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统一关联的角度,重新审视静态电压稳定的机理,并以图形的方式加以直观解释,获得静态电压稳定判据.通过三维图形分析,指出静态电压稳定是由电源侧特性与负荷侧特性共同决定的,各种二维平面分析可以统一到三维空间中.  相似文献   

2.
风力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且分散接入配电网系统,势必影响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首先从静态电压稳定性角度出发,采用PV曲线潮流分析法,根据风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推导出基于潮流解存在的静态电压判据L以及基于考虑综合参数的电压—有功灵敏度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Kp;然后,研究提出了风电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充分必要条件,给出了风电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流程框图与判别步骤;最后,实验验证了风电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充分必要条件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风电并网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基于不同系统模型的电压崩溃特征判据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状况 ,评述了各判据的优点和缺点 ,提出了判据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电压稳定性的实用判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基于变电站实时信息和电网准实时信息的电压稳定性实用判据。利用该判据能有效地预测节点电压稳定裕度,并用IEEE-14节点系统对判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网的准实时信息和变电站实时信息计算出的电压稳定实用判据,提出了地区电网节点电压稳定控制区的概念:当电压下降时,电网各节点能根据本地区的电压稳定实用判据自动地形成紧急电压控制区域,进行分层实时控制。并用IEEE-30节点系统对软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型船舶独立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将基于稳定域边界二次逼近的暂态电压分析方法应用到新型船舶独立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分析。通过建立系统暂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牛顿法求取故障后系统主导不稳定平衡点(CUEP),采用基于稳定域二次逼近的稳定判据,进行系统暂态电压稳定分析。同时,考虑不同故障位置对于求解CUEP过程中电动机和直流系统控制器状态量计算的影响。通过简化的新型独立电力系统模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能够获得暂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准确判断该独立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特征结构分析的电压稳定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特征结构分析法(ESA)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新算法。该算法对电力系统的潮流模型的雅可比矩阵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与静态电压稳定有较大关系的最小特征值、相应的特征向量、最小特征值的灵敏度等。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来估计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状况,确定补偿措施。由于系统正常工况下最小特征值的灵敏度与重负荷工况下灵敏度差别较大,因此应对在重负荷时有较大灵敏度的注入量进行补偿,提高静态电压稳定能力。经实际计算表明新算法是有效的。还给出了一种电压稳定性分析中的病态潮流方程的解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压稳定性的概念及NEPLAN软件,时常用的电压稳定静态分析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运用NEPLAN的电压稳定模块可有效判断系统电压是否稳定,并可找出影响电压稳定的薄弱母线和薄弱区域以及影响电压稳定性的一些关键因素;以一个23节点系统为例,分析说明了NEPLAN软件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静态分析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风力随机性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性理论的静态电压稳定概率评估与节点电压相对稳定性模糊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基于电压无功灵敏度分析方法选取雅克比矩阵的对角元素取值范围为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可信性评估指标,并利用可信性反演理论得到单次抽样的节点电压相对稳定性模糊评估矩阵。该方法克服了随机参数分布函数类型对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在计算量和计算精度方面具有优越性,同时也可实现实时评估。  相似文献   

10.
含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对于VSC-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的研究却很少。泰勒级数法在处理纯交流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时具有计算速度快的优点,本文基于泰勒级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VSC-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首先建立了VSC-HVDC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数学模型,由于系统功率参数是节点电压幅值的可导反函数,将负荷节点功率在靠近极限潮流点处展开为关于节点电压幅值的泰勒级数,最后由泰勒级数快速精确地求取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通过与连续潮流法的结合和泰勒级数展开点的选择,解决了在纯交流系统中泰勒级数法的缺陷,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