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田飞 《科学大观园》2021,(19):44-47
杜祥琬院士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精确化研究,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和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参与了国家2020年和2030年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论证,任第二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2.
<正>在时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和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的推动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任首届理事长并于2013年连任,朱训、吴启迪于2013年出任本会名誉理事长。自成立以来,该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办了七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21,(14):38-39
6月24日上午,航天科学家团队在香港大学开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龙乐豪带来了题为《长征火箭与中国航天》的报告分享.83岁的龙乐豪院士分享成长经历时感慨:"1949年解放以前,我是个放牛娃,解放后才有机会上了小学.  相似文献   

4.
"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33场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一届全国工程哲学年会,2004年12月7-8日在北京科技会堂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和听众200余人,包括1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武钢、宝钢等一批知名企业的老总,并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10多家媒体记者到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国政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朱训理事长在闭幕式上讲话.论坛围绕"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殷瑞钰等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李伯聪等4位全国知名自然辩证法领域专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就工程哲学进行了小组研讨和大会交流,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全国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现就大会论坛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王大珩是中国光学事业发展的开拓者和见证人,他见证了中国光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光学界普遍认为王大珩是名副其实的"光学之父"。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眼里,"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身上有着太多让人怀念的优点,本文就是他怀念王老的一篇文章:王大珩院士学识渊博,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献身国防,顾全大局。对晚辈谆谆教导,诲人不倦,言行皆为人师表。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抛出SDI(星球大战)计划,紧接着欧洲提出"尤里卡"计划。面对国际上的高技术竞争与挑战,大珩先生感到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认为  相似文献   

6.
科学人     
十一位中国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2007年11月13—14日)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18届院士大会上,有45名科学家当选为TWAS院士(包括6名外籍院士(Associate Fellow))。此次有11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TWAS院士,其中:大陆有方荣祥、张亚平、陈赛娟、黄伯云、朱静、许志琴等6人;香港特别行政区有支志明1人;台湾地区有LEE WU Yan-Hwa、WONG Chi-Huey、CHENChien-Te和LEE Typhoon等4人。徐匡迪杜祥琬当选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  相似文献   

7.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0):127-128
<正>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223场中国科技论坛,以"工程方法论前沿"为主题于2016年6月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24位院士及来自政府机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部门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论坛,以鲜明的问题导向,聚焦于工程方法论前沿,从哲学高度交流工程方法论研究的最新信息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工程方法论与工程哲  相似文献   

9.
他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人民英雄"荣誉获得者张伯礼院士. "今天是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历史阶段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2020年3月10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出现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这一天是这所医院"关门大吉"的日子,也是武汉最后一家关闭的方舱医院.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也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在与李院士联系时,适逢他即将来北京开会,于是采访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11.
"爱我中华",这是李德仁的曾祖父留下的家训首句.作为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体系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将这种爱国精神根植于心,力践于行. 对于入选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李德仁感到非常光荣,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为国家建设、为国家过去100年和未来100年任务作出贡献的中国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与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协办的"21世纪中国有机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1年4月20-21日在上海青浦举行.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道本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主任张礼和院士出席研讨会并作了发言.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系统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1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位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教授,一位来自美国的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6月9-11日,第十一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在河北工业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河北工业大学共同主办,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傅志寰院士、黄维和院士、刘合院士、陈晓红院士、唐立新院士、林鸣院士、谢正洪院士、杨宏院士出席会议,并共同为河北工业大学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揭牌。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倡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6月11日12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杨嘉墀1919年7月出生,江苏省吴江县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1947~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1955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6年回国后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任室主任、副所长。1968…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指有18篇论文涉嫌造假,论文实验图片也存在PS痕迹,一时引发热议。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工作人员回应此事时称,已经了解到网络上有关曹雪涛院士的投诉,并会针对网络反映曹雪涛院士的有关问题展开调查。18日凌晨,曹雪涛在同行评议网站"pubpeer"发文,表示正在仔细检查手稿、原始数据和实验室记录,并补充说,"我仍然对这些论文中得出的科学结论的有效性、牢靠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21,(14):50-51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在年近花甲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及空间飞行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赢得如潮掌声:"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 "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会议热议话题,与会院士呼吁坚决杜绝把宝贵科研时间浪费在迎来送往和"站台"性、应景性工作上.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1):125-128
<正>2019年11月12—13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30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九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傅志寰院士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院士、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何鸣鸿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王迎军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5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承办的“工程与工程哲学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彦英,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工程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的作者、工程院和科学院的资深院士及哲学界的著名学者。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主持,分领导讲话、主题报告和专家发言三段进行。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1):125-128
<正>第六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于2013年8月17日至19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吴启迪,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殷瑞钰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王玉普,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王基铭院士,中国工程院傅志寰、何继善、陆佑楣、汪应洛、张寿荣、袁晴棠、胡文瑞、刘人怀、徐德龙12位院士,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