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身包涵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要在教学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教育,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从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并在实践中探索出有效的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关键。立足现实,从教学目标、思政课话语权和大学生核心素养维度探讨实现"两个转化"的价值意蕴,分析当前实现"两个转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的培养,深化教材研究奠定学理基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和健全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探析实现"两个转化"增强学生获得感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和科学实施。广大教师在使用2013年新修订版教材时应不断深化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和需要意识,开展专题式教学,真正实现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教材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依据和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托。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面临着教学方式落后、教学目标受到干扰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教师们教学理念上的落后,另一面来自于外来文化的干扰。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应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材结构调整等方面加以应对,以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途径是使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相对于本科院校更具必要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需要从"转化的主体、转化的前提、转化的方法和转化的目的"四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应促进《基础》课相关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实行启发式、研讨式教学,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整合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师由"知识传授型"向"学者型"转变;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变灌输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把知识考核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是实现该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载体形式.专题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准确性、针对性原则,正确处理好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主管老师与主讲老师的关系,解决好教师知识更新、教学课堂管理、学生考核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这一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目标体系、过程体系和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由此我国各高等学校开始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理论性强,对高职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不能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因此,思政教学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张立娟 《科技信息》2012,(25):273-273
高职"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不仅需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需要立足于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概论"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学科定位、明确"概论"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教学目标、明确"概论"课教材内容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管理研究》2017,(3):37-40
建立适应新的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的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是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畅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阐述了新形势下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内涵与总体思路,构建了由组织管理、政策法规、服务保障和工作运行"三静一动"体系组成的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础"课专题教学体系内容的构建要遵循把握教材主线、突出教材重点、注重内容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原则。教学内容由做好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爱国主义、道德修养、法律修养六个专题构成。  相似文献   

14.
高校《基础》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简称,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具有不可或缺的育人逻辑和价值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领"基础"课的基本主线。分析其教学质量测评行动研究的现实意义,能有效促进高校师生及学校对"基础"课的高度认识,并致力于行动追寻其教学实效证据,从而全面提高其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应努力实现拓展社会知识、增强综合能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基础素质的目标.主要措施是教师高度重视,实践主题明确,方案设计严密,形式灵活多样,稳定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6.
学生为主体的历史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由学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化.  相似文献   

17.
党和国家空前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有力建构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需求。目前思政课教学话语还存在价值引领缺失、形式过于单一、内容支撑不足、实践根基薄弱等教学话语体系偏移现象,尝试构建"价值为先、形式为引、内容为王、实践为本"的新时代思政课话语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和提高的是当代高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引入实践性教学,打破单一理论教学模式,构建基础课理论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有利于扩宽德育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德育认知向德育行为转化以及将德育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态学"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对知识的认知缺少高阶性,都是被动地"专心听讲".教师完成大纲规定的知识的讲授时间都不够,课堂上几乎不能开展讨论,教学也处于低阶状态.为此,作者对"人类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基于"雨课堂"的功能,把线上慕课和线下课堂学习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由课上向课前和课后延展.在教学理念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前学生在线完成慕课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内容.课堂上先检查慕课学习效果,督促学生课前的线上学习.之后,解答问题、分析课程内容,同学交流对知识的理解和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讨论,扩展知识的新内涵.探索把"人类生态学"课程建设为符合"金课"特征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新的转化、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使学生在趣中学、在学中发展兴趣,积极主动地培养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