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玻利维亚奥鲁罗(ORURO)城有一种民间舞蹈,名叫魔鬼舞。每年一度的狂欢节来临时,这个地方的印第安人就组成几十人或成百人的舞蹈队,表演这种舞蹈。参加表演的大多是当地的矿工,作为业余演员。他们头戴狰狞面具,身穿类似中国京剧武生的服装,左手拿着一条假蛇,右手拿着一条丝绸手帕,在大街上舞蹈。表演动作也很奇特,每往前跳一步,再向后来个大转弯,又往前跑,边舞边叫喊,声势颇为雄壮。  相似文献   

2.
鼓舞有建鼓舞、盘鼓舞两种,是盍行于宫廷和民间的一种舞蹈,本文主要介绍鼓舞的种类,渊源、特征等。  相似文献   

3.
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结合体育舞蹈教学的专业技术,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所谓"公孙大娘剑器舞"的道具、套路及其在中国舞蹈史上的地位作初步探讨。认为公孙大娘剑器舞是一种女子戎装持剑表演的健舞,公孙大娘表演的剑器舞至少有四个套路,即剑器浑脱、西河剑器、邻里曲与裴将军满堂势,并从她成就了"草圣"张旭的书法艺术及其在中国舞蹈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来肯定公孙大娘剑器舞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蜈蚣舞"深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它是由淳朴的乡民于日常生活中创建出来的潮汕地方舞种,舞蹈表演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体现了潮汕先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本文在探讨"蜈蚣舞"历史渊源的基础上,从三个维度对其动作符号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草根娱乐价值进行深度挖掘,进而从"非遗"角度研究了"蜈蚣舞"的有效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5.
纸马舞是文山壮族节庆和丧葬祭祀时所表演的民间传统舞蹈,又名跳纸马,广泛流传于文山州壮族布岱村寨,与壮族人民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紧密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间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6.
<正>典型的汉族民俗舞蹈:永新盾牌舞盾牌舞于清康熙年间由广东传人江西,主要流传在吉安永新县的龙源口、烟阁等地,绵延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舞蹈由藤牌操演变而来,故又称"男子群舞"、"藤牌舞","滚挡牌",是江西地区典型的汉族民俗舞蹈。盾牌舞有一套传统的、颇具庄严和悲壮色彩的表演形式,其风格特点为动作幅度小、频率快,表演时要掌握"推、挡、搭、架、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弄阿曰”(铜鼓舞)、“弄娅歪”(春牛舞)、“古独木”(草人舞)、“棒棒舞”(灯)等四种云南壮族民间风俗舞蹈的文化意蕴进行科学的考察,对其土风古韵的原始形态、舞蹈程式与动律、源流与走向,进行分析论证,探寻一种云南壮族舞蹈艺术风格、文化特色和审美意蕴上的“多元化”格局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畲族现存节俗舞蹈可分为祭祀性节舞、农事庆典节舞及社交娱乐节舞。畲族舞蹈保持了较多的传统形态,舞蹈的各种社会功能仍然在起着相应的作用。这些社会功能与畲族的民间信仰、农事生活、社交娱乐等民俗活动密切相连,并很直观地凸显了畲族节俗舞蹈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上举行的广西宾阳县炮龙节文化发展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仍存在产业化市场意识不强、专项法律规章缺少、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应挖掘舞炮龙文化的经济价值,着力打造舞炮龙狂欢节,形成地方文化品牌与产业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舞台灯光在舞蹈表演中是不可缺少的。灯光的配合能更好的烘托出舞蹈作品的意境,也可以说灯光是一种诠释舞台地空间、时间的有效工具。不难想象,在没有灯光配合的舞台中表演,呈现在观众眼中的印象是缺乏艺术渲染力的。  相似文献   

11.
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贯穿舞蹈表演的始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现代舞呼吸的运用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舞蹈作品的呈现不仅需要肢体语言的表达,而且需要呼吸的合理运用。中国古典舞的呼吸是以圆为中心,具有可循性,以"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的动势规律为特征;西方现代舞的呼吸是以人为中心,不同的人物其呼吸运用方式不同,它表现的人的真实情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和云龙县白族"霸王鞭舞"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其表演形态的地域性特征、传承现状,认为保护民间艺人、保护好民间最原生态的舞蹈形象等是发展"霸王鞭舞"本体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为江西傩舞之一种。它起源于早期民俗祭祀活动,是一种戴着面具按民间祭祀活动而舞的仪式。最初的内涵就是古代民众驱鬼逐疫、祈福避灾,古时每逢打樵、春节都要跳傩舞,以祈福消灾,自娱自乐。后经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整理、提炼、并吸收其他表演艺术精华,逐步形成地方民间舞蹈艺术。加之  相似文献   

14.
拉祜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其悠久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为流传的芦笙舞、摆舞、跳歌等舞蹈,是拉祜族社会生活中一种较为集中的文化体现。拉祜族舞蹈集宗教、礼仪、娱乐、艺术为一体,每一个舞蹈所表现的形式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主要舞蹈之一,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民间舞蹈形式,日常生活中的劳作内容都成了他们的舞蹈题材和主要动作来源。“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而芦笙舞则是“花山节”中不可缺少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苗族传统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6.
棒棒灯又称“龙眉登”,流传于文山州砚山县者腊乡批洒、羊格等地,是当地壮族民间特有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所谓“棒棒灯”就是以敲打棒棒为主要动作,且有现场音乐伴奏的舞蹈,其“灯”者即“舞”也。当地“棒棒灯”虽无严格的师承关系,举行活动时却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及表演体系,是一种集宗教祭祀、舞蹈、体育、娱乐为一体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看,中华大地,图腾崇拜普遍存在,它们往往在民间以舞蹈的形式来体现.各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图腾崇拜的仪式形式各异,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表现风格丰富多彩.泉州的拍胸舞就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反映当地民俗民风的民间舞蹈.据历史记载,拍胸舞始于宋代,流传至今.舞者一般为男性,头戴一形状特殊的草箍,裸身赤脚.至今在泉州的民俗活动中仍可见拍胸舞的表演.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代艺术遗风,也是中华大地宝贵的遗产.该文以传承创新为目的,从拍胸舞的起源和艺术特点的角度来探索泉州拍胸舞的现状,并探索其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拟兽舞"是桂东南地区民间至今仍流传的一种民俗舞蹈,它的形式多样,在当地民间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原始狩猎特性、动物图腾崇拜本质、地方审美形态及民俗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其社会人类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傅毅关于舞蹈的名篇《舞赋》,淋漓尽致地描述了汉代舞蹈形态,并对当时极为盛行的盘鼓舞作了精美绝伦的描绘。傅毅在赋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乐舞观,并指出郑卫乐舞与雅声之别在于雅俗相得益彰。傅毅对这种俗乐新声的充分肯定,相对儒家传统的诗教,无疑是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20.
民间舞蹈是体育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母题,而民间信仰是许多民间舞蹈的重要精神支撑。本文对流传于桂东南客家聚居区的民间舞蹈与民间信仰进行调查整理,为桂东南客家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提供依据,为扩充当地学校的体育、舞蹈等教学资源提供参考资料。研究认为:在桂东南客家聚居区流传的民间舞蹈有舞龙、舞狮、舞麒麟、舞春牛、跳禾楼、采茶舞、竹马舞、跳傀僮、打杯舞等,桂东南客家信仰有神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圣贤崇拜等;民间信仰是解读客家民间舞蹈内在精神的钥匙;客家民间舞蹈需要外界的包容,也需要客家人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