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141-144
高校英美文学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一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采用“讨论研究型”的英美文学教学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比起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更能发挥英美文学课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主干课和必修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和英文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对我国多所民族高校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民族高校本科阶段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网络的出现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但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对德育教育正负两方面影响后,提出了五项应对措施,以有效的利用网络技术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5.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370-372
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文学审美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读写研一体化训练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加以改进。旨在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巩固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大学生的人文、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着重探讨了文化素质的含义及意义,同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及因素,并论述了如何在英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文学作品的浩瀚和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使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今天,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存在"边缘化"、师资队伍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亟需优化和改善等问题。针对调查中反映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变文学课程的"边缘"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美文学教学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志峰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1):67-70
分析文学对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作用,阐明了英美文化所包含的文化、文学、语言知识及其具有的哲学、人文、美学等价值。明确了英美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指出英美文学教学具有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跨文化交际素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这门课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简单分析这门课的教材、教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再根据英美文学课本身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这门课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简单分析这门课的教材、教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再根据英美文学课本身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宋凤丽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67-69
英美文学教学一般包含文化史和文学作家作品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包含量大而广的课程,传统的教学主要以老师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关联理论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指出交际是按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运用关联理论进行英美文学多模态教学,注重运用多媒体,能使各模态均具有最佳关联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的多模态认知,改变英美文学教学中传统的老师“一言堂”现象,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董俊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3):146-150
如何使中国的大学生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把大学变成为智力开发、智慧启迪、创新能力培养的摇篮?文章认为:英美文学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实现素质拓展提供最有力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支持;并尝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结合人生与生活现实进行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高校英语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纷纷调整专业课以及课时的设置,减少其他课程师资的配备以及课时量、经费投入。而英美文学就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在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各个环节也面临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要在新形式下,更新观念,多渠道开辟新的教学途径传授好英美文学。 相似文献
15.
英美文学一直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习英美文学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英美文学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比较文学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导入三个方面提出了英美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思路,并尝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借助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由于语言的障碍,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习者思辨能力缺失的现象更加突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目前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思辨能力的教学形式分为两类:一是独立式,二是依托式。依托式教学法可以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某学科的学习有机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讲授英美文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在充分分析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成因后,尝试通过改进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文学课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传统主干课程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外语专业的扩招,英美文学教学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冷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面临着种种困难和不足,极大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有鉴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文学语言能比普通词语更生动、形象、曲折含蓄并变化多端地反映时代精神,它最富于表现力。因此,通过学习文学语言是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态势的一个重要途径。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文学现实层面与审美层面双层同构的特性和文化的两个层面,即公开文化和隐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文学课教师应利用这一特征在教学中于两个层面上观照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E-learning环境下,选择适当的英美文学授课形式,以期提高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共识。中国期刊网2000-2007年收录的19篇英美文学电化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英美文学电化教改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多媒体辅助文学教学,影视辅助文学教学和网络辅助文学教学。笔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归纳,以期更好了解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并可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21(2):138-139
文章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特点,研究新形势下英美文学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讨论课程设计的四个主要方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真实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及创建和谐、合作、互动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