碳键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几年来一直是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水介质中的有机反应的研究成果,包括缩合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Barbier反应和多组分反应等,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5-硝基-N,N’-双(2,3-二羟丙基)-1,3.苯二甲酰胺为原料,通过还原、碘代、酰化、烷基化反应制备碘海醇.优化了合成工艺中碘代反应和烷基化反应步骤:在碘代反应中,用碘化钾为碘源、亚氯酸钠为氧化剂代替氯化碘作为碘化试剂;在N-烷基化反应中,用二乙二醇甲醚代替1,2.丙二醇.探讨了物料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总收率达49.4%,产品结构经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7.
不对称Simmons-Smith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Zn催化二氯甲烷和二碘甲烷分别与(3Z,2S)戊3-烯-2-醇反应的机理.计算表明,反应是吸热的.产物手性的决定步骤是环丙烷化.二碘甲烷与(3Z,2S)戊3-烯-2-醇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对映选择性.其反应显著快于二氯甲烷与(3Z,2S)戊3-烯-2-醇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UHF在6-31G基组水平上确定的IRC途径,在此IRC途径上选择部分构型作电荷密度拓扑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炔加氢反应是一协同的非同步反应,H-H键的生成早于C-H键的新型。但C-H键的断裂速度较快,在反应进程s=0时,已由共价相互作用变为弱的闭壳层相互作用。而H-H键在反应进程s=-0.4时,已由闭壳层相互作用变为共价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卤代反应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反应,本文包括有机化学中常涉及的几个α-卤代反应.对反应原理、原因作出理论分析,解释理解上的难点,并指明易出错和易混淆的地方,简述了它们在合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萘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制得1,5-二硝基萘,再还原得1,5-萘二胺,由重氯化反应转变为1,5-萘二酚,进而氧化台成5-羟基-1,4-萘二醌.  相似文献   

11.
对甲氧基苯乙酮与间硝基苯甲醛或对硝基苯甲醇和芳香胺在0~35℃和催化量浓盐酸存在下可直接发生Mannich反应,生成了相应的Mannich碱(1)─—1.3-二芳基-3-芳氨基-1-丙酮,共16个新的化合物,产率为62.7%~92.2%产物结构经IR,~1HNMR.MS鉴定、并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适宜条件,讨论了反应物结构与Mannich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了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分别通过实验考察了淀粉浓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对接枝速率的影响,得到了实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表达式Rg=k0 exp(一Ea/RT)[AA]^1.00[StOH]^0.45[S2O8^2-]^0.47[HSO3^-]^0.47,并测定出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17.76kJ/mol.根据前人提出的反应机理,导出了接枝反应速率方程式.理论计算与上述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3.
以2,5-二甲氧基-4-氯苯胺和2-羟基-3-萘甲酸(简称2,3-酸)为原料,以PCl3为脱水剂,采用酸式法合成色酚AS-LC。最佳缩合反应条件如下:2,5-二甲氧基-4-氯苯胺与2,3-酸的摩尔比为1:1,15~1.25;缩合反应时间为2h;2,5-二甲氧基-4-氯苯胺与PCI3的摩尔比为1:0.4;2,5-二甲氧基-4-氯苯胺的质量与溶剂氯苯体积比为1:10。在此反应条件下得到的缩合产物收率为95%,熔点为190~192℃,纯度为94%。  相似文献   

14.
β-苯乙醇对位硝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苯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与乙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然后与硝酸和硫酸组成的混酸发生对位硝化反应,再用氢氧化钠水解合成对硝基-β-苯乙醇,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硝酸用量对硝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平行实验结果表明,对硝基-β-苯乙醇的总收率和纯度分别达到71.7%、98.3%。经IR、元素分析证实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5.
Fe/ 硼酸盐缓冲溶液界面性质的交流阻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线性电位扫描、开路计时电位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Fe在硼酸盐缓冲溶液(pH=8.4)中不同电位区间的界面性质.在氮气气氛下,电位低于-0.77V,界面发生析氢反应,反应受电子转移步骤控制。同时存在氢原子的表面吸附过程;-0.77V至0.60V间,Fe氧化成2价Fe而发生活性溶解,同时2价Fe进一步氧化成3价Fe,二步反应均受电子转移步骤控制;至0.60V,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单层Fe304;-0.60V至-0.50V间,Fe氧化成2价Fe的反应随电位升高而变慢,表现为负的反应电阻;-0.50V至0.90V间,Fe进入钝化区,较低电位下主要是Fe304转化成Fe2O3的过程,受电子转移步骤和0H^-在钝化膜中的扩散步骤混合控制,较高电位下Fe直接氧化成3价Fe。受电子转移步骤和3价Fe离子在钝化膜中的扩散步骤混合控制;电位高于0.90V,界面发生析氧反应和氧化膜溶解,反应受电子转移步骤控制,反应过程中有中间产物吸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2,2-二甲氧基丙烷与焦性没食子酸的交换反应规律,优选了反应溶剂、溶剂用量、温度、反应配比等反应条件.实验发现2,2-二甲氧基丙烷中混入少量的甲醇或丙酮对反应的影响不大,反应馏出物甲氧基丙烯是替代二甲氧基丙烷的有效反应原料,从而降低了合成2,2-二甲基-4-羟基-1,3-苯并二噁茂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DDE(4,4’-二氮基二苯基醚4,4’-Diamino diphenyl ether)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新型多官能团环氧树脂TGDAE(4,4’-二氮基二苯基醚四缩水甘油胺Tetraglyeidylnted 4,4’dianiline ether).此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产品可作为性能优良的高特复合材料单体.  相似文献   

18.
用量子化学UMP2方法,在6-311 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FH2与臭氧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UIQCISD/6-311 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同时应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研究结果表明,CFH2自由基与臭氧间的反应活化能很小,反应活性很大,其对大气臭氧的损耗也将很大.同时发现CFH2与O3的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9.
几种无机盐与离子液体催化苊的偶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成新型功能高分子中间体,分别研究了在AlCl3,FeCl3,ZnCl2等无机盐和[Bmim]Cl/FeCl3离子液体催化作用下,苊在温和条件常温常压下的偶联反应.经GC/MS分析发现生成了3,3'-联苊.用GC法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3,3’-联苊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催化剂作用的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上述几种催化剂中,[Bmim]Cl/FeCl3离子液体对苊的偶联反应催化效果最好,在该催化剂作用的优化反应条件下,3,3’-联苊产率为48.71%,选择性78.56%,且[Bmim]Cl/FeCl3离子液体对环境无污染,并可循环使用.通过重结晶、层析等方法得到了功能高分子中间体3,3‘-联苊纯品,并用GC/MS,FTIR和^1H NMR等分析测试手段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用MP2方法,6-311+G(d,p)基组,研究了反应Br+GH4→CH2CHBr+H的可能反应路径和过渡态以及中间体CH2BrCH2的分解过程.给出了最可能的反应路径及相应的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零点能修正后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