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芳 《工程与建设》2012,26(4):490-492
三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的柔性相对于独塔和两塔斜拉桥的要大,在一侧活载作用下主梁和主塔中将产生很大的位移和弯矩,对整体结构不利。为了改善三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的刚度,常有以下措施:增大主要构件的刚度;设置塔间加劲索;设置边跨辅助墩;边跨、中跨配重等。该文结合某三塔斜拉桥方案,分析了辅助墩和边跨配重对主梁、索塔的静力行为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限位吊索对大跨缆索桥梁结构静动力特性的影响,以某非对称三跨连续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大桥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探究了限位吊索对大桥主缆线形、主梁线形及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限位吊索可协调三跨连续悬索桥边跨过渡墩处主缆与主梁的竖向变形,使得结构具有合理的应力分布;当一侧不设限位吊索时,主缆最大变形可达355.7 mm,同时引起其余吊索发生应力重分布,使得边跨主梁产生最大正向变形值,并在另一侧边跨产生最大负向变形值;当全桥均不设限位吊索时,主缆与主梁两侧变形均达到最大值,应力重分布呈对称分布;限位吊索主要影响三跨连续悬索桥前3阶竖弯模态频率,设置限位吊索可略微提高结构的竖向刚度.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江肇高速公路西江特大桥(五跨矮塔斜拉桥)为背景,采用BDCMS有限元软件建立平面梁单元模型;以塔顶偏位及墩顶应力为控制目标,确定了次中跨、中跨的合拢顶推力;又以合拢口两端挠度为控制目标,推导了不平衡配重;进而分析比较不同顶推力作用下成桥后结构受力状态和位移,由此获得最优的合拢方案.  相似文献   

4.
连续刚构桥在进行中跨合龙浇筑前,需在其两端施加一对由跨中向边跨方向的对顶力致使墩顶产生预偏移,以消除或减轻混凝土因环境温度改变和收缩徐变等后期因素所造成的主墩向跨中偏移的不利趋势,从而优化桥梁整体受力状态,避免因墩底弯矩过大而导致开裂,同时保证桥梁整体线型良好。本文通过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在考虑主梁拉力、墩顶顺桥向位移和墩底弯矩的基础上计算出理论上合理的对顶力,评价其对顶效果,并应用于背景桥梁,验证其可行性与正确性,为同类型桥梁合龙对顶力的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适合山区河谷地形的典型大跨度混合梁独塔斜拉桥的合理横向减震体系,以金沙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结构的显著非对称特征、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规律.提出了基于影响矩阵的减震体系阻尼器合理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三角形钢阻尼器为例,探讨了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跨度混合梁独塔斜拉桥横向减震体系下各位置处的阻尼器合理屈服力与相应横向固定体系的支座剪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采用合适的阻尼器初始屈服力和影响矩阵可以有效地提高迭代计算的速度和稳定性.基于辅助墩与边墩的刚度比,探究了不同河谷地形下斜拉桥各墩/塔位置处的阻尼器合理屈服力.当边跨所处河谷边坡较陡峭时,宜在各墩/塔位置处均设置阻尼器,可以较好地控制辅助墩的墩-梁相对位移,并对各墩/塔进行有效减震,而当边跨所处河谷边坡较平缓时,可仅在主塔和过渡墩位置处设置阻尼器,能达到与各墩/塔位置处均设置阻尼器时相似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6.
长输管线中直管跨越管道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埋地管线直管跨越管道的悬空段简化为大挠度梁,且考虑几何非线性,将埋地段看成有限长梁,考虑土壤纵向抗力的物理非线性,研究了固定墩位置、管道温差、跨长、自重及防腐层厚度变化对挠度、弯矩、应力的影响以及挠度、弯矩、应力在跨长方向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固定墩到悬空段距离的增加,固定墩处弯矩从小于跨中弯矩向大于跨中弯矩变化,跨中挠度在跨度为5~10 m时迅速增加,随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一连续钢构桥主墩承台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连续钢构桥主墩采用双肋式柔性薄壁墩,主墩与承台固结,承台下设9根桩基础,在最不利情况下,对主墩承台进行有限元受力分析,得出承台应力分布情况,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捷  欧阳辉来 《甘肃科技》2004,20(6):129-130
结合东营黄河特大桥施工图设计 ,着重介绍五孔一联箱形组合梁不同施工方法的计算 ,采用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先合拢中跨再合拢边跨的施工方法分别对结构内力和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边跨与中跨跨重比大,通常在计算大跨斜拉桥时域地震响应时,可忽略桥梁支座的仅受压特性;但若跨重比小或竖向地震较为明显时,地震中可能出现梁端上抬的现象.本文首先给出考虑支座仅受压特性的简化模拟方法,其次以一座大跨双层斜拉桥为例,研究考虑支座仅受压特性后,结构地震响应的特点及地震中梁端可能出现的上抬现象.考虑支座仅受压特性后,文中研究表明:(1)边跨与中跨跨重比小或竖向地震较明显时,梁端可能出现上抬现象,应当引起充分重视;(2)如果地震中会出现支座脱开现象,该特性对大跨度双层斜拉桥边跨辅助墩墩间加劲梁挠度和墩顶附近腹杆轴力及部分斜拉索内力等地震响应影响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南广铁路郁江特大桥主桥结构形式为(36m+96m+228m+96m+36m)双索面斜拉钢桁连续梁桥,钢梁架设方案原设计为从主墩对称向两侧架设钢梁,经过对工艺、工期、成本的综合论证,确定采用从边跨向中跨架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双塔单跨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传统上"先缆后梁"总体架设方法修建临时锚固体系造价高、工期长,且由临时锚固体系转换到永久锚固体系过程中工序复杂及"先梁后缆"总体架设方法工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的弊端和不足,以株洲枫溪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缆梁同步"施工方案。分析了不同跨径、垂跨比下锚固处空缆水平力的大小,计算了单墩所能抵抗最大不平衡水平力的量值,确定了该施工方案的可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锚固处空缆水平力随跨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垂跨比的增大而减小。(2)跨径100~300m、垂跨比1/6.0~1/4.0、锚固处空缆水平力在2 900kN以内;跨径100~300m、垂跨比1/8.0~1/6.0以及跨径300~450m、垂跨比1/6.0~1/4.0时,锚固处空缆水平力在6 400kN以内;跨径300~450m、垂跨比1/8.0~1/6.0时,锚固处空缆水平力都在6 400kN以上,最大值超过10 000kN。(3)该不平衡水平力由锚固处以下边墩承受,跨径100~300m、垂跨比1/6.0~1/4.0的该类桥梁可实施该方案。(4)墩顶适量配重,或边墩受拉区配置一定预应力筋,或在设计阶段增大边墩截面或惯性矩,能使该方案在墩高更高、跨径更大而垂跨比更小的该类桥梁中实施。该成果在依托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东路高架桥边跨合龙段施工工程为背景,采用平面杆系程序对边跨合龙方案由落地支架施工更改为吊架施工的桥梁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边跨合龙方案对主梁在施工阶段、成桥阶段的受力状态影响较小.并对当过渡墩较高或支架需搭设在水中时,采用吊架施工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确定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中跨合龙的顶推力,基于力法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单柱式墩连续刚构桥先边跨后中跨合龙的顶推力解析计算方法。以某三跨连续刚构桥施工工程为例,应用解析法计算先边跨后中跨合龙的顶推位移和顶推力,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法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消除5 年收缩徐变及合龙温差引起的墩顶水平位移为原则进行计算比较,并以工程实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解析法计算值、有限元计算值和实测值三者之间误差很小,解析法与有限元法计算误差小于10%,表明解析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门式墩结构对梁轨系统受力特性的影响,以合福线高速铁路某门式墩上3跨32 m简支梁桥为例,采用经验证的梁轨接触模拟方法,建立门式墩-桥梁-轨道系统精细化动力仿真模型。研究在多维地震作用下门式墩上简支梁桥-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特征,探讨节点连接方式、横梁刚度等关键设计参数对系统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门式墩结构后,结构体系刚度相对较小,系统自振频率降低;在地震作用下,采用门式墩结构的简支梁桥上钢轨纵向应力包络线呈菱形分布,其应力峰值均发生于墩、台及桥梁跨中附近;与普通墩相比,门式墩立柱底最大纵向剪力明显增大,钢轨节点的横向位移减小;水平地震激励角对门式墩系统受力、变形影响较大,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在竖向地震作用时,钢轨及门式墩墩顶的竖向挠曲随着门式墩梁柱节点刚度的增大略减小;鉴于刚性节点可能导致结构延性降低、残余应力增大等,建议门式墩梁柱节点采用半刚性连接。  相似文献   

15.
桥梁V墩结构形式特殊且受力情况复杂,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部位,为研究其力学性能,以某钢箱桁架拱桥为背景,首先通过Midas全桥模型求解出最不利荷载工况下V构的边界条件,分析了ABAQUS局部模型的受力情况,随后以V构失高与墩座高度比、内外肢腿倾角比为参数,揭示了参数变化时V墩最大应力变化规律,最后结合分析所得,对V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墩座底部和外侧肢腿下缘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随着两种参数的增大,肢腿与墩座最大主拉应力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最大主压应力均趋于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力臂长度、桥墩整体柔度改变对主应力产生影响;结合参数分析所得,以主拉应力减小为优化目标,采用合适的结构布置形式后,主要受拉部位主拉应力明显减小,且小于允许值,安全储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一座矮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跨中合拢施工阶段进行了静力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合拢前顶推可以抵消由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合拢温度差引起的结构位移和应力,使得成桥后结构使用状态下的应力和内力处于安全合理的范围,但在顶推阶段,要注意墩底截面的应力变化,保证墩底截面不出现过大的拉应力。  相似文献   

17.
斜交墩与正交墩受力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截面刚度与弯曲正应力,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斜交墩顺桥向截面刚度相对于正交墩增大,并推导了采用主惯性矩、斜交角和主轴坐标系坐标表示的斜交墩弯曲正应力公式,得到了在顺桥向弯矩作用下斜交墩截面中性轴的位置与斜交角的关系。通过对某实桥的斜交墩进行截面惯性矩计算,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弯曲正应力,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轴坐标系任意坐标点的弯曲正应力随着斜交角度变化而变化,且存在极值,该点应力极值对应的斜交角度仅与该点的主轴坐标系纵横坐标比值有关;矩形斜交墩(包括空心墩)顶点处最大弯曲正应力存在最不利的斜交角,并分别得到了矩形实心墩与空心墩角度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5跨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各受力阶段的分析,研究了配重大小、配重施加的合理范围以及负弯矩区后浇混凝土长度等非张拉预应力技术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卸除配重后,在使用阶段非张拉预应力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及梁跨中变形的计算方法,提出因实施非张拉预应力技术而引起的反向挠度,可通过将卸除配重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多跨简支梁桥上不同无砟轨道对应无缝线路的受力特点,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推导了可以考虑非线性阻力的多跨简支梁梁轨相互作用公式,并与有限元法进行了对比.分别建立了32 m标准跨度简支梁桥上不同无砟轨道模型,分析对比了实测温度荷载与制挠力耦合作用下各无砟轨道对应的无缝线路受力规律,同时探讨了简支梁跨数墩顶刚度以及扣件阻力等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2 m标准跨度简支梁,随着简支梁跨数的增加,钢轨附加应力最大值趋于稳定,且稳定时的最大值均小于规范限值,对于铺设无砟轨道的简支梁桥,其跨数不受钢轨附加应力限制;对于单元板式及双块式无砟轨道,当墩顶纵向刚度大于2 000 kN/cm时,墩顶刚度的变化对其钢轨附加应力的影响很小;多跨简支梁桥上无砟轨道不建议采用小阻力扣件.  相似文献   

20.
以西牛大桥为工程背景,将主墩分别设计为单柱式薄壁墩、双柱式薄壁墩和组合式墩柱3种形式,运用 Midas/Civil 软件对高墩大跨曲线形连续刚构桥进行三维地震动态时程分析,比较不同的桥墩形式以及曲率半径对高墩大跨曲线形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梁弯矩分配上,双肢墩和组合墩要优于单肢墩,而在主梁位移与墩顶轴力方面,组合墩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桥墩形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主梁跨中弯矩和竖向位移先出现明显的减小,之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