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柳州市石山绿化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州市石山绿化实行分类造林,在不同区域或地段、不同立地类型的石山上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林分主要采用高大乔木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相混交.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采用小密度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地段采用大密度造林,种植点用三角形配置.整地采用鱼鳞坑方法进行局部整地.定植以植苗造林为主,辅助进行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造林后进行除草、施肥、灌溉、围截土和截水盘、覆盖、间苗等抚育管理来促进植株迅速生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并适时郁闭.  相似文献   

2.
程亮 《奇闻怪事》2009,(8):228-229
林木容器育苗造林具有种子省、苗期短、节约圃地,苗木抗逆性强、造林季协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尤其对于造林成活率低、种子昂贵的造林树种,必须采用容器育苗.在山区条件特殊,也可选择好的苗圃地直接培育.  相似文献   

3.
沙漠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通过人工造林和种草治理沙漠,增加沙漠表面粗糙度,固定沙丘,减少沙流动,是最直接的治理沙漠的方法之一.总结了在沙漠地无灌溉条件下,最佳造林季节、造林方法、造林密度、造林树种的对比试验结果,为封沙固沙技术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辽东栎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科学的造林模式和造林树种是提高太行山干石山区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辽东栎是山西省天然分布较广的乡土树种,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总结了辽东栎育苗造林、幼林抚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几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2008年3月在广西崇左市龙峡山西面中坡进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直播造林试验.造林面积3.33hm2,试验分不清林不整地和铲除植被并松土两种整地方法进行造林,造林4年后调查造林的成林情况、生长情况和银合欢的天然林下更新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前未经清林整地的地段造林失败,而造林前铲除植被并松土地段造林取得成功,林分郁闭度达0.7,林分平均高6.0m、平均胸径4.1cm,并具有良好的天然林下更新能力,能自然形成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6.
在柚木Iectona grandis造林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第二年套种甘蔗,对比柚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柚木套种甘蔗造林的亩平均材积年生长量、平均单株材积年生长量均明显高于柚木常规造林,其中柚木套种甘蔗造林地的亩平均材积年生长量是柚木常规造林地的268%,柚木套种甘蔗造林林地的平均单株材积年生长量是柚木常规造林地的227.3%.  相似文献   

7.
王春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59-59,169
水分亏缺一直影响着干旱半干旱浅山地区的人工造林.近年来对造林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提高整地质量,通过降低造林密度和拉大行距汇集地表径流,采用壮苗是该地区造林成活、速生的三项基本技术措施.严格实施这三项基本技术措施,是取得人工造林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对比杉木优良品种区域造林的效果,选用本地普通苗(对照组)、西山良种苗和福建组培苗3种杉木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调查1 a和3 a生长量性状.结果表明:西山良种苗、福建组培苗造林1 a和3 a生的地径、树高和冠幅显著高于对照.西山良种苗造林的地径、树高和冠幅增长量比对照分别高14.24%,34.28%和12.85%,福建组培苗高出12.88%,17.92%和23.99%;良种苗造林初期生长迅速,树高-地径生长呈线性相关;采用良种造林能显著提高幼林生长量,从而提升造林成效,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岸风口沙地现状的观测和对该地段造林技术的综合分析表明风口沙地营建防护林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培育具有抗性强又速生的木麻黄大苗、深穴整地、适时造林、放客土、施磷肥和建立有效的挡风屏障等综合配套技术,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3%;保存率可达90.0%以上,无需补植.研究还表明,海岸带风口沙地造林,其造林成本较高,资金投入约为13508.8元/hm2;而以往常规造林方法,资金投入约4535元/hm2,但造林保存率一般仅有10%~15%,需多次重造或补植,因此应用本项造林技术更节省经费,造林效果好、成林快,防护效能可提前发挥.  相似文献   

10.
王了德 《甘肃科技》2012,28(3):152-153,59
由于舟曲县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为破坏严重,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是“5·12”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地形破碎、植被不连续,严重影响造林成本.为了迅速恢复该区域的森林植被,在对当地立地条件分析和乡土树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的造林试验,总结出了适宜于该区的造林技术和方法.通过应用不同的整地方式、造林季节、方法和新技术保水剂、地膜覆盖、ABT生根粉试验,可很好地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造林规划设计是一个离散的约束优化问题.改写了造林规划设计问题目标函数的表达形式,并应用蚁群算法优化了造林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蚁群算法用于优化造林规划设计方案是可行的;与模拟退火算法相比,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科学造林和最优化经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丰富了林分经营过程的最优化控制技术及蚁群算法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造林密度对西宁市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西宁市油松纯林最佳造林密度,提高高寒地区绿化造林质量,以5种不同密度的36年生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密度下油松的主要生长指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造林密度与树高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1 6x+14. 257,相关指数R2=0. 941 5,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油松平均树高减小,造林密度对油松纯林的优势木高度无显著影响;造林密度与胸径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2 5x+17. 619,相关指数R2=0. 959 9,可得出造林密度与平均胸径有显著的负相关性;造林密度与冠幅的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0 6x+4. 063 5,相关指数R2=0. 897 5,可得出造林密度与平均冠幅呈现负相关关系;造林密度与枝下高之间的回归方程y=0. 000 7x+4. 861 8,相关指数R2=0. 860 9,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油松纯林枝下高呈增大的趋势;造林密度与油松纯林保存率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油松纯林的蓄积量下降,适当的造林密度为1 800株/hm2。  相似文献   

13.
王志燕 《太原科技》2008,168(1):34-35
针对太原市六大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情况,总结了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造林绿化成功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提高黄土高原北部干旱丘陵区油松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晋西北干旱丘陵山区,应用6种不同的造林方法,在144块试验小区内,进行油松造林成活率的试验.本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该地区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找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油松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唐明生 《海峡科学》2006,(6):120-122
以近年我国的水旱灾害的发生情况为依据,论述了水土流失的根源在于森林生态系统遭破坏,提出必需发展森林的生态经营管理,恢复生态森林,走持续发展之路.继而从天然林保护、次生林经营、荒山荒地造林、陡坡退耕还林四个方面讨论了保护和恢复天然林生态系统的方法.从造林地的清理和整地、林种和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和造林方法、幼林的抚育管理、森林的采伐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变和改善人工林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荒山造林过程中存在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造林适宜期短等缺点。造林保存率低一直是荒山造林的瓶颈现象,使用秸秆营养钵育苗,带钵造林,恰能克服荒山造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缺点,提高造林成活率,巩固造林成果。其特点如下:1.秸秆营养钵透气性好,适应苗木根部生长。营养钵体内  相似文献   

17.
面对山丹县干旱缺水、生态恶化、风沙严重、经济落后的现状,如何立足实际,大力开展节水造林工程、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林业科技部门面临的一项严峻课题.山丹县林业局结合单位职能,在新型工业园区生态保障区绿化工程中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滴灌节水措施进行造林,同时开展了滴灌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而构筑起了工业园区的绿色生态防护林屏障,使工业园区局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本论述是根据节水造林工程建设思路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开展滴灌节水造林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工作,探索、总结、创新适宜本地推广的节水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8.
罗福全 《广东科技》2011,20(8):47-48
造林技术就是科学造林的手段,为了达到造林目标,通常采用一系列合理的培育措施,主要包括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结构、精细种植和抚育保护等.按速生、丰产、优质、高效要求营造林,即需采取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结构、精细种植和抚育保护等合理的培育措施,才可达到科学造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祥溪林场设立标准地,对柚木育苗技术、造林技术进行研究,并划分小区对幼林生长量测定、不同造林方法、不同规格造林苗木、不同抚育方式进行对比试验,表明柚木能适应厦门的气候条件,在本地方较好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0.
培育措施对华山松果材兼用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培育措施(土壤类型、整地方式、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林分结构、营林措施)对华山松果材兼用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造林密度、林分结构和营林措施对华山松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果实产量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整地方式和造林方式对华山松的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及果实产量的差异都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出营建华山松果材兼用林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