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依据爆破理论结合现场试验结果,对光面爆破参数进行了综合研究,较好地控制了超挖现象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透气煤层聚能爆破增透技术参数问题,在装药直径一定的条件下,设计了不同装药系数和爆破间距的爆破孔并进行现场试验,对比分析爆破前后爆破影响区瓦斯纯量变化,考察了爆破参数对煤层增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爆破孔径向装药不耦合系数、轴向装药长度、封孔可靠性和爆破作用次数等因素可提高煤层增透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宜万铁路38标长5353m的广成山隧道和长2417m的庙娅口隧道施工实践,通过现场记录观察,分析了影响隧道超欠挖产生的五个主要因素,即围岩地质条件、测量放线、钻孔精度、爆破技术(包括爆破参数等)和现场管理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隧道超欠挖所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从而有效控制隧道的超欠挖,减少了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加快了掘进速度,控制施工成本,取得较理想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林江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开挖的实践,总结了在较差地质条件下的开挖爆破作业方式,以及爆破器材及装药结构的选择、调整方法等。通过不同地质情况下施工爆破技术的比较,总结出隧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小超欠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由于钢拱架限制周边眼开孔位置及外插角引起隧道超欠挖的原因,提出周边眼采用"长短眼"布孔的超欠挖控制爆破技术并阐述了其作用原理,并在青岛地铁延安路站车站主体Ⅰ部和Ⅳ部爆破开挖中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周边眼采用"长短眼"布孔,"长短眼"炮孔间距同辅助眼,"短眼"爆破延期时间不小于"长眼","长短眼"单孔装药量按辅助眼计算方法,可使隧道基本无欠挖,最大超挖值控制在120mm以内,平均超挖值控制在60mm,隧道爆破成型良好。同时,周边眼爆破振速降低了12.5%。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控制隧道超欠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基于对爆破控制技术的合理研究,首先针对该文所选取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以及隧道开挖施工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研究了在公路隧道采用爆破方式控制起欠挖指标过程中的基本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之上从爆破参数的选取以及钻孔精度控制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了爆破作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旨在于为工程项目实践作业中采取爆破方式控制超欠挖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性支持与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某金矿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类比、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开展研究.分析了不同爆破参数下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围岩裂纹演化规律,得到了爆破孔网参数与爆破超欠挖百分比、爆破裂纹密度及围岩质点振动速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孔间距为1.2~ 1.4m时,爆破超欠挖面积趋于零;当抵抗线为0.8~1.0m时,爆破块度较均匀;最优中深孔爆破参数为抵抗线1.0m,孔间距1.2m.现场中深孔爆破试验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岩体中的节理会造成爆炸应力波的耗散和泄露,从而影响爆破效果。平罗高速栗木山隧道围岩以Ⅲ、Ⅳ级为主,岩层中厚层状、质地坚硬,因水平节理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炮孔利用率低、周边超欠挖现象。通过采用楔形加直眼混合掏槽形式、合理布置炮孔、控制单孔装药量、周边孔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结构等措施,增强掏槽爆破能量而控制周边孔、二圈眼的装药量,减少了节理面附近的岩体过度破坏;同时严格按设计爆破图表施工,提高了炮孔利用率和光面爆破半孔率,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岩石巷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挖、欠挖现象,增加了掘进过程中的出矸量,不仅浪费了材料和工时,也给锚网喷支护带来了困难,而且大大降低了掘进速度,鉴于此,本文对光面爆破技术,在现场施工中如何选择周边眼的眼距、不偶合系数、线装药密度、最小抵抗线等技术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周边眼的装药结构、药包形状及与周边炮眼关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槽腔体积、槽腔深度和爆破块度为指标 ,对底部空气柱装药和常规装药掏槽爆破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底部空气柱装药掏槽爆破效果优于常规装药效果。根据试验结果 ,对底部空气柱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理论分析,给出孔壁压力的计算方法、认为孔壁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指数函数来表示。比较耦合装药与不耦合装药情况下的孔壁压力,进一步证明了不耦合的缓冲作用。不耦合装药的缓冲作册随不耦合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在光面爆破工程中,装药量的计算可以把孔壁作为刚体考虑;炮孔堵塞的运动规律可以按一维问题处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不同材质爆破高速摄影试验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在不同爆破方法下裂纹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裂纹长度和扩展速度.试验还发现在不同的爆破方法下其裂纹发展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北京地铁隧道16号线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电子雷管爆破技术,研究了不同炮孔布置方式及隧道上方土体较厚时爆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排掏槽孔爆破可以有效的降低爆破振动,并提高单次进尺;隧道埋深较大时,爆破主频较低,信号内小于20Hz的低频能量比例较大。采用电子雷管微差爆破很难提高爆破远区的振动主频,因此必须减小爆破药量和单次进尺以控制振动强度;距隧道掌子面25—30m范围内有建筑物时,必须采用小爆破进尺,单孔装药量最大不超过1.2kg;当建筑物在30m以外时,可以适当增加爆破进尺,以保证隧道的高效和安全施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塑料粘结炸药(PBX)临界直径的测试新方法。利用末端具有聚能槽的PBX药柱起爆后,会通过聚能作用形成能量流沿炸药轴向作用到见证板上;通过见证板的作用效果来验证炸药是否起爆,从而确定PBX能够起爆的最小炸药直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得的PBX-1药柱临界直径小于6.3 mm;与传统爆速测试法相比,新方法测试需要药量少,试验方法简单,能够用于测试炸药的临界直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爆破作用时间。对工程爆破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增加爆破作用时间对改善爆破破碎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实验室研究、工业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改变药包结构和形状,爆破技术和充填等方法可延长爆破作用时间,以提高工程爆破破碎质量。  相似文献   

16.
岩石巷道周边双向聚能定向断裂控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光面爆破法受原理本身的局限应用效果不佳。针对这一情况,基于聚能爆破原理,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无限岩体中的柱形药包爆破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爆破特性,选取塑性炸药,采用高能炸药燃烧模型、Johnson-Cook塑性材料模型及切缝聚能爆破的定向断裂爆破方式。结果表明:聚能爆破比传统光面爆破形成的岩石裂缝长,裂纹增长率为91%~117%。根据东保卫煤矿地质条件,将PVC聚能被筒作为双向聚能爆破装置,确定技术参数。工业实验结果证明,双向聚能定向爆破有效提高了岩石巷道成型质量及巷道掘进速度,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模型进行了立井冻土光面爆破的试验。试验参数取孔深、孔距和最小抵抗线。通过试验获得了较好效果下的炮眼密集系数和冻土的单位炸药消耗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光面爆破成缝理论和以降低围岩破坏为目的,从理论上分析了光面爆破时诸如装药不偶合系数、空气柱长度、装药集中度、炮孔间距和光煤层最小抵抗线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不偶合系数和光爆层厚度一定条件下,进行改变炮眼间距的系列试验,确定合理的炮眼密集系数。验证了不偶合装药和空气柱装药结构能改善光面爆破效果。得出的结论对冻土光面爆破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于金属结构物的线型聚能切割爆破,主要是利用线型聚能切割器切割金属型材。通过试验研究了线型聚能切割器对不同厚度钢板、角钢、槽钢和工字钢的切割能力,探讨了切割器设置问题,分析了起爆点对聚能切割器切割能力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线型聚能切割爆破装药量仅为外部药包爆破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聚能切割装药可根据炸断线的要求,可以方便地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且能够实现理想的切割断面和理想的切口方向,但是起爆点位置对切割效果的影响较大。论文的结论对于切割器选型和爆破方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