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450#菌株在草莓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一兵  宁小军 《江西科学》1991,9(3):160-165
草莓酒是一种低酒精度果酒饮料,它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经过两年多的工作,筛选出1450°菌株为最佳发酵菌种;试验出了草莓酒最佳生产工艺.生产出的草莓酒,醇香显著,酒体协调,酸甜爽口,清彻透明,具有独特的草莓酒风味.  相似文献   

2.
“当选”的魔力日本静罔县有一家很小的酒厂,生意清淡,产品很少有人问津。一日,该厂老板突然想到了“当选”这两个字,马上将一种酒以此命名,从此之后,酒厂名声大振,酒的销量迅速增加,这家小酒厂成了大酒厂。“当选”作为酒的名称,十分巧妙。日本各种选举不断,候选人、投票人都会对当选酒产生偏爱,支持某一派的选民都买大量的当选酒以助声势,拉选票的人用这种牌子的酒送人,当选人又  相似文献   

3.
猴头补酒     
一种以山珍猴头为原料精制的高级饮料补酒——猴头补酒,已由常山县酒厂酿制成功,且在最近通过了技术鉴定。猴头补酒是用优质糯米制成的酒酿为酒基,以猴头为主,配以参、芪、术、归、枣等名贵中药材制成的。生产工艺分酒基制备、药材有效成份的萃  相似文献   

4.
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水果,将梨汁进行酿造,得到的梨汁酒既有酒的醇香又有梨的保健功能,对发酵型梨汁酒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起始糖度20%左右,最佳发酵温度20℃,发酵液pH为5,发酵时间7d,该条件下发酵的梨汁酒颜色金黄,透光率高,口感较好.同时也对梨汁酒工业化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爱的饮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偏爱一种酒,而对另一种酒却不屑一顾呢?酒的味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蛋白质分子组成的粒子所决定的。这些粒子越少,酒的味道就越好。在大粒子过多时,酒就变得浑浊,品质大大降低。因此为了准确地评定酒的优劣,应当学会测定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6.
浓香型白酒的酒醅入窖温度对酒醅窖内发酵有重要影响,入窖温度是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利用冷风摊凉的方式控制酒醅入窖温度,探究入窖温度发酵过程酒醅的温度变化、物质消耗、产酒率和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摊凉有利于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出窖酒醅的理化影响不显著,对出酒率、优质率和基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有显著影响,获得了试验车间酒醅夏季最佳的入窖温度区间为22℃~23℃,能够提高2.17%的出酒率和2.06%的优质酒率,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利用冷风摊凉控制酒醅入窖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夏季发酵产生有利的影响,尤其在高温季节时,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调整浓香型白酒酒醅入窖温度工艺参数的方法,有助于推动浓香型白酒发酵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白酒生产中的酒损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酿造酒损,二是包装酒损.本文根据本厂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就包装酒损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个用激光进行酒的品赏的实验方法,当一束激光入射到酒溶液中时,就会产生和酒的特性一致的散射曲线,用这些曲线可以鉴定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沙棘稠酒 该发明给出了一种沙棘稠酒。它是选用糯米做原料,经蒸熟、晾凉后拌入发酵菌种混匀,经密封发酵加水研磨成稠酒浆,再在稠酒浆中加入沙棘汁充分混合均匀后消毒灭菌而获得。它综合了稠酒与沙棘的共同优点,营养成分丰富多样,保质期长,克服了现有稠酒在环境温度升高时产生二次发酵的缺点,同时为沙棘走向市场开辟了广阔前景。这种酒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对癌症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酒在尤金.奥尼尔的晚期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剧中酒已经不纯粹是具有迷醉功能的一种饮料,而是演变成了奥尼尔表现人类个体灵魂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酒成了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符号,上面依附了奥尼尔对二战后人类生存处境的洞察。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和酒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在魏晋时代,饮酒可说是一种时代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中以饮酒而出名者不乏其人。其流风遗韵影响到陶渊明,使他的生活和酒不能分离。他为彭泽今时,“公田悉令种秫”,为的是不乏酒;颜延之留给他二万钱,他却“悉送酒家,稍就取酒”;他平时饮酒的情态也是够别致、够直率的:“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华,还复著之”,“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  相似文献   

12.
酒与外交     
酒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交际手段。按照中国的民间习俗,红白喜事都要用酒招待宾客,节假日或请客送礼也常用酒,外国亦然。酒与外交工作的关系很密切,一般的外交宴会、招待会、酒会都有酒。所以作为一个外交人员,在外交场合,一般都要饮点酒,不然就显得不够热情和礼貌,也不易交朋友。但是饮酒必须适量,喝醉了容易出事。特别是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有意把你灌醉,从你的嘴里捞情报或做别的坏事。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必须警惕。即使对方没有恶意,喝醉了也容易误事。记得1969年3月下旬,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罗博宴请中国有关方面领导人。罗博和一些中央领导人为一桌,阿使馆公使衔参赞阿果利同姬鹏飞、乔冠华、韩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作品中的酒词是一朵艺术奇葩,词与酒的夙缘使其在精神世界里畅快地遨游。酒词印证的是她生命的痕迹,无论是感时伤怀、离别相思,还是孤寂悲苦、国恨家仇,流泻的都是她一腔的愁情,展现的是女性孤独的心灵之旅,呈现的是美丽而真实的女性的生命之重。李清照将悲与愁融注于酒中,奏响了人生绝唱。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固态法白酒甑桶蒸馏的操作线,提出了计算馏酒浓度的方法,分析了影响馏酒浓度的因素。指出1)酒醅中酒度的变化及甑桶高度时馏酒浓度影响不大。2)酒醅中干物质量及冷醅的吸热情况对馏酒浓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南 《世界博览》2013,(21):80-81
关于酒的民族记忆和工艺变化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探索更好的制酒工艺,更丰富的品种和更佳的口感。对于酒的口感,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中丰富和完善。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卷,酒和酒文化更是书写了其中的许多精彩篇章。通过饮酒,人们追求自由、创造艺术,养性怡情、获得享受,增进了解、促进交往……在一次次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酒的种类和口感也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改变。  相似文献   

16.
酒的陈化过程是酒经过自然的复杂氧化、还原和脂化等化学反应,提高酒质的过程,但自然陈化时间长,不利酒的增产.本文介绍一种能使酒缩短陈化时间,在短期内达到老熟要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萌 《世界博览》2013,(3):58-59
酒标真实展现了一瓶酒的品质。好年份或来自著名酒庄,酒标即勋章;年份不好,甚至已过最佳饮用期时,酒标就是一道烙印,赤裸、剌目,展露无疑。对于不少初级爱好者来说,挑选葡萄酒从认识酒标开始,对于那些"酒腻子",酒标是他们享受美酒后的记忆见证。酒标签(Winelabel)相当于酒的身份证,其中包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机器视觉的瓶装白酒杂质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瓶装白酒杂质检测方法.为了从复杂的视觉图像中提取出微小目标,设计了一种倒置翻转式的检测方式,通过高清数字摄像机获取瓶装酒液的视频序列,采用一种改进的二次差分方法,获取瓶装酒液内可能存在的运动目标.根据气泡和可见异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判断出酒液中是否含有杂质.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何青 《世界博览》2013,(14):70-71
喝酒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饮酒狂欢有时候不但能拯救经济,更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出所处时代的兴与衰。日本佐贺县议会近来一致通过了一项特殊的提案:"推行日本酒干杯制度",意在通过此制度振兴低迷的日本酒市场。这是日本首次在都道府县级别推行该制度,意在通过此制度振兴低迷的日本酒市场。由于日本酒长期销售低迷,日本全国酿酒厂商等相关人员曾在东京银座繁华大街举行了游行,号召大家"用日本酒干杯"。日本人用"干杯"振兴酒业这并不是日本第一次号召通过"干杯"来振兴日本  相似文献   

20.
兰姆酒是以甘蔗糖蜜或甘蔗汁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种世界各酒,结合我国华南地区盛产甘蔗的特点,利用甘蔗糖蜜发酵生产兰姆酒,这对扩大甘蔗糖蜜的利用有重大意义。我们搜集了几种国内外适于甘蔗糖蜜发酵的酵母菌种和丁酸菌种进行了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试验,以便选育出能产生兰姆酒独特香味和风味的优良菌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