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成佳妮  张侃 《科技信息》2010,(21):328-329
晋公族、异姓卿族和公室之间突出的是赤裸裸的政治关系,公族和异姓宗族依据利益的得失,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发展趋势,从而频繁地改变着晋国和晋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陈情表》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表文。时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冼马,李密因曾为蜀汉之官,担心晋武帝怀疑,又由于祖母刘氏日薄西山,尽孝之事无人主持等情况,拒绝了司马氏的征召。文章言辞恳切,情真拳拳。《古文观止》评价说“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然也!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家习惯于以其定向的思维方式探索王朝的兴衰嬗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他们十分强调社会政治因素而很少把自然灾害作为影响历史的一个重要因子。对于武帝末年经济衰退的原因,论者都从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长期战争等方面寻找根据,本文则从自然灾害的角度出发,认为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武帝末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葛维璐 《科技资讯》2006,(3):165-166
税收筹划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政策选择不当和政策变更而产生的政策风险,由于未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而产生的成本风险,以及由于税收筹划不当违法从而因为声誉下降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认识和防范这些风险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  相似文献   

5.
曹魏封国制度因魏文帝政治气度狭隘,采取禁闭宗亲的政策,无法起到屏藩皇室的作用。魏明帝临终前举措失当,废除宗室辅政安排,为司马氏代魏埋下隐患。西晋政权有意吸取曹魏封国制度失败的历史教训。晋武帝废除州郡领兵制代以封国领兵制,强令宗亲就藩,临终前确立宗室参与中央朝政的权力格局,虽用心良苦,但终于毁灭于“八王之乱”中。  相似文献   

6.
浅析企业税务筹划的技巧及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税筹划对纳税人、征税机关都存在有利的方面,但是如果滥用纳税筹划就会走向违法的道路,因此应当注重纳税筹划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7.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式帝司马炎即位为帝,成功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为了奖励禅代功臣,巩固统治,晋武帝即位后就对成熙元年创立的五等爵制进行改革。从成熙元年到泰始元年五等爵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封爵制就是统治者手中掌握的、为统治服务的一大法宝这一特性,同时也反映了司马氏从篡夺政权到巩固政权的政治使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税收筹划在给企业带来节税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应正视风险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地进行防范,以达到税收筹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做好税收筹划、防范财务金融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等方面阐述了加强财务管理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与化是多样性色彩,战国至西汉武帝以前,多民族的云南地区,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处于原始部落至奴隶制国家的各个阶段。武帝以前归属汉朝,至东汉时期,大部分民族与汉族融合,渐次进入封建社会,由青铜化发展至铁器化,说明武帝统一西南地区对经济社会进步产生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丽萍 《科技资讯》2006,(29):203-203
税收筹划亦称税务等划、纳税筹划、税收策划。在国外,税收筹划是一个热门职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客户提供税收筹划,一些大公司本身设置有税务部门,主要从事税务会计和税收筹划工作。在我国,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了WTO后开始参与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人们对税收筹划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税收筹划已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内在的联系,税收筹划已经是我国税收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晋武帝太康九年,随着陆机、陆云、顾荣等南方文人北上洛阳,以张华为中心的作家群体正式形成。惠帝即位之后,张华在政治上登上顶峰,束皙、左思、牵秀等北方文学家陆续为其僚属。至此,西晋优秀的文学家近半集于张华麾下,张府也成为著名的谈艺之所,直至惠帝永康元年其卷入西晋王室纷争遇害。以张华为中心的作家群体的形成与其不遗余力奖掖后进的作风、引领一代文学新风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密切相连,还与其渊博的学识和名士身份相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系统的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税收和税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税收筹划在一定范围内已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但在理论和实践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和误解。基于税收筹划的本质特点,阐述了我国目前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关于推动税收筹划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从税收筹划的概念、目标和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对当前税收筹划中的几点认识上的误区予以剖析,以期使企业、税务机关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税收筹划的含义,从而更好地开展税收筹划,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税收征纳环境。  相似文献   

15.
西汉元鼎六年,司马迁奉使巴、蜀以南,亲履今四川西昌、汉源一带,以后根据见闻在《史记》中记载了西南夷。《汉书》大量抄录《史记》相关记载并有所补充。综合汉代及稍后史籍相关零散记雋,对武帝时期雋、昆明的迁徙活动,雋、昆明被西汉、滇国打败,以及武帝开通博南山道路及经营哀牢地区的史实做了细致考证,可知《史记》遗漏了发生在元鼎六年之后西南夷的若干史实,原因是事件发展过程尚未结束,司马迁对情况了解有限;而《汉书》则失栽武帝中后期西南夷的若干史实,主要原因是沿袭《史记》的说法,对相关史实疏于考证。  相似文献   

16.
税收筹划的成因及其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纳税人(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有减少自己纳税义务的强烈欲望,但采取的方式则不同。从偷漏税、避税,到税收筹划,反映了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也反映了一种质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税收筹划与偷漏税、避税的分析,明确税收筹划的本质,了解税收筹划的存因,充分认识税收筹划的积极作用,依法开展税收筹划业务。  相似文献   

17.
税收筹划指采用所有合法和非违法手段进行纳税方面的策划和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安排。笔者从产生税收筹划行为的内在因素(动机和效应)及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着手,分析了企业税收筹划行为的形成机制,并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进行企业税收筹划是可行的,且是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税收筹划,达到合法减少应纳税款,节约税款支出,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这对企业实现全面财务管理和理财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税收筹划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指出了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独立法人公司纳税筹划的一个主要方式是通过成本的核算和费用的分摊来实现的。在正常纳税期内,纳税筹划目标是在企业费用支出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费用摊入成本最大化。现行的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对成本费用核算的规定为这种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费用划分、费用列支、会计方法选择是成本费用纳税筹划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武俊 《太原科技》2007,164(9):38-39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税收筹划的可能性和增值税合理避税的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