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中的这一名句,孕育出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复旦大学。一个早晨接着一个早晨,永远自强不息,追求光明,这既是复旦校名的美好寓意,也是对一代代复旦人精神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2.
点点滴滴     
女性·服饰·魅力 根据一位自称“女性衣橱工程师”的心理专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女性服装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它能吸引异性的注意,帮助女性在社交场合或事业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手段是建立高度的技术基础。紫阳同志精辟地指出,实现“翻番”、“四化”、“两个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不靠科学技术进步,这个目标就有落空的危险。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这个目标就有实现的把握。”这些,都从根本上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所在。  相似文献   

4.
19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开罗大学建校75周年时把这个大学称为“知识的灯塔”和“进步的先导”。穆巴拉克说:“开罗因为有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和其他文明古迹而闻名于世。”建立于1908年的开罗大学,既是埃及的第一所现代化综合大学,也是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所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在近100年的历史里,开罗大学在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人们都在渴求绿色环境、绿色食品。如果再加上绿色娱乐,人生该有多么美好。“绿色娱乐”,是一种文明无害的娱乐形式,值得提倡。而玩皮影,就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绿色娱乐。玩皮影之乐有十:  相似文献   

6.
绿色家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然、生态和环保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关注,与自然相谐进步、创建健康美好家园成为全球的共识。似乎是在突然之间,“绿色社区”的概念就在人们的不经意中冒了出来。“绿色社区”的兴起在我国虽然比较晚,但其发展势头却越来越强劲。尤其是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后,举国上下对于环境和“绿色生活”的呼声更是百倍高涨。  相似文献   

7.
庄珺  赵越 《世界科学》2014,(1):14-18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插上了翅膀,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同样也指引着科技的、进步方向。上海,作为一个正大步迈向创新型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在城市自身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命题。这一命题的破解需要有我们对科技发展的预判,更需要有我们自己对未来城市发展图景的描绘。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玉器中,璧和琮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器物。其中,人们对璧较为熟悉,这可能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京剧《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有关系。完璧归赵的故事已收录为成语.秦国要用15座城来交换赵国的那块“和氏璧”,但赵国却不愿意。于是,人们将“和氏璧”于一切贵重的东西用“价值连城”来形容。另外,人们比喻人才或美好的是事物凑在一起的时候为“珠联璧合”……可见,璧,这一词在人们心中成了美好高贵的化身。  相似文献   

9.
浙农 《科学通报》1964,9(4):376-376
本书是反映大跃进以来浙江稻作研究的成果。论文集所包括的28篇著作,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农业“八字宪法”在浙江稻作生产上运用的成果,对促进当前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中“土”字方面选编了“稻田轮作复种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等三文,对该省稻田不同的轮作复种制和分布较广的青紫泥、低丘陵区山壠田的改良利用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在肥、水、种、密方面,各有一篇比较全面的综合性文章,反映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和羣众经验总结的概貌。本书对水稻田间栽培技术问题选用了较多的文  相似文献   

10.
不能容忍美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态.然而,客观世界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完美的事物.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有"黑子"存在.人更不必说了,天底下找不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若要完全的人,那么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还有一位文人说得更干脆:没有缺点的人,那肯定不是人.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曾经大声疾呼过,他说:“热爱书吧!因为它是知识的源泉!”正是因为书籍这种文化载体的存在,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精神文化成果才得以传承不灭,并不断发扬光大,汇集成无比浩瀚的文化宝库。没有这样的积累,我国就不可能具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我国书市的繁荣,折射出了文明的昌盛,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抚今追昔,回顾我国图书出版史有令人引以为豪的光荣,也有因禁书而引发的血腥一幕。历史上的书籍遭禁,或出于政治、宗教目的,或为了维护时代的道德风尚,都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是禁书作为我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苏州一位叫舒馨的女孩来信说:“我是一名正读高一的女生,由于我的性格活泼开朗,什么烦恼、不愉快的事在我面前都似过眼的烟云,因此学校的男女同学都叫我‘快乐天使’,他们也特喜欢与我交朋友。”“可是,一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却突然把我推入痛苦迷惘的泥淖。那天,学校组织我们到虎丘春游,高我一年级的阿枫临上车前找到我,约我与他同行,并得意洋洋地举着手中的相机告诉我,他愿为我留下美好的倩影。”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十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期 ,创新不仅是科技发展的主题、体制改革的主题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题。我国只有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才能通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生产力的历史性跨越。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创新与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关系 ,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搞清这个问题 ,对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完成科教兴国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宣布对外星生命展开最全面的搜寻。自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以来,专门的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没能发现任何地外文明的存在,你可以说这种沉默太振聋发聩了。但是在7月20日的伦敦皇家科学学会上,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宣布了支持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一条重大消息:他将斥资一亿美元资助一项为期十  相似文献   

15.
香田先生的论点似乎有二:其一曰“中立”一词费解;其二曰“中立于淘汰”意味着“与淘汰无关”,而对于香田先生来说,不可能有“与淘汰无关”的事情,所以“中立于淘汰”这个提法本身欠妥。这种批评看来源出于对自然淘汰的错误解释。首先,如果忠实地按照词义来讲,“中立”(neutr—1)一词表示“不参与任何一方”。因此,在突变与自然淘汰的语境中使用该词时,其含义就是“对自然淘汰既无利也无害(中立的)”(木村资生:《分子进化中立说》)。此时,正如香田先生所说,有利、有害或中立云云,都是与既有的对立基因相比较而言的;但是这一点,犹如普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74,19(8):337-337
最近,《教育革命通讯》编辑部约请一些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同志,座谈法家路线和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大家认为:科学技术是劳动人民的创造,是生产斗争知识的结晶;历史上儒法两条政治路线的斗争,也反映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在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的基础上,法家革新、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物论的自然观,对我国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了促进的作用。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政治上或思想上同法家有密切的联系。而儒家守旧、反动的政治路线和唯心论的“天命观”、“先验论”,则成了我国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桎梏。座谈中,大家初步提出如下一些事例。  相似文献   

17.
编读交友     
本期内容再一次警示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科学探索活动,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趋利避害,使我们在如地震、火山等毁灭性灾害面前得以生存。像对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火山的研究,让人们有了预测它们“何时喷发”的可能,并使得“逃生火山”的应急计划得以成功。但是在另一方面,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却可能使我们面临灭顶之灾。为害的蝗虫遮天蔽目,有益青蛙的畸形、灭绝,大西洋海象数量锐减,南极磷虾“血染长滩”,甚至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以及楼兰文明的“消亡”,阿纳萨基人的“大逃亡”,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所致。 让我们一起成为环保的主力军,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上至各级决策层、下至普通老百姓,人人讲环保,人人做环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代代接传。当前,就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有人敢找借口去染指,如此下去,美如斯的“三江并流”也将不复存在。我们要大声疾呼:“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了!”本刊将始终不渝地做好环保——这一功德无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创新2.0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衷于创新、设计、制造;他们活力四射,乐于分享且追求美好生活;他们愿意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在许多人看来,他们距离"成功人士"还很远.但对于他们来说,似乎真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种叫作“天气瓶”的小玩意儿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网上的介绍说,这种装在玻璃瓶里的透明溶液会随着天气的变化长出各种漂亮的结晶,从结晶的形态还能看出是否要阴天下雨。这个小瓶子真有反映天气的神奇功能吗?天气瓶是什么?自古以来,各个农耕文明都极其重视历法与气象观测。到了海洋文明时代,对气象预测的需求更加提升——如果在海上突然遇上一场风暴可不是闹着玩的。因此,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开始积极地研究能够反映天气的设备。大约在18世  相似文献   

20.
国外曾有过许多人类远征并与外星文明接触的科幻作品,而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 长篇佳作却不多见。但当我们读罢青年科幻作家杨平即将出版的《冰星纪事》之后,会发现他做了 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这部作品所讲述的,是一群前往火星旅游的地球人因遭遇时空震荡误入外星文明世界——“冰 垦”的故事。在冰星上生活着被称为“哥克人”的外星种族,飞船上的科学家对“哥克人”进行了考素 并与之交流。在随后发生的飓风和星震等事件中,两个不同文明的垦系的人们终于实现了沟通。在“冰星”即将发生灾变之际,在另一外星文明“飞龙”的帮助下.“哥克人”终于找到了新的栖身之所,地球人也顺利地返回自己的家园。 我们征得作者杨平的同意,在此节选其中一小部分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