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无氰镀银的方法和应用及防银层变色方法,以得到性能优良的抗硫层。通过实验可知,以硝酸银作主盐、磺基水杨酸和咪唑作络合剂、醋酸钠和碳酸钾作导电介质,常温下,电流密度0.1~0.2A/dm2,电镀时间10~20min等条件下电镀,可获得结合紧密、外观平整、光滑的银白色镀银层。  相似文献   

2.
吡呵酸、烟酸镀银新工艺已取得实际应用,异烟酸也可用作镀银添加剂.这些镀液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银、氨和吡啶甲酸(吡呵酸L_α、烟酸L_β、异烟酸L_γ).氨和吡啶甲酸均可与银(Ⅰ)形成单一配位型络合物.而在同时存在两种配位体的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常可形成混合配位体络合物,或称混合型络合物.这类混合型络合物的形成往往对电极过程、槽液稳定性和镀层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研究硝酸银-氨-吡啶甲酸体系中的络合物组成,对进一步完善电镀工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镀废水回用技术开发”成果首次将纳滤及反渗透技术集成处理电镀镍废水。该工艺先进合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外工业应用上未见同类报道,现已申请了“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该成果的成功实施为电镀生产废水治理达到零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量以及减轻电镀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椭圆形自动电镀机运行的数学模型及自动机工艺设计的电算程序。该程序可以根据自动机运行参数或电镀技术条件调整计算结果,适用于电镀自动线工艺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镀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改遗后,该企业电镀废水各项污染物能达标排放,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一种通盲孔匹配的电镀铜添加剂CPP108,此添加剂既可以用于板面电镀又能够用于图形电镀.研究了该体系的盲孔性能和通孔性能,并对其可靠性进行了测试.该体系具有高的通孔及盲孔贯孔能力,添加剂稳定可靠,易于控制.经过长期试验线的批量测试,于2010年5月成功用于上海美维电子有限公司电镀生产线.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电镀铜过程中添加剂对55nm技术代双大马士革结构的影响,为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12英寸电镀设备上,对不同添加剂配比所电镀的铜膜,分别进行了光片上的基本工艺性能、图形片上的填充性能、55nm技术代的铜互连工艺上的电学性能和可靠性的验证评估.通过对各种性能指标的考核,提出了针对该电镀液及添加剂的改进方案并优化电镀工艺菜单.最终确立其适用于芯片铜互连电镀工艺的工程应用窗口,使该产品满足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许菊林  张爱原 《科技信息》2014,(15):67-68,102
采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以SiO2和SBA-15为载体的硝酸银改性的单层分散型吸附剂,考察负载量对吸附剂分离碳四烯烃/烷烃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硝酸银负载量的增加,吸附剂对丁烯的吸附量增多,吸附分离能力增强,但是当硝酸银的负载在增加到一定值后,随着硝酸银负载量的增加,吸附剂对丁烯的吸附量开始减少。通过实验,认为硝酸银在二氧化硅上的分散阈值大约为0.29 g AgNO3/g SiO2,硝酸银在SBA-15上的分散阈值大约为0.45 g AgNO3/g SiO2。  相似文献   

9.
论文介绍了一种无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给出了基于SMS的电镀污水处理无线监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方法,该系统能够准确控制电镀污水的处理质量,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在573 K的温度下煅烧PVP和硝酸银的复合物制备了白色柔软的微米银。红外光谱表明随着硝酸银含量的增加,PVP的羰基峰位逐渐发生红移,这说明硝酸银与PVP的羰基存在着配位作用。XRD图表明,在573 K的温度下煅烧硝酸银与PVP的复合物可以生成单质银,而在此温度下单独煅烧硝酸银则没有银的生成,这表明PVP与AgNO3结合后能够有效地降低AgNO3的热分解温度,从而形成微米银颗粒。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硝酸银为银源,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超细球状银粉,研究了pH值,分散剂用量,硝酸银浓度对银粉分散性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银粉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实验得出的优化条件为:初始反应溶液的pH值为1,分散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抗坏血酸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0.6,硝酸银的浓度为0.025~0.2 mol·L-1;在该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分散性优良,平均粒径为1.23μm,振实密度为5.8 g/mL的超细球状银粉.将所得银粉制备成银浆,可使太阳电池获得致密银电极,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7.5%.  相似文献   

12.
从科技部获悉:电镀废水回用技术开发取得创新成果。这项成果在国内首次将纳滤及反渗透技术集成处理电镀镍废水,工艺先进合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工业应用上国外未见同类报道,已申请了名为“电镀废水处理零排放的膜分离方法”的发明专利。该成果的成功实施为电镀生产废水治理达到零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节约电镀生产用水量以及减轻电镀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促进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成果开发创新了新型集成膜组器等硬件技术和膜工艺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软件,采用纳滤膜除去废水中的部分——价盐,并对镍离子预浓缩.再通过两级反渗透进一步浓缩镍.使镍离子浓缩100倍,大大降低了后处理的能耗,使该废水处理工艺具备了极佳的经济性。应用该成果已在长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了处理量1000m~3/d 的示范装置,装置  相似文献   

13.
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计算机组态技术,提出了基于MCGS工控组态软件设计电镀专用行车监控系统的方案。该系统应用计算机构建动画,模拟电镀专用行车的运行,直接、直观、准确地反映电镀专用行车的实际运行状态,并可通过计算机直接控制行车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以不锈钢带为载体,用电镀的方法将钯镀到不锈钢带上制成了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在350℃下,于空气流中将二甲苯催化化;催化活性可达50%左右,本文考察了不同电镀液组成及不同电镀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吕鸿鸣  卲荣飞  黄锋 《科技信息》2013,(17):461-461,493
笔者根据电镀等表面处理行业废水的水质特点,介绍了高压脉冲电凝机处理电镀行业废水与膜法反渗透的中水回用技术,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应用与实践,该技术以其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显著的处理效果在该领域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高芹 《科技信息》2011,(17):83-83
介绍了电位滴定法标定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方法,探讨了电位滴定法标定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研制出用于制备空间硅太阳电池上电极的小功率脉冲电镀仪,该电镀仪脉冲电流的频率和占空比具有较宽的调节范围,满足高效率硅太阳电池脉冲电镀的要求,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真空蒸镀硅太阳电池上电极相比较,脉冲电镀可以制备更窄的栅指电极,电池上电极的遮光损失从7% ̄9%降低到3%。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紫苏油中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技术.采用尿素包合与硝酸银溶液络合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尿素包合过程中混合脂肪酸、尿素、乙醇的比例以及硝酸银萃取过程中硝酸银浓度对α–亚麻酸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脂肪酸、尿素和95%乙醇质量比为1﹕1.5﹕4.8,包合温度为–18,℃,包合时间为12,h,硝酸银浓度为4,mol/L,0,℃条件下络合,α–亚麻酸纯度达99.08%,回收率为39.24%,尿素和硝酸银的回收率分别为60%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LS-I型电镀添加剂是一种以含有有机磷的多元羧基环状化合物为主,经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配以其它化学助剂而成的酸性系列电镀添加剂。经使用,并对使用的部分结果,进了测试,结果表明,在酸性工艺条件下,该电镀添加剂用于、铜、锌及部分合金的电镀工艺中,对提高镀层外观质量,增强耐腐蚀性能,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金属零件的装饰性,常采用电镀铜锌合金用作仿金镀层。该镀层的色泽类似于黄金颜色,而成本低,颇受人们欢迎。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较好的仿金电镀工艺。其镀液配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