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疗在西方国家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每当医生谈论食疗之时,都只是把它作为基础养生的一部分.从癌症到心脏病,或是白内障等都有辅助治疗的相应食谱.若让食物代替药物去阻止感染,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大多数医生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在一个世纪前,就有许多医生对于"生酮食疗法"治疗儿童癫痫抱有这样的看法;但一个世纪过去了,"生酮食疗法"却在美国成为治疗儿童顽固型癫痫的主流疗法.  相似文献   

2.
<正>30多年前两张流行病学课堂上的图,让他灵光一闪,"好像哪里多疟疾,哪里肿瘤的死亡率就低"。这是陈小平自述的研究"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源头。1月28日,中科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在中科院SELF论坛的一场公开演讲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利用疟原虫成功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陈小平称,团队研究发现肿瘤死亡率与疟疾发病率呈现负相关关系,疟原虫对治疗癌症有帮助,目前临床试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癌症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癌症患者如果确诊前曾患过心理疾病,他们的死亡风险会更高。因此专家建议,医生在治疗癌症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疾病史,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则更应注意防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以67.6万名加拿大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在癌症确诊前5年接受心理疾病治疗的情况。结果发现,接受心理疾病治疗的程度越高,癌症患者的死亡风险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正>一家英国公司首次推出一项医疗服务,可用冷冻女性卵巢的方式将女性更年期推迟多达20年。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9日报道,名为"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的方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被研发出来了,通常是为了保留因患癌症而接受治疗的女孩和年轻女性的卵巢。医生会在患者接受化疗和放疗前取出部分卵巢,将其冷冻起来。如果这些患者今后想生孩子,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21):61-61
<正>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移民家庭。上学时每次考试,他都是最后几名。他努力过,可是收效甚微。但是,他仍不断地苦读。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学校也在考虑劝其退学,他终日生活在惊恐和同学们的嘲笑中。父亲决定带他出门,目的地是波士顿。父子俩一同坐上了开往波士顿的汽车,可是中途父亲下车买东西没有赶上汽车,汽车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乳腺癌患者放弃治疗,沉溺于酒精,而戒酒药竟清除了她体内的多数癌细胞。1961年,一位38岁的乳腺癌患者从医生口中听到了一条噩耗:她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骨头里了。在那之后,她开始沉溺于酒精,医生也停止了一切癌症治疗,给她开的唯一一款药物,也只是用来控制其酗酒行为的戒酒药——双硫仑。就这样,在不接受任何癌症治疗的情况下,这位已经病入膏肓的患者却存活了10年——直到1971年,她在醉酒后意外地从窗口跌落  相似文献   

7.
高龄人带癌生存并不是“神话”。我国著名肿瘤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指出:80岁以上老人因其他原因死亡而解剖尸体者,约1/4发现体内有癌肿,但他们生前并未觉察,也未对健康构成任何危害。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癌细胞的生物活性锐减,通常其发展缓慢;同时,老年人感觉相对迟钝,有些症状也就不很明显。现代医学之所以要承认和强调“带癌生存”,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而且关系到现代医学的治癌观念和方法以及治癌立足点的根本转变。目前,对癌症的经典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和化疗。放疗是用放…  相似文献   

8.
BCG法 ,即波士顿咨询集团法。是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 (BOSTONCONSULT INGGROUPAPPROACH)在 2 0世纪 6 0年代提出的一种方法 ,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为该法命名为“发展—份额矩阵 (GROWTH -SHAREMATRIX)”。取“相对市场占有率”为矩阵的横坐标 ,市场增长率为矩阵的纵坐标 ,将企业现有的全部经营业务以圆圈的形式绘于矩阵中 ,圆圈的中心在矩阵中的位置 ,是由该业务的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的值决定的 ,圆圈的直径代表该项业务所占有的资金量。由于该方法构造了一个四象限分析的矩阵 …  相似文献   

9.
癌症病人亲情难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丛庆文教授调查发现,在固新镇等涉县癌症高发区,每年的死亡人数中,至少有50%~60%的死亡者是患有食道癌和胃癌的癌症病人8月12日下午4时,固新村村民吴庚申静静地躺在床上,两眼盯着天花板,一眨不眨。2004年2月初,45岁的吴庚申被诊断患了胃癌。2月28日,他做了手术,此后一直在家中养病。“不知道何时是头?”吴庚申说。他现在只能吃稀饭,不到半年,体重便从病前的71千克减到现在的49千克。“谁都想不到,这就得了癌症了。”吴庚申的同村同学江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04年2月28日,江麦生开拖拉机运砖经过吴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9,(23):14-15
癌症让许多人觉得恐怖,但并非完全不能从它的魔爪下逃离。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近日刊出美国癌症协会专家总结出的“男人和女人最容易忽视的15个癌症症状”,提醒大家要抓住癌症的蛛丝马迹。因为有调查显示,与较晚期病人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只有10%-30%相比,早期癌症病人正规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高达70%-95%。  相似文献   

11.
人类能否治愈癌症?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介绍,2010年大约有150万美国人被诊断出癌症,其中三分之一最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饮食习惯、吸烟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导致癌症多发的重要原因,甚至比遗传因素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核心提示在诺贝尔奖奖项纷纷出炉之际,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也于当地时间10月5日晚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揭晓。“搞笑诺贝尔奖”于1991年在美国创立,由剑桥市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提供赞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医学奖按摩直肠止打嗝2006年“搞笑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田纳州杰克逊维尔市大学医院的弗兰西斯克·菲斯米尔医生和以色列海法市锡安医学中心的马杰德·欧戴医生,因为他们发明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按摩直肠止嗝法”。菲斯米尔医生和…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男子马丁·科伯在过去的15年里一直想方设法证明幼时自家客厅里挂的画作是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真迹,但进展始终不顺利。这幅价值或高达3亿美元画高63.5厘米,长148.2厘米,画的是耶稣临死时的情景,挂在科伯小时候纽约家中的壁炉架上。科伯的家人亲切地称这幅画为"迈克",一直挂在客厅里的这幅画除了有被网球砸到留下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科研人员领衔的团队在《自然·方法学》上发表报告说,机器学习技术能够在大量癌症数据基础上总结出肿瘤病变的一些规律,这将有利于医生及时判断病情发展趋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伦敦癌症研究所与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从178名肺癌、乳腺癌、肾癌以及肠癌患者身上获取了768份肿瘤样本,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肿瘤样本来获取它们的详细变异数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21日,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冶金学名词终审会。中国金属学会仲增墉、王维兴,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审定与研究室主任邬江,北京科技大学林勤、蔡美峰、曲英、张家芸、贺毓辛,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褚幼义,钢铁研究总院吴伯群,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文华,长沙矿山研究院周爱民,长沙矿冶研究院陈雯,洛阳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石干,中南大学邹志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董守安,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尉克俭,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孙启明,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他认为,在美国630万例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的人是被吓死的,其余才是真正病死的。加德纳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名死囚躺在病床上,告知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下,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向床下的一个容器内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声,结果那个死囚昏了过去。这个实验说明,精神才是生命的真正脊粱,一旦从精神上摧垮一个人,那么他的生命也就变形了。  相似文献   

17.
科文 《科学大观园》2014,(22):80-80
免疫疗法可激发身体抗癌 英国媒体称,利用人类免疫系统的药物可杀死肿瘤,这让人们对药物科学终于即将打败其最大的对手充满乐观,这被形容为终结癌症的开始。报道称,自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医生就一直在试验所谓的癌症免疫疗法。因为德国医生发现如果肿瘤受到感染并激发病人的免疫反应之后,它有时会变小。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在美国智力问答节目(Jeopardy)中,IBM人工智能机器人沃森(Watson)一举击败两位人类选手取得冠军.这场对决开启了未来10年人们对AI(人工智能)的无限想象,接下来,它会在哪个领域战胜人类?猜测落在医疗上. 人工智能在多个医疗细分领域曾与人类医生交手.比较知名的是2017年年末,斯坦福大学教授吴...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美国"爱国饮料"的咖啡,一直得到绝大多数白宫主人追捧。历任美国总统都引领着国民的咖啡消费观,其中的佼佼者更是从中发掘出巨大商机,推动了咖啡文化的普及。"自从白宫中有了总统,那里就有了咖啡。"此言不虚。咖啡一直是美国政治家的宠儿,自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开始,美国总统们最爱的"杯中物",就非咖啡莫属。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援引史料称,1770年,尚未"革命成功"的华盛顿托费城一位商人进口了91千克咖啡,并  相似文献   

20.
探秘新知4则     
15年后人类可实现心脏再生随着干细胞技术的日趋发展,医生也许可以通过给患者注入能生成特定组织的干细胞,令其体内自身细胞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从而使患者受损身体器官得以康复。然而,倘若我们能促使受损器官自我修复,那不就更好了吗?美国波士顿海德拉生物科学公司首席科学家格伦·拉尔森过去4年一直在追逐着这一器官再生梦想。目前,在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帮助下,拉尔森及同事正在开发一种蛋白质药物,这种药物能促进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的肌肉组织再生。拉尔森解释说:“心脏在持续不断地分泌能‘养活自己’的化学因子。我们现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