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7,(7):1-1
《大自然探索》自2000年改版以来,一直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有的读者朋友已经订阅七八年了,甚至从小学读到了大学。每天我们都要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由于人手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回复,在这里深表歉意,同时也衷心地表示感谢!希望读者朋友一如继往地支持《大自然探索》,并把感想和意见通过信件、电话或网站等告诉我们。有了读者朋友的参与,我们才能把《大自然探索》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2.
编读交友     
无论是想当宇航员的杨文虎,还是把英语课上成了“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的朱青梅,这些读者都是《大自然探索》最坚定的支持者。当然,他们只是广大热爱《大自然探索》读者中的极少数几位。难怪我们的编审在审阅完这期“编读交友”后,说了一句话:“遮期的‘情人’比较多!”是的,我们相信做《大自然探索》的“有情人”,将会是人生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更正     
《大自然探索》2004,(6):1-1
无论是想当宇航员的杨文虎,还是把英语课上成了“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的朱青梅,这些读者都是《大自然探索》最坚定的支持者。当然,他们只是广大热爱《大自然探索》读者中的极少数几位。难怪我们的编审在审阅完这期“编读交友”后,说了一句话:“遮期的‘情人’比较多!”是的,我们相信做《大自然探索》的“有情人”,将会是人生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编后记     
《大自然探索》杂志创刊已两周年了,在过去的两年中,许多领导和同志们用各种方式对本刊表示了热诚的关怀和鼓励。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发表了张爱萍同志给本刊的题词,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把刊物办得更好。在“科学家论坛”中,我们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钱伟长、朱洪元、贝时璋等三位著名科学家的文章。他们在长期的科学工作中,从科技人材的培养到治学方法以及新兴学科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2004,(9):1-1
读者黄瑞佳同学投书本刊,她说她喜爱大自然,想了解大自然,所以每 一期《大自然探索》都爱不释手。但是,她的妈妈不准她看课外书,害怕影响学习。所以,她每次都只有等妈妈不在时悄悄地上楼去拿《大自然探索》。她向我们求助:你们有什么办法说服我的家长呢?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3、4两期连续刊发的《大自然探索·动感读者俱乐部简章》(以下简称“俱乐部”或“《简章》”),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踊跃报名加入俱乐部,会员队伍迅速扩大;还有不少读者来电来函,希望进一步了解俱乐部的有关详情。为此,俱乐部负责人就读者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作出如下解答: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5,(1):1-1
亲爱的读者朋友:2005年的《大自然探索》又和大家见面了,谢谢各位老朋友和新朋友对我们杂志的关爱。你们把《大自然探索》当宝贝、当知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我们肩上的责任。Come on!让我们共同努力。——编者  相似文献   

8.
问与答     
综观大千世界,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大自然探索》杂志一直致力于探索自然奥秘的所在。许多读者在阅读本刊后会给我们来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就读者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请科学家进行解答,同时也欢迎有更多的读者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就刊物的选材.我还有点想法。今后选材时能否“大气”一些.少登一些诸如《连体人之谜》、《撕开“吸血鬼”的画皮》之类的文章,能不能在“特别报道”栏目再增加一些反映科学发展前沿内容的文章(如上年度国内、国际的重大科技进展)。山西稷山彭俊集本刊的宣传力度太不够了,篇幅小了点,不能让人尽兴。何不成立一个“大自然探索俱乐部”什么的组织,以环保为主.将本刊的读者组织起来,一起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在本刊中多增加一些环保小知识,背后封面最好不要登广告,以免破坏刊物的完整性。广东澄海黄衍文我非常喜欢《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本刊今年第2期刊登的文章《拯救黑熊进行时》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许多读者来电来函表达他们对亚洲黑熊及其他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关切,黑熊中心那边也传来信息,接到本刊读者希望捐款救助黑熊的电话。在此,我们向这些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还有读者询问怎样订阅《大自然探索》。请注意,如果想现在订阅,可以通过当地邮局破季订阅(邮发代号:62-139);也可以直接汇款到杂志社邮购(每期7元,全年84元)。请特别注意,杂志社的地址已经改为: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方池街15号大自然探索杂志社邮编:610015电话:86121478 86129749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交友     
2000-2003年,改版后的《大自然探索》在广大读者的呵护和爱戴下走过了成长的岁月,4年,它从当初的双色胶版印刷变成了现在的全彩印刷。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内容为王”的办刊原则,使《大自然探索》在内容上日臻完美,深受读者的喜欢。因此,在这里我们特地选登了几则“铁杆Fans”的来信,他们对《大自然探索》的热爱可以说到了不思茶饭的地步。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隆重”推出的超级小Fans——6岁的许晟迪。我们要感谢他的两个小柑果。 即将到来的猴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在这里,我们特邀著名动物学专家张树义先生为我们撰文, 讲述他深入世界各地研究猴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7,(6):1-1
最近,本刊总编辑接受龙源期刊网(数字期刊收录网)记者蔡凛立的采访,就《大自然探索》的办刊宗旨、编辑理念、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关心《大自然探索》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到龙源期刊网上了解有关情况(http://zhubian.qikan.com),如果您还想了解什么问题,请给我们写信或发邮件,我们会尽快答复。以下是部分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3.
编者     
正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狗年伊始,先给大家拜年了!《大自然探索》自2000年改版以来,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18年来,我们始终秉承"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宗旨,力求把体现新、奇、特的科普文章奉献给读者朋友。18年来,我们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鼓励和支持,常常收到读者朋友热情洋溢的来信(欢迎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写信邮寄到本刊编辑部)。这些来信,让我  相似文献   

14.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2003,(5):1-1
在这一期的编读交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意义的“创意”,比如,广东南海市的成浩建议布什先生看看我们的文章,然后与伊拉克“冰释前嫌”。看来,我们还真有必要将《大自然探索》送交到布什先生手上。  相似文献   

15.
编读交友     
编者:从2000年改版,《大自然探索》已经走过了近四个春秋。回首往事,我们看到它在“弘扬科学精神,再现探索历程”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踏实。我们相信在未来《大自然探索》将更加求新、更加出彩。 一直以来,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不少来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建议和批评。现在我们从中摘取一些具代表性的观点刊登出来,希望广大读者就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6.
编后记     
《大自然探索》自1982年下半年创刊,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在新的一年开始时,我们要向读者谈一些设想,并对本期作几点说明。著名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林家翘教授来中国期间,在日程安排很紧的情况下,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就中国学者治学方法等问题直率地发表了重要看法,审阅改定了采访稿,并希望《大自然探索》为中外科技学术交流做出贡献。为此,我们向林家翘先生致以深切的谢意。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6,(3):F0005-F0005
新年伊始,我们收到了不少读者寄来的热情洋溢的贺卡和贺信,它们犹如阵阵春风给冬日里的我们带来无尽的暖意……谢谢你们,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工作,把本刊办得更好,以回报你们的厚爱。——编者  相似文献   

18.
编读交友     
陕西安康读者吴凡: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工作在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面窄,对于很多动植物及许多科普知识了解甚少几乎为零。自从有了《大自然探索》后,我在自然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并在其他课程中也进行尝试,使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上课都很认真。课外我们还组织了“环境小卫队”、“动植物标本展”及植树种花种草等活动。半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校园内外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都要感谢有了《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19.
编读交友     
《大自然探索》于今年第9期全面改版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大家都欣喜地发现“大自然探索》变了!变得更精彩、更丰满、更前沿了!同时。第9期的《野生动物的厄运》、《血腥的盛宴》一组文章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纷纷来信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甚至愤慨。让我们一起向全社会呼吁: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10,(8):1-1
<正>编辑部收到贵州读者汪永森的来信及他通过我们转交的捐款。在此,我们代表黑熊们向他表示感谢。在2008年第2期《大自然探索》上,刊登了题为《拯救黑熊进行时》的封面文章。多年来,《大自然探索》一直都在关注那些被解救的黑熊的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