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刚 《奇闻怪事》2006,(9):39-40
语文优质课优在哪里?一言以蔽之,便是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简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自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体现“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相似文献   

2.
赵雷 《科技知识动漫》2007,(5X):117-117
社会在发展,教学在改革。那么作文教学的归宿在哪里呢?现就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提出我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深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想上好作文课,自己必须首先是一个作文好手。否则,“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4.
“多元解读”因其能彰显学生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被广泛运用。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多元解读”在职业语文教学中是否适用?本文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总结了“多元解读”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且看当前的课堂,你一个创新,我一番变异,语文教学这棵大树呈现出一片绿叶葱茏的勃勃生机。但是,我们再冷静地分析一下,可以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形式“花”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虚”了。因此,我们的心情不时处于矛盾状态:为什么这变那变,语文教学的质量越加难以提高,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应通过万变转其宗,把握好语文教学中这些或浓或淡的根脉情意,真真切切地教,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得终身受益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日一老师提问学生:“假如在你的一生中只剩一天的光阴,你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答日:“带上足够的钱周游世上的名胜古迹。”另一生答日:“到豪华宾馆大吃一顿,美美地享受一下。”第三个学生答日:“上一天语文课。”老师听了很欣然,又问:“为什么?”“因为上语文课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哈哈——他的话引起了学生的大笑,那位老师也尴尬地笑了。这仅仅是一则笑话吗?不是!它说明了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也映射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语文教学并没有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仍徘徊在“不考的便是不教的,不考的便是不学的吼隆圈里。我们语文老师往往一面忙于教改,一面又疲于应试,无异于带着枷锁的舞蹈。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也难以实现。所以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该如何落到实处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感人的艺术性源自哪里?源自美的挖掘与创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创造美的意境呢?  相似文献   

9.
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且必须作出反应。语文教学怎样贯彻“素质教育”?本文结合语义教学的实践,试作论述,聊表参与讨论之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可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中职语文有效性教学应以专业化为导向,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评制度方面实现“专业化”,从而提高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语文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笔者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语文?湖北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史绍典如是说: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这是把“语文”一词诗化的注释。通过查阅众多史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其实并非很长。据史料记载,1905年  相似文献   

13.
刘继娜 《科技信息》2009,(11):195-19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主体意识,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满足学习者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文本蕴涵的价值取向,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怎么处理这方面的矛盾呢?认清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本位,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为今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又不否认在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语文教学低效和学生语文素质低下的事实。学生语言运用缺少规范有序的科学性,文体特点分不清,写出的文章“四不象”,且空洞无物,散乱无章,缺真情实感。这无疑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是失败所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语文教学低效,导致学生素质低下呢?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思考,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鉴于“对话”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2001年新课程标准中给予其重要位置,“对话”融入到了阅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对“对话”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给语文教师提供很好的教学理念,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进来,丰富其教学经验,帮助其更好地教学。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尽管各类试验本众多,但总的趋势是在逐步增加表现“人性、心灵美”的内容。追溯语文30年的发展史,语文不仅仅承担着传授基础知识,启迪文学素养,还充当了政治教育,科学普及等越俎代庖的工作。在大语文观的旗帜振摇下,许多教学工作者把语文教学的包容理解成了万事俱备,似乎语文是个品相很好的青花瓷器,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什么都可以挖掘。语文课似乎更生动了,学生似乎更爱听了。然而,我们更多做的事情是在越俎代庖的讲解课文,搞泛化教育,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我们常说让语文再语文一点,让语文回归语文,但我们仍然有许多困惑。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考试的压力,受到一些人为性的制约,发生了越来越多令人难以理解的现象,比如课堂上仍然围绕“道”为中心,人文性出现了过多的弥漫,离语文越来越远。语文课应该讲什么,应该怎么上?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研究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前人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研究中不够“充足有力”,没有突出“语文”的个性特征等不足,认为,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最优化的信息输入功能,富有艺术魅力,须具备六个特征:真,情,趣,活,疑,变。以区别于别科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突出“语文”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黄海珠 《科技知识动漫》2009,(24):153-153,106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让语文“回归生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须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和渗透学生的生活。文章就语文教学生活化方式提出了几点实践意见。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高职院校语文否还有其生存的空间?高职语文教学该如何定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认为高职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培养语文应用能力,除了语文基本能力,还要考虑某些专业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