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要从我国先民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生态根源。  相似文献   

2.
儒家德治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倡导“省刑罚,薄税敛”的仁政;注重教化,以德去刑;德刑并用,综合为治;为官者必须要有德。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学中经与权的关系,与群己、义利之辩紧密地联系着,是先秦儒家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儒家思想家对经权关系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先秦儒家整体趋向的则是在强调经即道德原则绝对性的同时,没有否认权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在经权关系上,先秦儒家的思路大致预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作为经之本的仁义的普遍制约性的强调,蕴含着导向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理论向度;其二,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内在限制。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学中经与权的关系,与群己、义利之辩紧密地联系着,是先秦儒家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儒家思想家对经权关系的阐释不尽相同,但作为先秦儒家整体趋向的则是在强调经即道德原则绝对性的同时,没有否认权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在经权关系上,先秦儒家的思路大致预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对作为经之本的仁义的普遍制约性的强调,蕴含着导向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理论向度;其二,对权即道德原则相对性的确认,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独断论与权威主义的内在限制.  相似文献   

5.
我们要理解和把握“以德治国”思想的深刻内汤,就要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了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主体内容,由孔子、孟子、荀子等到儒学家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的德治思想,是一个内容完整、逻辑性强的思想体系。对儒家德治思想的认识和了解,对我们正在实施的“以德治国”方略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治思想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要求统治者、在上者率先垂范,以德爱人惠人教人感化人,而不是片面地以道德口号和律条去迫使人民服从。而且儒家认为道德具有独立的崇高的价值。当然德治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但比之西方文化和其他政治文化思想,有着独到意义。我们不应该忽视对其进行总结和借鉴,对义利之辨有必要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不仅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们从自己的学习、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与学的经验。如: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肯定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中应注意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这些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渊渊 《科技信息》2008,(13):215-21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因时而变,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本文正是深入挖掘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从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抛弃传统的自由,是一种无根的自由。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有其自由精神的,而蕴含文化传统的中国古代教育也有其自由的特质。儒家的教育思想有其自由因子。儒家自由教育的目标是整全人格,其内容是“六艺”教育,其方法是弹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宪政的实质就是限政。事实上,把先秦“德治”归入“人治”的范畴是一大历史冤案。通过对先秦德治理念的考察,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德治旨在限政,在先秦社会表现为限“王”;二,“君权神授”、“以德配天”、“德在民中”实现了民制约王的可能。在现代社会中,“以德治国”不仅不能少,而且还是民主宪政国家建设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先秦儒家的处世思想以“仁”为中心,同时注重“礼”、“德”、“道”,由此构成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先秦儒家德政思想的渊源、内容、特征为切入点,试对先秦德政思想的前后继承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理论品质作简要探讨,以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伊尹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政治家,他经历了从奴隶到宰相的传奇人生,成就了兴汤的不世伟业,留下了佐汤的政治佳话,并用自己独特的政治智慧注释了一德的治国理念。他认为天命无常,天命是靠不住的,执政者一心为民的德行才是治国的基础,执政者只有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种一德的治国思想对中国传统治国思想和当代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春燕 《科技信息》2007,(27):479-480
本文从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形成与发展入手,探讨了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先秦儒家伦理政治观的地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由“爱民”、“利民”和“治民”所构成的民本主义,是先秦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和社会学说,它既是儒家的社会管理原则,也是其生态环境管理原则。其中蕴含的生态学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王权本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特征。儒家为王权本位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为它奠定了重本主义、重位主义等主要的哲学思想;苟子贡献了王道政治学;孟子则贡献了“民本”的配套理论。  相似文献   

17.
"王权本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特征.儒家为王权本位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为它奠定了重本主义、重位主义等主要的哲学思想;荀子贡献了王道政治学;孟子则贡献了"民本"的配套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分析了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基本内容,阐明了其对于我们坚持“以德治国”的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等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对其作出封建糟粕和民族精华的区分,需要有现代精神和理性态度.据此,对先秦儒家忠孝观的基本内容做出考察、分析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唯物史观对先秦儒家忠孝观做全面的、整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中道德问题日显突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就置于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道德实践之中。我国对社会转型前后的道德特征的比较中,提出既要防止道德的政治化,又要警惕道德的功利化,真正坚持唯物辨证法,全面实施以德育人,只有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