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本文中 ,笔者对日本战时统制经济的研究分为四个时期 :即问题的提出、断绝说和连续说的争论、战时统制经济研究的展开和现代日本经济体系源流的论争四个阶段 ,认为对战时统制经济的研究是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而展开的 ,探讨战时与战后经济体制的关联是研究的主线 ,同时 ,笔者还提出了自己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爆发后,因国民政府法令的强制规定和陕西地区棉纺织工业的发展,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得以成立。作为战时陕西最重要的同业组织之一,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在战时开展了诸多活动,包括协调同业,与军政部、财政部花纱布管制局等政府机构交涉等。陕西棉纺织工业同业公会虽然是国民政府经济统制政策下的产物,却并未完全沦为国民政府的统制工具,而是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其在活动中始终以维护同业利益为根本宗旨,为保存战时陕西棉纺织工厂的实力与促进陕西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罗萍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3):107-111
1930年代国内盛行的统制经济思潮,给民营企业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其一,民营企业发展形象在统制经济思潮中趋于低小;其二,民营企业发展愿望在统制经济思潮中遭到冷落;其三,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在统制经济思潮中受到漠视。这样,统制经济思潮从社会舆论压力和大众认知趋向的角度,与国民政府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合流,一起推动中国现代工业的主体形态由私营经济向国营经济转变。然而,统制经济思潮中所浸透的国人希图依靠国家力量,借助发达国家资本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梦想,却在官僚权贵资本主义借机膨胀不断吞噬民营经济的过程中走向了破碎。这其中的历史教训,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4.
现代战争的起因往往在于经济掠夺,而战争的成败胜负也往往以经济能否持久为其决定因素。战争,不管性质怎样、战争双方实为一场国力总体战,总要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战争服务。为此,要求国家运用政权力量对国民经济实行控制,以保证军需民用,这是战时经济的特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长期推行不抵抗政策,没有战争准备,加之经济重心在沿海,所以战争初期,全国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在慌乱中进行调整,经过一个转轨过程,逐步过渡到战时统制经济的轨道。这一战时经济政策,包括金融,财政,工业和国内外贸易各个经济部门。本文仅就贸易委员会与贸易管制发表浅见,以请教史界同行。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为了使湖南的交通与大后方连接,国民政府和湖南省政府大力开发水陆交通线,修筑了湘桂铁路湘段、衡宝公路和洞榆公路,并对原有公路进行改造。但由于日军不断进攻,湖南的陆路交通线常遭破坏。同时,政府统制水运,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和水陆联运业务;近代走向衰落的驿运事业也发展起来。战时湖南的交通便利了后方大量物资的流通和人员流动,支撑了中国抗战;促进了全省经济和城市发展,加快了湖南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6.
东汉以来募兵制的发展,导致兵役出现职业化和终身化趋势。人身依附关系和豪强地主家兵部曲的发展,使士兵具有依附性、家庭性、世袭性和耕战结合的特点。东汉末年北方地区经济崩溃,国家实行战时政策,将士兵及其家庭由自由民户变为国有人口的依附民,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国家的效率和利益。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军户制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颖杰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2):44-46,57
学界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一直以来都争论不止。本文从经济法的产生及发展的角度来说明,国家适度干预是经济法的手段性原则,科学发展原则是目的性原则,从而构成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并使之更好地作用于我国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干预不等于政府干预,不能将国家干预与政府干预等同起来。国家干预经济是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只有把立法干预、行政干预和司法干预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干预体系,才能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法制经济。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地处上海的天原电化厂内迁到重庆,成为后方兴建的第一家内迁民营企业。在抗战的特殊形势下,该企业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寻求发展,其采取了多项有效的经营管理措施,推动了战时天原厂的发展,但通货膨胀、政府统制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工业资源与军需资源我们已经说过,许多资源在现代的重要,是因为它们不但可用于一般的工业,而且在军需工业上都是必要的.说得更显明一点,现在和平时候的一切工业资源,到战时都可以变成重要的军需资源了.因为这样密切的关系,目前国际间对于资源的争夺和统制,益加增大了它的剧烈性和严重性.在这里,我们应该先把几种最重要的军需工业资源说一说,然后进而分析国际战争爆发时各国对于资源的统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刘娜 《科技信息》2009,(16):104-105
全面抗战开始后,基于文化建设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同处重要地位的认识,国民政府确立了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文化政策,出版政策也转为战时状态。《修正出版法》、《修正出版法实施细则》、《新闻检查标准》、《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等战时出版法规的问世,一方面确为战时环境所需,但另一方面,出版界人士牺牲“小我”利益换取国家“大我”利益的选择,并没有阻止国民政府以战争为由,加深对新闻出版界的钳制。  相似文献   

12.
国家干预经济在我国经济法学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以市场失灵为前提,有效地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与局限性,调节市场秩序,被称作"需要国家干预说"。不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把握程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把握不好的话,不但解决不了市场失灵的问题,反而会造成政府失灵。本文通过对市场失灵乃至政府失灵现象深度研究,提出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哲学思考,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探讨抗战时期陕西民营工业起落的原因及启示.认为抗战前期陕西民营工业快速发展是战时所处地位的变化、内迁工厂的影响、国民政府的扶持、当地市场扩大等因素造成的;后期全面衰落是能源、原料的限制、“政府统制”政策的失误、国有企业的冲击及通货恶性膨胀的影响等造成.由此表明,陕西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全国各地工业的发展与交流;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鼓励。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是一个年轻的法律部门,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是市场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我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的经济法,经济法产生后也推动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经济法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肯定经济法发展的成就,展望未来经济法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法还不是很成熟,许多经济立法亟待制定和完善。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法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学处在共同的战争背景之下,承担共同的时代责任,反抗法西斯的一切行径是这一系列作品的中心话语。不过,以中国、苏联为代表的战时学侧重于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切入此话语。以英、美、法、德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战时反法西斯学更多的从人的精神独立、尊严的维护、人性的美善的角度深入,批判法西斯主义反人类的思想特质,以对人主义的坚守作为反法西斯的精神支柱,表现出强烈的人思想。  相似文献   

16.
成立于抗战初期的四联总处是战时国民政府的一个重要经济金融机构,它对战时国统区的经济、金融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目前该研究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但尚存诸多缺憾与不足,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的本土性和移植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基本属性,与此相应,经济法的发展道路就有本土化和全球化两种模式。本文在对经济法本质属性即国家干预性、认知途径即时空认知观、逻辑起点即集体有限理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中国本土资源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坚定地走本土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国家干预理论应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以完善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的基本功能.面对当前数字化世界中的经济活动,国家干预应发挥其调整经济活动的职能,将传统的国家干预理论与数字化的干预手段相结合,实现对经济的干预,维护数字化世界的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蒋双方的战略目标存在严重对抗,使得作为美国战时对华政策具体执行者的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势在必然。当对日战争胜利在望,美国战时对华政策被置于战后全球战略的考虑之下,美国对华政策的实施重心开始由战时军事目标转向战后政治和经济目标。罗斯福“舍史取蒋”,由此导致了所谓的“史迪威事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对照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就单纯性肥胖进行协作性干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协作性干预模式,能够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干预效果显著;成立肥胖学生俱乐部,能够增强干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协作性干预应从健康教育入手,形成稳定的自我干预能力和行为。对高职院校学生就单纯性肥胖进行协作性干预研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