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时空作为社会的产物及物化的社会元素,应然成为社会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网络社会的兴起和演化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而且呈现出个体化社会时空的选择性特征。经过微社会的时间对空间的勾连、微社会空间对时间的重组,互构出微社会时空的内在统一。通过对微社会时空互构的研究,刻画和呈现出网络时空中人与社会的复杂景象。对微社会网络的时空互构行为的分析,是对时空哲学理论的一种意义重大的创新与适时回应。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客思维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但主客对立只是作为自明的预设,不耐深究。从休谟、康德到罗蒂,主客关系不断遭遇合法性危机,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实现了对它的彻底解构。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表现为以社会建构认识论取代主客符合论,以建构本体取代物质或精神本体,以“关系的人”取代“本质的人”。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预示了现代文化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如果把当代技术与"(近)现代技术"看成技术的两种不同的历史形态,那么前者并不是"后现代"意义上对现代性的消解,也没有本质性的超越,而是现代性的提升和优化。从现代技术到当代技术,是科学由"开辟疆土"转入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状态下,技术与科学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只不过在与科学的关系上,当代技术显得更为"自主"。  相似文献   

4.
论不同时空下企业技术创新的三维伦理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一项技术层面的经济活动,更是一项涉及多维伦理价值判断的伦理活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自然”时空、“关系”时空和“价值”时空组成的“三维”时空中,应分别遵循“不伤害原则”、“正当性原则”和“人本化原则”的伦理边界。  相似文献   

5.
社会突现论是基于系统论与心灵哲学等学科而发展起来的关于社会本质与社会现象解释的方法的一种新型整体主义理论。社会突现论认为,社会一方面由个体聚集突现而成,前者具有后者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另一方面,社会与个体属于不同的层次,前者不能化归为后者。社会突现论视域中的社会因果研究是以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为背景,对于社会层次是否具有因果效力的研究。社会突现论所关注的社会因果问题是某个社会事件是否能够作为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另一社会事件或社会中的个体产生影响。社会突现论认为,某个社会事件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影响其他的社会事件或社会中的个体。社会因果既与个体密切相关又不可化归为个体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杜威极其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他认为语言产生于经验,这些经验包括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的有模式的反应。从后果论的角度看,这些反应模式有助于保存生命,因而是有着隐晦意义的模式。在杜威看来,推论就是一项人类活动,那些生物性反应的模式中也有着隐晦的推论。通过有着共同目标的人际协作,隐晦的意义被清晰化,在这一过程中语言逐步形成。在成熟的语言形成之后,语言可以用来使得那些隐晦的意义和推论进一步清晰化为规则或规范。杜威的语言观也为克服当代哲学中自然主义和推论主义之间的裂隙提供了一条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7.
杜威立足于生存论的思维视域,借助于自然科学,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对知识的旁观者理论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创立了实用社会知识论,其知识论渗透着强烈的批判性。透过这种批判性,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两种风格的杜威。在两个杜威之间呈现着张力和矛盾,表征着现代性的杜威高扬科学和民主,其理论走向了科学主义和自由主义;表征着后现代的杜威竖起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大旗,批判与消解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表象主义,其理论走向了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和偶然性。通过实用社会知识论的视域,杜威由现代性走向了后现代性,它向我们展示了实用主义的转向趋势。  相似文献   

8.
技术生态临界点是技术使用的环境负荷由"可承受"向"不可承受"转变的转折点,又是技术的环境影响由"可修复"向"不可修复"转变的转折点。生态临界点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可逆转性、风险聚集性、体系性、认识滞后性和社会建构性的特征。技术的生态临界可分为生态链生物放大和空间扩散积聚两种模式情景,空间和时间是生态临界过程的分析维度。技术的生态效应达到临界点将发生量级巨大且不可逆的灾难事件,技术生态风险防控必须在临界期进行。  相似文献   

9.
虽然直觉主义仍然建立在试图消除威胁数学一致性的悖论的努力之上,但布劳威尔对逻辑主义的解构,对数学中非语言存在的强调,以及对数学创造性本质的描绘,均显露出某种超越现代性的思想特质,并对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观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时空的数学描述是物理学理论中很关键的一个方面。文章从时空理论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经典时空理论与数学关系的渊源及数学工具的变换带来的时空认识论的转变、量子场论和超弦理论中时空数学表征的特点及现代物理学高度数学化下人们对实在观认识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自然哲学"事业的共同认知,构成了19世纪之前西方学术群体从事与自然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的基础。在英国从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中,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样经历了一场近代转型。17世纪英国学术共同体在对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权威的质疑中,逐步确立新的实验哲学的坚实基础,自然哲学家不再局限于不考虑现实状况的纯粹思辨,开始通过实验方法对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及背后的规律展开观察和解释。伦敦皇家学会的诞生,正是这种转型过程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其在数十年发展之后水到渠成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