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一般而言,清朝文献中的地名"巴尔楚克"所指为现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巴楚县域所在.然而并非所有的"巴尔楚克"都如此,有的则位于塔尔巴哈台、乌里雅苏台地区.  相似文献   

2.
仁青 《少儿科技》2014,(1):10-11
<正>北极是个"聚宝盆"北极地区(以下简称北极)是指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广阔地区,即北极圈(北纬66°34′)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泰加林带。这片终年严寒的地带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那样单调、沉寂,实际上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魅力。在皑皑的冰原上,北极熊、北极狐、北极驯鹿、北极麝牛  相似文献   

3.
元源 《科技潮》2001,(10):43
北极地区是影响全球(尤其是中国)气候环境变化的关键区和敏感区。研究北极地区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相互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北极地区建立长期监测的科学站。但是迄今,中国还未建立北极科学站。9月7日下午3点,“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考察队队长高登义研究员发表讲话,他  相似文献   

4.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北极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充满神往,渴望在那里建立科学考察站,进行长期的监测研究,以揭开北极地区的许多科学之谜。2001~2003年,“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朗伊尔宾建立了“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开始进行“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系统对比研究”。北极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奇特的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了许多学科的研究必须在这个天然实验室内进行。而且,北极地区的一些科学问题具有全球性意义,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由于北…  相似文献   

5.
北极是一支易碎的“体温计”,时刻诠释着气候变化的现实。这种现实毁灭过她曾孕育的人类早期文明,如今又威胁着现代文明。北极见证过人类的信念和坚强,感动过人类的友爱和互助。时下在通向哥本哈根的道路上,北极正期盼着抛弃陈见和私利的人类去拯救自己。  相似文献   

6.
北极与南极的最大不同在于南极是一块冰冻的陆地,而北极却是一片冰冻的海洋。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既没有国家、又没有居民的孤独陆地,  相似文献   

7.
北极风光     
在我们这次访问北极之前,我对这个地区的概念和知识是贫乏得可怕的。地球的最北端,一片茫无人迹、酷寒死寂的冰雪国度——这就是我大体上对北极的看法。其实北极地区风光面貌、自然条件也是相当复杂的。由于人们对北极地区的长年累月的研究,有关北极地区的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里且不谈人们为征服北极所付出的代价所获得的成绩和苏联人民开发北极的英勇事迹,只就在旅途中的所闻所见,谈谈北极地区的自然风物和一些必要的概念吧!  相似文献   

8.
孙凯 《世界知识》2023,(7):46-47
<正>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北极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航道利用、战略部署等愈益引发域内外国家的关注。兼具北极大国与全球霸权国家的美国,越来越将北极地区视为重要的战略疆域。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加大了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力量投入。美国通过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外交能力、发布新版《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构建北极同盟体系等措施,力图重振美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国际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只有居民1,200人的彻奇尔镇,是加拿大的一个港口.它位临北极,气候寒冷,一年中只有7-10月中旬,才是轮船运输季节.每当秋天冰冻时,许多北极熊来到彻奇尔一带栖息.当地居民把彻奇尔称为"世界北极熊之都".10月31日夜晚,即万圣节前夕,彻奇尔镇笼罩着紧张气氛.在允许孩子们出去游戏或野餐前,武装人员要检查每条大街小巷,有些成年人还在小镇外放哨.他们正是害怕北极熊来骚扰小镇.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1北极冰层融化或给海洋生物"加餐"丹麦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地区冰层融化,海洋生物可能成为受益者,缘由是冰层融化将向海中释放大量营养物质,使北极海域"食材"更丰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说,今年3月,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是有卫星图像记录38年以来最少的一次,气候变暖对海洋冰川的体积和分布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北半球进入春季后气温回升,北极冰层会融化出一个又一个"湖"。"海冰融化后,藻类植物和其他一些生物体将落入周边  相似文献   

11.
遥远而寒冷的北极,很少进入媒体与公众的视野,其实这个地缘政治地他特殊的地区一直是块“兵家必争之地”。冷战期间,北极是美苏直线距离最近的必经之地。冷战后,随着北极冰融而来的海最资源易于开采,各主要国家加大对北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图书推介     
正行走北极张树义等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定价:58.00元。从事生态研究的张树义教授带着3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于2013年夏天一起来到北极。他们并非简单的旅行,而是要在观光的同时做一些科研课题。从出发到回家共16天时间。这期间除了认识北极特有的物候,孩子们还记录了这些天的风景、故事、心得与学习笔记,对于初次到北极的人而言,这里有太多惊喜与未知——与真实鲜活的北极熊近距离接触,在北极圈内乘船观察生活在悬崖上的鸟类,与迁徙于地球南极和  相似文献   

13.
北极地区的开发与治理是俄罗斯北极政策的重要内容,为了维护北极的国家战略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俄罗斯制定了北极地区的战略空间规划,旨在从军事安全、能源资源与北方航运、社会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不同维度开展区域空间规划与实践.鉴于北极的地缘格局,俄属北极地区的战略空间规划不得不考虑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从空间规划视角审视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战略规划,可在为加强北极治理及国际合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地图上北纬66度33分处有一条虚线,标注着“北极圈”的字样,说明从这条线往北走即进入北极圈了。北极与南极不同,南极是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被大洋环绕。那里没有种子植物,只有真菌、地衣和苔藓,也无固定居民。1959年由12个国家签订的《南极条约》冻结了一切对南极的领土  相似文献   

15.
格林兰在美洲东北部,大半在北极圈内,面积约二百十七万余平方公里。这里气候严寒,绝大部分地区终年为冰雪复盖。在二万六千余居民中,约二万三千是爱斯基摩人,主要从事狩猎和渔业。十八世纪时,格林兰为丹麦—挪威的殖民地,1814年丹挪分治后,格林兰归属丹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这里建立了海空军基地。1953年丹麦颁布宪法,将格林兰由殖民地改为丹麦一部分,1954年联合国通过将格林兰并入丹麦的提案。由于格林兰对于横越北极的空中交通有重要意义,又接近苏联北方领土,因此美国认为它在军事上极为重要,加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都知道,不同于南极地区有大陆,地球的北极地区主要是散布着浮冰的海洋——北冰洋。最近,科学家证实了在远古时期曾经存在北极大陆。他们分析了北极地区的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新地岛、北地群岛和新西伯利亚群岛的岩石样本,发现北极大陆不仅存在过,而且与别的大陆"合并"过两次。岩石圈首次合并是在数十亿年前。北极大陆当时是罗迪尼亚超大陆的一部分,后来在约7.5亿年前彻底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北极地区的潜在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利用对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格局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在分析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格局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扩展贸易引力模型探究贸易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从时间演变特征上看,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差额整体呈顺差状态;中国对北极国家出口商品类别以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为主,进口商品类别以杂项制品和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为主;中国对北极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大于北极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2)从空间演变特征上看,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空间格局趋于分散,国别分布以美国为主,其次是俄罗斯和加拿大.3)从影响因素上看,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格局受中国和北极国家GDP、地理距离、贸易依存度、经济制度相似性以及文化距离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第11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5月初在芬兰罗瓦涅米举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发言中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视为"威胁",污蔑中国有可能把北极变成"另一个南海",宣称美国将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存在,以抵制中俄的"攻击性行为"。对于此番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驳斥为"颠倒黑白、别有用心"。北极理事会成立于1996年,是重要的政府间合作平台,重点关注北极地区环境与发展,推动国际社会研究北极的自然变化,提高地区生活工作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它有三类成员,一是北极地区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丹麦、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二是作为  相似文献   

19.
尚磊 《青年科学》2011,(5):26-26
力大无比的北极熊无疑是北极这块冰雪世界中的勇士,每年秋季,这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就会侵扰加拿大最北端的曼尼托巴省的偏僻小镇——丘吉尔镇,它们在这里,耐心等候哈得逊湾进入封冻期。因此,丘吉尔镇被称为世界北极熊之都。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2017,(5)
正雪鸮,一种大型的昼行性猫头鹰,成功地适应了极地严酷的环境。雪鸮全身覆盖着浓密的白色羽毛,能抵挡极地的严寒,并能在-50℃的环境下维持35~40℃的恒定体温。但哪怕是对雪鸮而言,在严寒中生存也绝非易事。在北极圈内,夏季和冬季分别经历着极昼和极夜的轮换。北极地区冬季的平均气温为-40℃,最低气温接近-68℃;虽然在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0℃,但平均气温不超过10℃。所以北极圈内的生物为了生存,必须尽可能多的从阳光中获得热量,这也是北极地区最为稀缺的资源。为了能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繁衍,北极地区的生物演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