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渔的喜剧继承了元杂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适应了当时市民的审美趣味,从而体现了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他注意到了许多社会问题,又以喜剧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在插科打诨中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喜剧语言浅显易懂,生动风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他的喜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渔的喜剧继承了元杂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适应了当时市民的审美趣味,从而体现了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他注意到了许多社会问题,又以喜剧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在插科打诨中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喜剧语言浅显易懂,生动风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他的喜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渔以其戏剧理论指导小说创作,形成了与他的戏剧基本相同的艺术风格,情节上出奇出新:“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语言风格俗中求雅。  相似文献   

4.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戏剧语言之一的宾白在剧本构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创作中,“宾白”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李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对家庭戏班悉心教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上大力提高宾白在剧本中的地位、提出宾白创作中的几个标准以及对宾白创作的具体办法,形成了他的“宾白”论。  相似文献   

5.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戏剧语言之一的宾白在剧本构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创作中,"宾白"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李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对家庭戏班悉心教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上大力提高宾白在剧本中的地位、提出宾白创作中的几个标准以及对宾白创作的具体办法,形成了他的"宾白"论.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和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存在着诸多差异,反映在戏剧结构理论的探索上,他们的这种差异集中地体现在对于戏剧结构中不同艺术要素的侧重:金圣叹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感情的展现,并主张以塑造人物为核心来组织戏剧的结构;而李渔则更加推重故事情节的新奇,他将情节视为组织戏剧结构的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汤妙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112-115
与冯梦龙,凌蒙初等作家相比,李渔的小说创作思想更注重个性化、戏剧化及娱乐性,这在给他的小说带来了新的尝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老来得子"是李渔重要的生平经历,亦在其话本小说《十二楼》《连城璧》中反复出现,是其话本小说"自寓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李渔话本小说中的"老来得子"情节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透射出李渔膝下无子时的焦灼心理,成为李渔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的特殊方式。李渔在其话本小说中通过对亲子与继子、复兴与覆灭等与"老来得子"情节相关问题的书写,展现了"老来得子"情节的多重面相以及其敷衍、生发故事的强大叙事动能。此外,李渔在话本小说中灵活地添加了"老来得子"情节,"老来得子"或是作为一种背景或结果被放置于小说的开头或结局处;或是参与到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中,成为小说主要矛盾冲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抑或是驱使故事发展的起点与动力,显示出丰富的叙述功能。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对悲剧的性质、情节、人物、功用等作出详细、系统论述的哲学家。他的理论深刻影响了西方戏剧的模式。亚里士多德尤其强调情节在悲剧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契诃夫的戏剧中,这种悲剧形式发生了改变。情节不再充斥着激烈地冲突,戏剧事件平凡化,更加富于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10.
科诨是我国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李渔在戏曲中以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形成李渔戏曲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戏曲《风筝误》中科诨的主要特点是:人物上场时自述式的滑稽语言和动作,属于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科诨,往往采用外交流系统与观众直接对话;每出之中的人物之间的科诨,大多与故事情节结合紧密,构成喜剧性情境,属于内交流系统;李渔以谐音、谚语、熟语等方式构成科诨之“诨”。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营是李渔赖以谋生、借以扬名的主要途径。在长期的出版经营活动中,李渔逐步形成了力求创新、打造品牌、注重宣传、维护版权的经营理念,并在实际中努力践行此种理念。他的经营理念与经营之道,对当代出版事业的发展不乏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渔戏曲导演理论的鲜明特色在于其系统性,他从剧本的选取原则、剧本的改编艺术及导演对演员的指导三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戏曲导演艺术。强烈的时代感、对戏曲接受者的重视、戏曲的实践意识贯穿其理论始终。  相似文献   

13.
清初美学家李渔受明末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与文艺创作中表现出对世俗之“趣”的崇尚:悠然闲乐的生活态度及“出自己裁”审美趣味、追求新奇与注重娱乐的文艺创作,在当代的审美语境下,李渔的“趣”论仍然具有现代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席勒的喜剧观,认为它主要强调主体从审美的高度上达到的对客体的超越性,并由此讨论中国现代话剧中的两个不同喜剧派别: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的异同,重点探讨后者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跟随张刚导演的亲身经历,从张刚导演的阿满喜剧系列电影,以及从九部电视喜剧聊斋到四川方言喜剧二十四集电视连续剧《王保长后传》,阐述了张刚喜剧的耕耘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樱桃园》是一部“契诃夫式”的新型现代喜剧。《樱桃园》用维持平衡状态这种特殊的推进方式,展示了无动作性的主人公与永恒变动着的时间之间的特殊的喜剧冲突;塑造了“与众不同”的喜剧人物;抛弃了巧合、误会、夸张等传统的喜剧手法,而采用气氛性布景、气氛性音乐舞蹈、气氛性人物等方法来营造笼罩全剧的喜剧气氛。《樱桃园》是契诃夫把喜剧改造成“高尚的体裁”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晚明小品文的两个代表人物,李渔和张岱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的小品文雅俗共赏,自然清新,但由于两人的身世背景和人生际遇不同,小品文同中存异。本文从张岱和李渔的小品文创作成果出发,结合二者的人生际遇,探讨李渔与张岱小品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巧妙的结构设置是其小说情节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为探究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从巧合、误会、悬念、埋伏照应、"结构核"等结构手法入手,分析了李渔曲折离奇故事情节的构建方法,进而使读者更好地探讨和把握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壮族民间故事中 ,有不少作品具有喜剧美的特征。探索并把握构建壮族民间故事喜剧美的方法和策略 ,对了解和把握壮族的审美人生态度 ,创造富有意味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李渔的研究,很长时间内集中在他的戏剧理论以及小说戏剧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李渔的人格、品格评议也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尤其是近十年左右成为李渔研究热点.本文以1998年--2008年间李渔品格研究成果为主,考察在李渔品格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进展及尚需延伸的学术空间,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