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绿豆子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对几种氨基酸的透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线粒体膨胀技术就不同衰老程度的绿豆子叶线粒体膜对氨基酸的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绿豆子叶的衰老,离体线粒体膜在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渗溶液中的膨胀率从2d龄至5d龄子叶逐渐下降,5d龄时,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已受到明显破坏,文中对膨胀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黄瓜子叶衰老期间外源 Ca~(2+)延缓内源结合 Ca~(2+)和总 Ca~(2+)含量的降低.Ca~(2+)处理5d的子叶,各亚细胞结构部分 RNase 活力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不同亚细胞组分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线粒体对外源 Ca~(2+)处理最敏感,叶绿体则较迟钝,1mMCa~(2+)处理的子叶,SOD 活力高于对照47%.10mMCa~(2+)处理的子叶仅是对照的48%,Ca~(2+)对衰老过程中 SOD 活力作用可能与体内 Ca·CaM 系统有关.子叶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氯酶活力均受到 Ca~(2+)的刺激.但 Ca~(2+)对过氧化氢酶活力刺激效应比过氧物酶小得多.上述结果表明,Ca~(2+)的作用可能与体内自由基清除有关的酶有关;外源 Ca~(2+)对暗诱导黄瓜子叶过氧化物酶作用通过释放胞壁以离子键结合的酶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棕色彩棉及湖南文理学院1号常规白色棉优势部棉铃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比较了铃壳、纤维和种子之间的蔗糖、还原糖、酸性转化酶和ATP酶的差异,并结合这些部位的物质积累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棕色彩棉的发育特征,着重探讨了棕彩棉和常规棉的种子、纤维及铃壳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5.
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与有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衰老过程中的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希尔反应活性、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同工酶分析,发现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希尔反应活性均下降,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逐步下降,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带数均随大豆叶片衰老与增加,以大豆叶片为材料,讨论了光合活性与同工酶的关系及自然条件下叶片衰老中光合活性下降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鲜及保存不同时间的献血员血液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混匀、年老、年青三种状况 RBC 中的 GSH-PX、CAT 和 SOD 活性,获得了随血液保存期延长而三种酶活性皆显示逐周下降的结果。并且观察到年老 RBC 中三种酶活性比年青 RBC 中的酶活性更低、差别显著。我们的结果提示,RBC 衰老过程与这些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月季瓶插衰老过程中花瓣中保护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初期维持一定的水平,随后开始显著下降,其中清水处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保鲜剂处理;MDA的含量有上升趋势;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在处理期间显著上升,且清水处理的产生速率显著高于保鲜剂处理;POD、SOD活性前期有所上升,其后下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大白菜子叶培养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变化 ,随着组织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再分化的进行 ,子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 ,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增多 ,表明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态变化与生理变化紧密相关 .培养基中添加 Ag NO3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并促进不定芽的分化 .  相似文献   

9.
以表面铺展法制备棕色田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标本,经硝酸杂色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前期IX和Y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同常染色体有明显差异;XY染色体的配对起始于早精线期,成熟于中一期,在晚粗线期先于常染色体解地;X染然水与对区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棕色棉和白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生化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与纤维发育的关系,为棕色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色棉泗棉3号为对照,测定4种棕色棉各发育阶段纤维中主要生化物质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棕色棉纤维各发育时期生化物质含量与棕色棉纤维色素含量相关关系。结果:棕色棉纤维40DPA含水率、10DPA还原糖含量低于白色棉,30-40DPA还原糖含量高于白色棉。白色棉20DPA可溶性蛋白质出现高峰期,棕色棉相应的蛋白质高峰期出现在25DPA,棕色棉纤维生长的各阶段纤维素的含量均低于白色棉;棕色棉和白色棉,含水率、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都随着棉纤维发育不断降低,而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成熟棉纤维色素含量与10DPA还原性糖含量、30-40DPA纤维素含量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35DPA还原性糖含量正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15DPA纤维素含量负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棕色棉纤维的各发育阶段的生化物质含量与白色棉表现明显的差异,但是二者在动态变化规律上表现一致;棕色棉色素合成与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生化物质组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续种植传统非转基因棉、转基因抗虫棉5 a和10 a的棉田为对象,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棉田相比,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种植5 a转基因抗虫棉显著提高土壤脱氢酶活性,种植10 a转基因抗虫棉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转基因抗虫棉花大量采集期,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所降低,而土壤pH、有机质含量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2.
Leaf senescence in plants is an essential develop- mental phase,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senescence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pure scientific reasons, but also for practical purpose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 number of 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 (SAGs) …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兰州百合和唐菖蒲花粉在离体培养中对外源糖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在定性分析这两种球根花卉成熟花粉糖类物质的基础上,对花粉萌发过程中糖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两种球根花卉花粉中都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可溶性糖,但仅兰州百合花粉中含有淀粉,且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以PEG4000+硼酸为培养基进行花粉培养,两种花粉均有较高的萌发率;唐菖蒲花粉在仅添加PEG的培养基中不能萌发,兰州百合花粉则可以萌发.在花粉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但兰州百合花粉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唐菖蒲花粉,蔗糖酶及乳糖酶变化显著,在花粉培养初期迅速下降.淀粉(兰州百合)、蔗糖及葡萄糖含量的变化也很显著,尤其是葡萄糖.因此,两种花粉在PEG培养基中萌发力的差异,以及对外源糖的选择性都或许与花粉中糖类物质的种类、含量及酶的活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棉花粘性与含糖量的关系.目前世界各国测试棉花含糖量的方法及处理粘性棉的技术.指出了棉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呈现的粘性主要来自聚合度较低的外源糖类.比较各种测试含糖量方法的优缺点后,提出我国应研制用机械方法测试粘性棉的外源糖含量的仪器,来有效指导棉纺厂的配料和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彩棉织物的生态整理工艺,包括彩棉织物生物酶退浆、生物酶精练、柠檬酸防皱整理等.利用正交实验得到了生态整理的优化工艺,并将生态整理工艺后整理效果与常规工艺相对比.生态整理工艺对彩棉色素变化影响较小,保持了彩棉原有的色泽;生物酶精练后织物柔软性较好,柠檬酸防皱整理后织物抗皱性能显著改善.该生态整理工艺适合彩棉织物的整理,可实现彩棉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无污染生产.  相似文献   

16.
杂交稻种子萌发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现象之一,用3,5-二硝基水扬酸法、碱式滴定法、离体法、愈创木酚法分别测定了陵优1号、中优9801和宜香93033种杂交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脂肪酶、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稻种子萌发率与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微生物中胆碱脱氢酶活力的方法。通过测定549nm波长下电子传递体系PMS(吩嗪二甲酯硫酸盐)-cty.c(细胞色素C)光吸收值的增加,就可以计算出胆碱脱氢酶活力。利用此方法测定了大肠杆菌胆碱脱氢酶热激诱导前后的活力,结果发现受到诱导的大肠杆菌中胆碱脱氢酶的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运用原位水解电泳、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组织蛋白酶B(HCB)在棉铃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活性变化规律.研究显示,HCB的表达和活性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逐渐下降;整个幼虫阶段都没有HCB的表达和活性;整个蛹和成虫阶段虽然都有HCB的表达,但HCB的活性只能在发育晚期的蛹和成虫组织中检测到.这些现象表明,HCB的表达和活化属于翻译后控制,同时与棉铃虫的个体发育和组织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