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对本民族儿童的重要价值及其与儿童的紧密关系使得民俗文化渗透于幼儿园课程具有了可行性。民俗文化对儿童发展及课程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于课程设置,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价值就显得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受到广大幼儿教育者的关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教学活动都需要真正回归幼儿生活。  相似文献   

3.
宋丽娜 《科技信息》2007,(31):160-160,206
根据当前我国课程资源状况,初步探讨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指有益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总和;幼儿园课程资源具有综合性、多质性、潜在性等基本特质;可按功能、空间、性质等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4.
课程领导力,是指一个人聚焦组织目标并带领人们为目标而努力的能力。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不是园长的个人行为,它取决于园长和教师共同的素质与行为,与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是主动思考、开展课程实践、发现和解决课程问题、推动课程不断优化的力量。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是幼儿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及管理者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全雪花 《科技信息》2012,(8):285-285
民间工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出地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承载着民众的长寿多子、祈福多财、驱邪求吉等民俗观念。民间工艺是朝鲜族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蕴含了朝鲜族特有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本文通过中国朝鲜族民间工艺的研究,力图发掘朝鲜族民间工艺隐含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意蕴及其所在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许晓红 《海峡科学》2014,(9):110-112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开发园本课程对提升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园品质、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结合实践教学探讨利用空军资源开发园本课程的定位、构建形式、体系建构、内容选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幼儿园课程应充当齐文化的媒介,继承和发扬齐文化色彩,不但能增加幼儿园课程的活力,也更符合现如今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理念和趋势。该文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了解齐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家长、幼儿园管理者4个方面提出有关齐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整合路径,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幼儿园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滞后的问题显现出来,如:课程改革缓慢,课程观念陈旧;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幼儿园教育实际;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性、前瞻性;缺乏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课程设置未形成标准化的课程体制。针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出发,以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结构为依据,适应教师专业化趋势,全面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民间工艺美术教学是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民间工艺美术课程中的陶艺是一个既新而又古老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民间游戏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间游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幼儿园课程的运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传播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幼儿各方面素质能力,又丰富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因此,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间工艺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对儿童审美、道德、文化、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功能显著,儿童精神的培养同样有助于民间工艺继续发扬光大,二者在中国民间文化与儿童精神培养的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针对当前民间工艺在儿童精神培养中的缺失现象,呼吁民间工艺的回归是培养全面、综合、健康的儿童精神的有力之举。  相似文献   

12.
客家传统手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一个民系的基本标识和发展的源泉。客家传统工艺流传了千百年,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特别是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艺已被现代工业所取代,传统工艺的流失也引起了民俗专家的关注和痛心。我们希望籍此引起有关部门和民间有识之士的重视,把客家工艺品融入到生活实用品的创作中去。使民间传统工艺再次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大理市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市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中的充分应用,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质量,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建设园本课程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教师能力,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有重要作用。通过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学活动以及游戏活动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参观、访问、收集资料、动手操作等方法,使乡土教育资源走进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文山壮锦图案至今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山壮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村寨依山傍水,民风古朴自然厚重。作为文山壮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壮锦图案是最具代表性的多姿多彩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15.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东方少数民族国家存在多声部民歌的一个力证。文章从传播学的视野探究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并着力探讨如何优化整合三声部民歌的各传播要素,从而更好地传承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荣臻  焦亚南 《科技信息》2010,(29):I0111-I0111,I0119
世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源源流长,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何向世界展示翻译好本民族文化或者本民族的一些社会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本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是翻译学的根本任务。详细了解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又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翻译给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者,也是翻译工作者的最大的欣慰。本文从民俗文化、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及其调节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同时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民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刘三姐山歌文化的解读,学术界多从历史的时间的维度进行,这固然可以多少触及到其流传原因,但固守这种维度的直接后果就是很难揭示出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深层底蕴。而空间观念的引入,则为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深层底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有力维度。其实作为壮民族文化代表的刘三姐山歌文化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其生命力与流传至今且经久不息的真正原因,都可从空间这一维度得到解读。  相似文献   

18.
洋县社火,是洋县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自娱自乐的、表演性极强的各种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总称。在洋县社火这一特定的活动中,人们相互吸引,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引力的“民俗场”。在这一“民俗场”中,作为表演者的儿童习得了当地人们是具有的特定行为和习俗,而作为观众的儿童则感受并了解到了这种行为和习俗。洋县社火的启示是:儿童的习俗化过程应该顺应其本性;我们应当利用习俗促进儿童成长,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为儿童所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