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氯化钠介质中核酸对铈(Ⅲ)的荧光猝灭特性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6.2的NaCl介质中,Ce(Ⅲ)的荧光(λex254.0nm和λem350.0nm)为核酸所猝灭.20℃时小牛胸腺(ct)DNA、鱼精子(fs)DNA和酵母(y)RNA对Ce(Ⅲ)的荧光猝灭在0~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符合方程ln(F0/F)=kc+b,在3.0~8.0μg/ml范围内却符合方程F0/F=kc+b,而在3.0~6.0μg/ml浓度范围内同时遵守上述二方程.猝灭过程与碱基的摩尔吸光系数大小有关.应用核酸对Ce(Ⅲ)的这种荧光猝灭特性可以灵敏的测定各种核酸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铁(Ⅲ)的实验条件,在pH5.9的HAc-NH4Ac缓冲溶液中,试剂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70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450nm,Fe(Ⅲ)与试剂生成的1:3的配合物使试剂的荧光经度减弱,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铁(Ⅲ)线性范围为0~0.4μg/10ml,方法用于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用新试剂N-丁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BPT)与18种阴离子和26种阳离子反应.在氨性介质中,与银呈茶色,与Cu2+呈蓝色络合物.BPT对Ag+和Cu2+的检测,灵敏度高(cAg+=2μg/ml,mAg+=0.05μg;cCu2+=0.5μg/ml,mCu2+=0.017μg),选择性好,用于矿石,阳极泥及生物试样分析均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了用高灵敏荧光粹灭法测定草酸的新方法.在锆(IV)-槲皮素的体系中,1.5ml2mol/LHCl存在下,草酸的加入使此体系荧光猝灭,用此法可以测定草酸的含量.其检测下限为0.021mg/L,线性范围0.02~2.40μg/ml.λex/λcm=433nm/495nm.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简捷,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的实验条件.在pH6.0的H3PO4-H3BO3-HAc-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7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457nm;Zn(Ⅱ)与试剂生成的1∶2的配合物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减弱;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锌(Ⅱ),线性范围为0~0.8μg/10ml;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人发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I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量微量锌(Ⅱ)的实验条件,在pH6.0的H3PO4-H3BO3-HAc-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7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457nm;Zn(Ⅱ)与试剂生成的1:2的配合物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减弱;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锌(Ⅱ),线性范围为0 ̄0.8μg/10ml;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人发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R)cDNA在E.coli中表达,高压均质破碎菌体后,上清液以Heparin-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C18反相HPLC分高纯化得到一分子量为2.25×10 ̄4的蛋白质,其等电点为9.34,并能与抗牛bFGFMcAb反应;其氨基酸组成与bFGF文献值一致;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此蛋白质不仅能促进BALB/c3T3细胞增值,ED_(50)=0.85ng/ml,而且能促进鸡胚尿囊膜微血管增生,所得蛋白为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8.
以阳离子花菁染料为荧光探针, 依近红外荧光猝灭测定核酸. 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分别为765 、790nm . 核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8 ~1-2μg/m L(CTDNA 及SM DNA) , 0-1 ~1-6μg/mL(yeast RNA) .  相似文献   

9.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掺有一定量锑离子的α-Fe2O3,超微粉料.TG-DTA、XRD及SEM等分析表明,掺锑量(Sb/Fe原子比)小于0.2时,材料仍保持α-Fe2O3的晶体结构,但其晶化温度随Sb含量的增加向高温区移动;在低温段纯α-Fe2O3的晶粒生长活化能(Q=10.3kJ/mol)远小于Sb/Fe=0.1(Q=35.3kJ/mol)粉料的活化能;Sb5+取代α-Fe2O3晶粒中Fe3+格位与在450℃下长期工作粉料颗粒不易长大,是造成掺锑α-Fe2O3元件电阻降低一个多数量级及气敏性能显著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水溶性的新试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NPT),经元素分析、IR、UV、1HNMR测试,确定了其结构.实验了不同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其中只有Ag+、Bi3+、Cu2+、Hg2+、Ni2+离子有特征性反应,可作为Cu2+、Ni2+的新鉴定试剂.鉴定Cu2+的检出限量m=0.037μg,最低浓度c=1μg/ml,43种常见离子不干扰.鉴定Ni2+的检出限量m=0.12μg,最低浓度c=3.3μg/ml.灵敏度与选择性与丁二酮肟相当.测定了在弱酸、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可作为分光光度法测定Cu2+、Pd2+的显色剂.测定Cu2+,ε349.2=4.87×104Lmol-1cm-1,43种离子中,只有大量Fe3+、Al3+干扰.则定Pd2+,ε297.8=1.25×105Lmol-1cm-1,51种离子只有Cu2+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均获满意结果.是目前测定Pd2+的分析性能优良的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11.
锇—钼酸盐—碱性染料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锇与钼酸铵和碱性染料罗丹明B,丁基罗丹明B,耐尔蓝形成离子缔合物,不同碱性染料所形成的缔合物服从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和摩尔吸光系分别是:0-1.2μg/25ml和ε570nm=2.62×10^6L.mol^-1cm^-1;0-1.0μg/25ml和ε570nm=2.86×10^6L.cm^-1;0-1.8μg/25ml和ε585nm=2.81×10^6L.cm^-1;0-1.8μg  相似文献   

12.
活性艳红X—3B氧化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Fenton试剂对高浓度活性艳红X-3B废水进行氧化脱色。研究表明,FeSO4.7H2O=0.4g/l,H2O2=3.0ml,pH=3-5时,30min内的脱色率达95%以上,120min时残留CODcr为87.6mg/l.Fenton试剂的脱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戊基异硫氰酸酯和对肼基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未见报道的化合物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经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了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介质条件下,它同数10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它只与Cu2+、Ag+、Ni2+、Hg2+2等少数阳离子具有特征反应,其他均无明显现象发生.由于Cu2+和Ag+的反应现象最明显,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Cu2+和Ag+的鉴定方法.其中Cu2+的灵敏度为(m=0.013μg,c=0.43μg/ml);Ag+的灵敏度为(m=0.158μg,c=5.26μg/ml).  相似文献   

14.
痕量铁的在线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邻菲罗啉的活化下Fe3+对KIO4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催化作用,利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个痕量铁的在线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Fe3+的浓度在0~8×10-5g/L和8×10-5~2.8×10-4g/L范围内分段与褪色效应呈良好线性相关,检出限为:1×10-7g/LFe3+(3δ);RSD≤1.6%(c=5×10-5g/L,n=11).利用该方法对水样中铁进行在线监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新型化学发光铁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镀铜的锌粒在线微还原柱还原Fe3+成Fe2+,与从固定在D20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洗脱下来的鲁米诺(Lm)及空气中的氧直接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设计出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新型Fe3+化学发光传感器.Fe3+传感器的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9~20×10-6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03%(n=11),检测限为102×10-9g/ml.固定化的鲁米诺柱及Zn-Cu微还原柱可连续使用200次以上.用该传感器可以测定饮用水.合成水样中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Cr(Ⅵ)-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体系的荧光熄灭效应,提出一种测定痕量铬的新荧光分析方法,PH在4.5-5.5范围内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在CPC存在下,Cr(Ⅵ)与5′-N-SAF形成摩尔比为1:2的配合物,配合物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分别为:λec1-475nm,λex2=505nm,λcm=525nm,Cr(Ⅵ)浓度在0.8-50μg/Lail  相似文献   

17.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桑叶中Cu,Pb,Cd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桑叶中Cu、Pb、cd的含量,并研究了样品的不同消化方法对其测定的影响,选择了HNO_3+HClO_4+HF消化苯系用于实际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依次为0.314μg/ml/1%,0.032μg/ml/1%,0.054μg/ml/1%。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4.9%,3.4%,2.1%。加标回收率依次为97-102%,98-102%,97-101%。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验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路系统测量分子光谱的可行性.在PH=3.5的HAC-NaAc介质中,在避光条件下,钴对无色的Fe(Ⅲ)-联吡啶配合物还原成红色的Fe(Ⅱ)-联吡啶配合物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在λ=5229nm处,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钴的含量,对钴测定的线性范围为3~150μg/25ml,检测限力0.038μg/25ml.本法选择性较好,多数离子允许大量存在,将此法用于维生素B12针剂中钴的测定,并与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验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路系统测量分子光谱的可行性,利用Fe(Ⅱ)-5-Br-PADAP-TritonX-100体系,在PH=5.5时,于入=604.4m处,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Fe的含量.对Fe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0×10-8g/ml~6.8×10-7g/ml检测限为1.47×10-9g/ml.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高效施尔康药物中Fe的测定,并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低离子强度下,meso[四(对三甲铵基)苯基]卟啉(TAPP)能在核酸分子表面进行长距组装并诱导核酸超螺旋结构的形成.长距组装使得TAPP的Soret带发生减色效应,并使Soret带处激发产生的荧光被猝灭.体系离子强度(I)增大将降低TAPP长距组装的能力,导致荧光猝灭程度降低.在I=0004时,荧光猝灭程度与核酸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可用于15×10-6~90×10-6mol/L的小牛胸腺DNA,15×10-6~105×10-6mol/L鱼精子DNA和酵母R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