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高校公共体育网球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网球课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教学中采取先学习双手反手击球技术再学习正手击球技术有利于此2项技术的均衡发展;采取先学习截击球技术再学习削球技术有利于同时提高截击球技术和削球技术;先学习高压球技术对学习发球技术有较大的帮助.认为高校公共体育网球课创新性教学内容顺序为反手击球、正手击球、高压球、发球、截击球、削球.  相似文献   

2.
在网球运动中,反手击球技术往往难于掌握,尤其是业余选手,反手击球技术运用单调,进攻性不强,形成对方攻击的重点方向。加强反手击球能力,提高反手击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双手反手击球技术的广泛运用,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易掌握性,逐渐成为初学与女子首选动作。通过双手反手击球的几个特点,提出几点提高双手反手击球能力的建议,使广大爱好在练习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网球正手击球的动作特点、难点进行解析,并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正手击球的技术限制性因素及正手击球发力要点及难点,以便帮助学员掌握网球正手击球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网球运动中 ,反手击球技术往往难于掌握 ,尤其是业余选手 ,反手击球技术运用单调 ,进攻性不强 ,形成对方攻击的重点方向。加强反手击球能力 ,提高反手击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 ,双手反手击球技术的广泛运用 ,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易掌握性 ,逐渐成为初学者与女子首选动作。通过双手反手击球的几个特点 ,提出几点提高双手反手击球能力的建议 ,使广大爱好者在练习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等方法,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的发展、基本技术、准备姿势、后摆引拍、挥拍击球、随挥跟进及其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提高正手击球的速度、力量、稳定性;旨在为网球爱好者的学习与训练提供依据,更为广大网球教练提供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辉  黄娟  朱荣辉 《科技信息》2009,(34):217-218
网球的反手击球是网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它分为单手握拍和双手握拍两种形式,其中反手双手握拍击球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相对于单手握拍,它具有准确、隐蔽、有力等特点;它也是一项回击来球和进攻对方的强有力的攻击性技术,同时相对于单手握拍它也存在着防守范围小、体能消耗大等缺点。本文通过对反手双手握拍击球利弊的分析,阐述了网球反手双手击球的技术要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反手是网球运动中重要的技术之一,网球反手击球是许多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所采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反手击球技术,通过分析和了解它的技术特点,采取合理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使运动员正确掌握反手击球技术动作,为比赛中合理运用这项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球正手击球的技术以及超越器械原理对网球正手击球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对于不同旋转的球,所采用的击球动作结构有相应的变化;整个击球球效果与超越器械程度及前送的距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网球大力正手击球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网球大力正手击球技术的发展,分析掌握大力正手击球的技术关键和提出技术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江苏省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张择、公茂鑫双手反拍击球动作进行三维运动影像解析,横向和纵向比较位置、速度、角度、角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探究双反击球技术的规律性,了解网球双手反拍击球正确技术动作的各关节角度的大小变化,为网球教师及教练员提供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观众效应是运动心理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体育专业的36名从未接触过网球的新生为被试,通过3个月的网球教学训练,检验观众效应对其训练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手原地击球、反手原地击球和正反手移动击球的阶段主效应显著;发球阶段主效应接近显著,即后期阶段的训练效果好于早期阶段.2)正反手移动击球训练的“有无观众”与“训练阶段”的交互作用显著,F=34.596,P〈0.01;3)“有无观众”与“训练阶段”的交互作用可以作为检测网球动作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指标.因此,在网球训练特别是动作技能基本熟练掌握后的训练中应该注重观众效应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充分利用观众效应的促进作用,避免观众效应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德约科维奇关键分技战术特征,为我国竞技网球比赛制胜提供思路.采用视频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德约科维奇2016年澳网公开赛关键分技战术策略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发球角度方面,一发趋势为内角、外角、追身,二发为追身、内角、外角;发球抢攻方面以三角度发球结合抢攻对手反拍位为总策略,一发抢攻以内外角发球抢攻正反拍底线两角为主,二发抢攻以发追身位抢攻底线两角为主,以发正手位抢攻反手底线为辅;接发线路方面左区以接中路底线区为主线,右区则主要接向正拍和中路底线区两侧;得分前四位技术由高到底依次为反拍、发球、正手、接发技术;失分技术为反手、接发球、正手、网前技术.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有五种:接球、发球、搓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无论是在平时训练还是比赛中这五种最基本的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要想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发球和接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而一定的战术应用是战胜对手的条件.那么怎么发球可以为自己争取一定的先机,将对手迷惑呢?研究乒乓球发球技术有利于提高乒乓球水平的发挥,本文着重研究发球技术要素、战术配合要领,调查研究乒乓球比赛中发球中的技术战术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我国女子网球运动攀登世界高峰提供理论参考,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李娜2013年澳网比赛的制胜分进行研究。研究指出:李娜2013澳网的制胜分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体现较强的主动得分能力。正手后场斜线制胜分较后场直线、前场直、斜线使用更多,更加稳定,且斜线制胜分多于直线。反手后场斜线制胜分多于反手直线,后场直线多于前场直线制胜分和前场斜线制胜分,并且反手制胜分多于正手制胜分。而外角Ace球多于内角Ace球,平分区出现的Ace球概率高于占先区。占先区的外角Ace较多,平分区较均衡。  相似文献   

15.
结合人体运动特点及服装设计要素,分析了影响运动服外观的主要因素.以网球运动服为例,分析了网球运动的发球、正拍、反拍和切削等4个基本动作以及网球运动特点与网球运动服装的关系.提出了网球运动服的款式造型、面料选择、色彩搭配、结构版型和工艺质量等外观设计要素的设计要求,为网球运动服设计和外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在乒乓球初学者上手攻球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睿 《科技信息》2012,(35):192-193
网球是一项相对较难掌握的运动,它对学习者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身体的协调性和对球点的预判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次好的击球.不仅需要准确的判断与移动,而且需要准确准时地控制身体各环节动作。本文根据网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技术常犯错误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挥拍动作,准确识别这些运动模式对于挥拍动作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此需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MPU9250加速度传感器的挥拍动作识别方法。首先将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做加窗和滤波等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样本进行时域分析提取出每种挥拍动作的均值、方差、周期等22个统计学特征;再采用嵌入式特征选择进行特征筛选得到10个特异性特征,并使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决策树以及基于以上3种算法的集成学习进行分类器训练;最后,充分比较了4种分类器对正手攻球、反手推球、正手搓球、反手搓球4种运动模式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学习分类器效果最佳,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4.25%。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弧快类打法运动员在国际大型比赛中的比赛视频进行组合技术运用统计学研究分析.研究证明,发球后抢拉和抢冲、接发球控制后转为抢拉、搓中转拉冲等组合技术是直板弧快打法中最常用的组合技术.发球后抢拉和抢冲、反手拉转正手拉冲、搓中转拉冲等组合技术在横板弧快打法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