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之间存在着认同与调适、互动与和谐、博弈与冲突的关系。探索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启示有五:一是国家制度建设是巩固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根本,二是地方基层组织是稳定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基石,三是赋税“取之有度”是维系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核心,四是上下良好互动是维护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关键,五是加强国家治理是筑牢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基础。这些启示有助于提高执政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建构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就中央和地方目前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央和地方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认为应明确中央和地方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由于列强对西南边疆的贪觊,不断地向西南边疆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西南边疆问题被迫卷入了国际化因素,这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庞杂,存在着政教合一、土司制度等政治制度,增加了西南边疆问题的复杂性。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社会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演变的表现,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缩影。通过对西南边疆复杂社会政治生态的分析、总结,对于深刻认识近代西南乃至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与严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对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历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为什么会从多元走向一体?政冶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向心力是边疆与中央政治关系的关键所在,其原因在于各民族共同建构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国家都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和谐发展,必然影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采取得力举措,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中央适度集权和地方适度分权的国家权力纵向配置模式,以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特色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上长期实行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一直是各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概述了当前理论界关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基本思路,提出从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视角出发探寻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本质,以此来解释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并提出从制度建设或法律监督等方面来降低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的负面影响,使中央与地方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集权与分权两种领导方式的分析,阐述了集权与分权都走开展管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方面集权是组织行动统一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分权又是组织分工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有效的管理,必须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清代晚期,清朝面临国外侵略与国内人民反抗的双重压力,对边疆地区的政策有所改变,由务虚向务实发展。在这一时期的西北边疆,发生了一些列的事件,而这些事件牵涉的主政官员纷纷上奏,陈述自己的观点,影响了清廷中央边疆政策出现了反复、犹豫的现象。这是边疆主政官员权力增加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央对边疆主政官员控制力减弱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与以往相比,宋元明清诸王朝的治边方略大致呈现出一种波动起伏的特点。两宋奉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方略,在具体的边疆政策上,体现为明显的消极“守势政策”,然其传统夷狄观念甚为强烈。元朝尤其是前期秉承草原游牧民族的习性,对开疆拓土十分积极,同时,元朝对传统的“华夷之辨”观念较为淡薄,但其民族政策开明与落后并存。明朝治边方略核心是“守在四夷”,其重点是防范北部边疆的蒙古势力,在南方地区,其策略则是守境安民,达到稳定的目的。清代前期的治边方略仍是“守中治边”,但对边疆地区持有积极态度,后期治边思想与方略的局限性逐步明显。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均权主义、地方自治体系架构和民族自治。均权主义学说包括了均权的主体、均权的对象、均权的标准等方面,构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地方自治是整个民主共和的基础,但它与中央与地方关系紧密联系。通过这一理论,孙中山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从城镇乡地方自治,中经县自治,再到省自治的地方自治体系,这是他的地方政制设想的基本内容。在如何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关系上,孙中山形成了大中华民族观、民族平等、扶植弱小民族以及自决自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泉州之元明清文学研究@陈忠义$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泉州362000 @何新所$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①[清]《惠安县志》(二)第90页,福建省惠安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1985年重印。 ②[清]周学曾等编.《晋江县志》(上).第88页~~  相似文献   

12.
文山地区开发历史,为文山地方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元明清三代是文山地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文山地区的社会经济较以前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移民的过程与原因,类型与特点,移民的分布与发展,移民对经济、环境、文化生活的影响,移民政策,流向等六个方面对二十年来明清西南人口迁徙史研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想有不同的研究状况.1983年-1990年的研究是从简单的、零碎的研究走向正规化、系统化;1990年-2004年的研究步入了正规的、系统的研究和大范围的比较;2004年至今集中于对颜元思想的研究.每个阶段对清末明初实学思潮的研究也都存在着优缺点,而对颜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传统礼教要求她们柔弱温顺,但是面对压迫与侮辱,众多女性选择了复仇.明清小说中女性的现实复仇行为展现了女性反礼教行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闽台海岛开发经历了巡检司、卫所或寨游、军镇发展为海岛行政区.海岛居民的经济开拓,减轻了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由传统自然经济向以海洋经济为导向的商品经济过渡,海岛的经济发展与军事驻防相辅相成.海岛教育基本上按照内地的模式,共同的科举制度将海岛与内地的读书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想文化上相互影响,形成了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闽台文化.探讨海岛开发的不利因素与不足之处,祈望能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元明时期6种文献的计量考察,发现元明时期的汉语让步连词中双音节连词已明显多于单音节连词,但是就总例证数而言单音节连词尚在使用频率上占优势。从使用方式看,通常有"单独使用"或者"异形连用"等方式,但未见"同形连用"的;从连接语言单位看,一般都可连接分句,但未见只能连接词、短语的,也未见只能连接句子的;从句法位置看,只用于主语前和主语前后皆出现的数量较多,只用于主语后的数量较少。与晚唐五代及现代汉语相比较,元明时期的汉语让步连词尚处于相对稳定又不断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18.
明清政府对贞节妇女旌表建坊有明文规定,获旌建坊对本人和家族都是无上光荣。徽州深受宋明理学熏陶,对于这种殊荣的追求和向往更为强烈,徽州牌坊是现今全国牌坊数量最多的。贞节牌坊作为宗族规训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建立既是对女性的旌表,也是宗族施展权力的象征。明清徽州正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牌坊旌表,使得贞节典范不断被树立、被效仿,从而导致节烈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9.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编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全书所记多为神鬼怪异之事,内容通俗、广博,它的许多优秀作品成为明清两代小说和戏曲家们争相取材的对象。以明清小说和戏曲对《夷坚志》中的故事的改编再创造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为研究《夷坚志》在明清的文本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历代评论家对《夷坚志》的接受与反馈情况,探寻其对明清文学的影响之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