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分析承德市冬季日光温室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利用承德市1971~2017年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极大风速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承德市冬季气温、日照时数、低温日数、寡照日数的变化和主要日光温室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10年来承德市冬季有变暖的趋势,2017年低温日数与最长低温持续天数分别较1971年减少了49.2%和52.9%;冬季日光温室主要灾害以低温冷害为主,近47年来发生次数逐渐减少;轻度连阴天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减少,同时中、重度连阴天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增加;低温寡照灾害以轻度灾害发生为主,近年来发生次数呈增加的趋势;大风气象灾害发生次数逐渐增多,2011~2017年年均发生轻、中度灾害分别是1971~1980年的2.0倍和3.7倍。  相似文献   

2.
应用1984—2007年青海气象灾害资料,分析影响青海旅游活动的暴雨洪涝、冰雹、雷电、大风、沙尘暴和雪灾等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在青海旅游气象灾害中,冰雹发生的机率最大,占总灾害次数的42.8%;雷电发生的机率最小,占总灾害次数的7.9%。在地域上,海东地区和西宁市是青海旅游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海西州发生旅游气象灾害机率最小。6~8月份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灾害为5~7月份)发生机率最大,占总数的79.2%~90.9%。暴雨洪涝、雷电、冰雹灾害期与适宜旅游期重叠,是影响青海旅游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1984—2009年安徽省75个县(市)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出现次数和灾情情况等资料,以受灾人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倒塌房屋、损伤房屋、农作物受灾面积、电力倒杆、直接经济损伤、农业经济损失等9个灾情要素,通过线性组合法构建了强对流天气灾害的综合灾损指数,并依据灾损指数确定了强对流灾害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重4个等级。结果表明:1984—2009年安徽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年出现次数和年灾损指数总体呈线性上升趋势,较重、严重、特重等级灾害表现出增长趋势;安徽省强对流天气灾害频发的月份是6—7月,夏季是灾害最频发的季节;皖北地区的灵璧县、砀山县、萧县是强对流天气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该研究可为安徽省的强对流天气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河北省1949—2000年间的冰雹灾害农作物损失的案例资料,利用统计仿真模拟软件Arena和Matlab等,分析了河北省农作物冰雹灾害年发生次数以及农作物损失(分为受灾、成灾、绝收3种程度)服从的统计规律,并依据统计反演得到的参数进行了冰雹灾害随机事件模拟,对河北省冰雹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河北省冰雹灾害造成的年均农作物单产损失约合1.9%.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0-2019年“一带一路”区域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区域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980-2019年“一带一路”区域气象灾害发生次数、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比重的54%、43%和81%,且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最为严重;其中,气象灾害发生次数方面,东南亚占全球36%,南亚占29%;经济损失方面,南亚占40%,东南亚占39%;死亡人数上,南亚占48%,东南亚占37%。21世纪以来,“一带一路”区域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加速增长,2010-2019年气象灾害次数较2000-2009年增长了约2.8倍,但死亡人数减少了将近76%。建议尽早尽快开展“一带一路”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预报研究,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气候服务。  相似文献   

6.
揭示清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发生规律及对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采用历史文献的整理、分析及小波技术运用的方法进行研究。清代关中地区水涝灾害共发生131次,旱灾114次,水旱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水灾具有50年、140年周期变化,其中50年为水灾变化的主周期;旱灾具有30年、60~70年、150年周期变化,其中旱灾变化的主周期为150年;西安和渭南两地水旱灾害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咸阳和宝鸡,铜川地区则最少;局部范围受灾、粮食歉收等为特征的二级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灾害的发生对人口、社会经济、社会道德、社会文化及社会矛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互助县近50年气象灾害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气象灾害为冰雹、洪灾、连阴雨、干旱和霜冻等,发生机率依次为43%、26%、15.2%、13%和2.8%;80年代以后灾害发生趋势明显上升,干旱、冰雹、霜冻、洪灾及连阴雨发生次数分别是70年代以前的2.9、2.4、2.2和1.8倍,成灾率由80年代的76.3%上升至90年代的83.4%。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公众的灾害认知水平对减灾效果的影响,构建了由减灾知识技能指数、灾害谣言认知指数、减灾政策认知指数及减灾行为倾向指数组成的泥石流灾害认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四川省汶川县公众对泥石流灾害认知水平,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交互作用探测分析公众灾害认知水平的群体差异、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公众的综合认知指数平均值仅为0.56,减灾知识技能指数、灾害谣言认知指数、减灾政策认知指数及减灾行为倾向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7,0.61,0.35,0.71;(2)综合认知指数在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受灾次数及接受减灾培训频率的公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减灾培训频率对综合认知指数的影响程度最大,受灾次数次之,性别的影响程度最小;(4)减灾培训频率、受灾次数、文化程度和受访者性别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火灾是地下空间开发使用中灾害次数最多、损失最为严重、最不容忽视的一种灾害。人防工程作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主要的形式,火灾事故已经成为有效利用人防工程的重大障碍。主要介绍了人防工程防火的特点以及平时如何做好防火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凯 《科技咨询导报》2010,(15):244-24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日益严重。相应的,公安消防队参与城市应急响应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重要。而建立良好的城市消防应急指挥体系是实现高效、快速处置灾害事故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1950-2008年影响中国天气的关键区阻塞高压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V-θ阻塞高压指数检索了1950-2008年影响中国天气关键地区的阻塞高压,并分析了这些关键区阻塞高压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三个关键区中,乌拉尔山地区的年均阻塞频率最高,而鄂霍次克海地区最低.三个阻塞地区阻塞高压的季节变化也不相同,乌拉尔山地区的年均阻塞频率在5-9月较低,在全年的其他月份较高;贝加尔湖地区年均阻塞频率在秋冬高而春夏低;鄂霍次克海地区夏季年均阻塞频率最高.另外,1950-2008年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地区以及三个地区总的阻塞高压次数和天数都有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而鄂霍茨克海地区阻塞高压次数和天数虽然也有增加趋势,但趋势并不显著.Morlet小波分析结果显示近59年来,三个关键区总的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活动(次数和天数)都存在2年和4年的显著性周期,贝加尔湖阻塞高压次数存在4~5年的显著性周期,鄂霍茨克海地区阻塞高压次数存在6~8年的显著性周期,这两个地区阻塞高压天数无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此外,发现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中,旱灾和寒潮灾害多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活动有关,雨涝灾害主要受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阻塞高压活动影响,而夏季低温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则与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计算,对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做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分析,同时借助红噪声分析软件Redfit35,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发生频次为2.94a/次.其中轻度水灾、中度水灾、大水灾、特大水灾发生频次分别为34.5a/次、6.73a/次、9.52a/次、39.43a/次.该区主要为河决型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51.55%,河溢型水灾占水灾总次数的24.74%.水灾发生的频繁性和严重性与黄河逼近有极大的关系.明代早期和中期洪水灾害发生频繁,明代晚期洪水灾害明显减少.1390、1450、1460、1490、1520、1540、1550年代为水灾极端频发年代,1380、1410、1480、1500、1580年代为水灾极端严重年代。在开封地区5个县市中,开封市发生的洪水灾害最多,特大水灾、大水灾和中度水灾都主要发生在开封市.明代开封地区的洪水灾害具有周期性,其2~8a的周期说明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的发生与低纬海洋——大气活动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91.7a、46.1a、17.2a年周期形成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5~19 世纪末期间广东的气候与灾害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对广东有关史料记载等资料的整理分析人手,选取史料中1480—1940年间共460年的自然灾害记载,分别采用寒、暖年数统计法和湿润指数法建立不同的指标序列分析,认为,广东的小冰期开始于1480’s,结束于1890’s,其间有3次较为明显的冷期,分别出现于1480’s—1540’s,1610’s—1780’s。1830’s—1890’s,相邻冷期间为暖期,在不同的冷暖时期水热配置模式也不相同.在小冰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自然灾害特征,冷期内发生的灾害次数远多于暖期中发生的灾害次数.还收集整理了历史时期发生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并对其与广东气候及灾害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发生对广东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不大,几者之间关系并不显著;拉尼娜事件对广东冬季气温则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P-Ⅲ型分布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灾害数据库支持下,获取了中国1988—2007年发生的洪水灾害次数、人口死亡数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3项统计指标;利用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和信息扩散模型进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并对二者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当风险水平在6或8时,P-Ⅲ型分布的重现期估计值变化迅速,这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不符,不能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而信息扩散变幅不大,能够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说明信息扩散方法在小样本数据量情况下明显优于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可以解决样本资料短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小样本的方法.信息扩散理论对洪灾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强,极端天气和气候异常现象也逐渐增加,气象灾害的发生次数也越来越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众多气象灾害中,雷电是经常发生,且影响后果非常严重的一种灾害之一,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做好防雷工作已经成为气象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做好气象防雷工作,笔者对气象防雷设备和技术在该文中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输电走廊上边坡失稳滚石对杆塔撞击影响,以湖州地区为例,实地调研输电走廊边坡情况,采用自然坡面试验分析边坡角度、滚石的重量和速度等参数对冲击峰值的影响,分析滚石破坏对输电杆塔的影响.结果表明:滚石的冲击力峰值与滚石冲击速度、滚石质量成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坡面坡角直接影响滚石的冲击力峰值;滚石对铁塔基础和塔材造成的故障破坏与滚石冲击次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滚石质量超过1 kg,将出现故障破坏.提出采用水泥固化灾害体、采用柔性防护网等应对措施减少滚石灾害故障的产生,相关结果为输电走廊地质灾害防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自然灾害是地表物质运动给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破坏社会功能的现象。灾害的形成既取决于地表物质运动,即自然现象的性质和程度,又取决于社会对某种自然现象的易损性。这种易损性体现在工程、经济和社会特征等方面。自然现象是客观永恒地存在的,只是程度时强时弱,次数时频时疏,人类为了求得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18.
研究灾害信息的分类与组织,对有效利用灾害信息、加强灾害信息管理能力和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国内关于灾害信息的分类与组织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型划分、特定灾害信息的分类与组织、建立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灾害信息分类标准等方面。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成果水平相差较大,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壮大研究队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灾害统计是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本文在对灾害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挽计基本理论,对建立灾害统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灾害的涵义与分类,灾害统计的任务、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从陇南市1971-2010年大风资料分析得出,陇南市大风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尤以4~8月出现频数最多,占总次数的80%,20世纪70-80年代为大风多发时期,进入90年代以后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cGIS软件,得到大风灾害危险性图层,再与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大风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西汉水流域和白水江流域大风危险性等级最高,年平均大风日数大于6d;礼县西北部、两当县东北部和南部、文县南部和北部高海拔区大风危险性等级最低,年平均大风日数小于1d.武都区白龙江流域、西和县北部、成县东北部、徽县西部、文县中部部分乡镇为大风高风险区;康县、宕昌东部和西南部、礼县西部、两当东北和东南部为大风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