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流变测量手段对尼罗原油添加EVA降凝剂前后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尼罗原油中加入EVA降凝剂后,凝点不变,但低温下的屈服值减小(凝点处降低幅度为70%),反常点由38℃升至45℃,原油的非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向高温方向扩展,此外掺加不同比例轻油的尼罗原油加剂后依然存在反常点升高的现象。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相同条件下原油析出蜡晶浓度远小于其实际内相浓度,证明了原油中蜡晶溶剂化层的存在,进一步完善了降凝剂对含有较多极性胶质的高凝易黏原油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2.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对含蜡原油降凝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庆、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利用DSC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加剂前后含蜡原油的结晶特性和原油中的蜡晶形貌,并通过凝点和流变试验评价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大,EVA结晶性能稍有提高;随着极性基团含量的提高,EVA结晶性能显著恶化.EVA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与原油组成和降凝剂结构有关:随着原油中蜡含量的增大或蜡平均碳数的提高,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变差;降凝剂的分子量通过影响其在原油中的溶解性来影响降凝效果;EVA极性基团含量过高(大于33 %)或过低(小于18 %)都不利于降凝,只有在中间范围内时(28 %左右),才能起到较好的降凝效果;随着EVA浓度的提高,改性效果先不断提高,然后在高浓度下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红外光谱探讨了原油中各组分与降凝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降凝剂的极性基团与沥青质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降凝剂和沥青质分子结合在一起,降凝剂高分子链转动和扭曲,减少沥青质平面分子结构的重叠,减少堆叠体的形成;另一方面,降凝剂中的极性基团也可以与胶质的极性基团发生氢键作用,降凝剂高分子分子健转动和扭曲,减少胶质本身的氢键结合,减少胶质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密集胶束的趋势。由于沥青质堆叠体和胶质密集胶束的减少,原油的粘度的降低,达到了降低原油粘度的目的;原油的凝点主要由蜡的含量和组成决定的,胶质和降凝剂能够参与使蜡的结晶,使蜡晶的形态和尺寸发生改变,达到降低凝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降凝剂可以用来改进原油的流变性能.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丙烯酰胺共聚物(PAA)降凝剂,考察了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降凝剂的降凝机理.结果表明,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且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但是,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没有变化;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的影响.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降凝剂的加入使原油中的蜡晶颗粒形态发生变化,使得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胜利原油在原油降凝剂作用下的流变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凝剂可以用来改进原油的流变性能。合成了丙烯酸二十二酯-丙烯酰胺共聚物(PAA)降凝剂,考察了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降凝剂的降凝机理。结果表明,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且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但是,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没有变化;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的影响。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降凝剂的加入使原油中的蜡晶颗粒形态发生变化,使得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各种结构的乙烯一醋酸乙烯醋共聚物(EVA)降凝剂,考察了它们的结晶性质、溶解性质和降凝效果。由实验得到以下结论:EVA降凝剂的CH:链上只有远离极性基团的碳原子能够参与结晶。当参与结晶的碳原子数约等于原油中蜡的平均碳原子数的3/4时,EVA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最好。EVA降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不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1.2xl04时降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BEM-W降凝剂对中山川原油的物理性质的改变,给出中山川原油添加BEM-W降凝剂的最佳浓度和最佳温度,绘制了相应粘温曲线和流变曲线.依据SY/T5767-2002给出原油安全进站温度,为安全、平稳、高效管道输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沉淀机理及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气开采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机理 ,该机理可定性解释及预测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规律。在高压沥青质沉淀实验装置上 ,利用间接测定法测定了CO2 注入摩尔分数分别为 0 .6 36和 0 .716时吉林油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变化规律 ,并测定了 2 2 .2MPa下 70℃时江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CO2及富烃气注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在注气过程中两种原油易发生沥青质沉淀。吉林油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规律 ;当体系温度和压力一定时 ,江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先随着CO2 注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达到一最高值后略有降低 ;对注富烃气而言 ,沥青质沉淀量随注气浓度增加而增加 ,且注气摩尔分数大于 0 .80后增加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管输过程中降凝剂及管流的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的影响,在不同剪切速率下对加降粘剂与未加降粘剂的原油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表明,降凝剂作用和剪切作用都能使蜡晶的形状、大小以及结构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原油的流变性能,剪切作用和降凝剂作用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存在交互性影响.油样凝点由加剂前的16℃降低到加剂后的-10℃,降低了26℃;未加剂油样反常点温度为30℃,加剂油样的反常温度为26℃,降低了4℃;加剂前后油样析蜡点的温度基本没有变化;相同温度相同剪切速率下所测两油样粘度值差别比较大,总体上未加剂油样的粘度比加剂油样的粘度低.剪切作用对未加剂油样流变性能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加剂原油流变性的影响;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流变性能的影响程度跟剪切速率和剪切温度有很大关系;加剂原油粘度下降幅度随剪切作用的增强而逐渐减小,当剪切作用超过一定范围时,对加剂原油粘度将不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降凝剂对蜡晶晶格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考察了丙烯酸二十二酯降凝剂对原油中蜡相变过程的蜡晶晶格参数的影响.分离出的蜡结晶为正交晶型的晶体,晶面距为0.4156 nm,结晶度为70.5%,表现为长程有序;原油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增大了蜡晶转化成斜方晶型的趋势,使蜡晶的晶面距增大,蜡晶表现为短程有序,这种转化依赖于原油组分的性质和含量;降凝剂降低蜡晶体的有序度,晶面距增大到0.4190 nm,57%的蜡转化为斜方晶型,降低了蜡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原油凝点和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实验考察了丙烯酸二十二酯降凝剂对原油中蜡相变过程的蜡晶晶格参数的影响。分离出的蜡结晶为正交晶型的晶体,晶面距为0.4156nm,结晶度为70.5%,表现为长程有序;原油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增大了蜡晶转化成斜方晶型的趋势,使蜡晶的晶面距增大,蜡晶表现为短程有序,这种转化依赖于原油组分的性质和含量;降凝剂降低蜡晶体的有序度,晶面距增大到0.4190nm,57%的蜡转化为斜方晶型,降低了蜡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原油凝点和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旋转黏度计、显微镜、石油离心机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超声处理不同时间委内瑞拉原油的黏度、沥青质粒径、原油-正庚烷稳定性和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原油超声处理0~20 min内,空化作用致使大量沥青质颗粒破裂,沥青质粒径变小,分布变均匀,原油黏度降低;处理超过20 min后,破裂的沥青质颗粒重新聚集,粒径变大,原油黏度增加;超声处理使原油中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  相似文献   

13.
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沉淀机理及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注气开采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机理,该机理可定性解释及预测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的沉淀规律。在高压沥育质沉淀实验装置上,利用间接测定法测定了CO2注入摩尔分数分别为0.636和0.716时吉林油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变化规律,并测定了22.2MPa下70℃时江苏原油中沥青质沉淀量随CO2及富烃气注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注气过程中两种原油易发生沥育质沉淀。吉林油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随体系压力的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规律;当体系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江苏原油中的沥青质沉淀量先随着CO2注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最高值后略有降低;对注富烃气而言,沥青质沉淀量随注气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注气摩尔分数大于0.80后增加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藏沥青质沉淀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二氧化碳驱油藏中原油沥青质沉淀量预测方法,设计了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沥青质沉淀动态岩心驱替实验装置,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方法研究了非混相驱条件下驱替压力、温度、岩心初始渗透率、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和驱替速度等因素对驱替后岩心中原油沥青质沉淀量的影响,分析了作用机理,回归出了二氧化碳非混相驱过程中原油沥青质沉淀量预测公式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公式可直接用于二氧化碳非混相驱原油沥青质沉淀量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长庆油田两个输油站的油品混合样在添加了GY-3型原油降凝剂后的性能,确定了降凝剂在原油输送过程中的最佳配伍浓度,同时分析了原油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对降凝剂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预测了输油管道在添加了该降凝剂后的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降凝剂对高蜡原油流变性的改性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降凝剂对中原WC98 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 ,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全粘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及降凝剂改性效果的时效性。实验结果表明 ,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 ,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 ,并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 ,但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无变化。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 10℃以上时 ,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影响 ;但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反常点时 ,重复加热将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加剂原油温度高于原油反常点时 ,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影响 ;但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 ,高速剪切 ,将使降凝剂的改性效果严重变差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PBT/EV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相态及结晶形态。实验发现,PBT/EVA共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对于不同模式的共混方法,共混相态差别较大。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共混相态分散均匀,相域较小,而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共混分散较差,相域大且有包藏结构。PBT/ENA共混呈海岛结构,且相域界面有一定程度的层过渡。对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及结晶形态考察发现,结晶温度对结晶形态影响较大,而温度和组份比的影响对结晶度较小(≤10%),有趣的是在高于EVA熔点温度下EVA组份有反常结晶现象。本工作对研究PBT的复合改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Instron 3211毛细管挤出流变仪,对PBT/EVA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即PBT/EVA共混系的流动行为接近牛顿/粘弹型流体。该结果对深入了解PBT/EVA共混行为有较大裨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降凝剂对高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主要探讨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高蜡原油的全粘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由实验得到主要结论: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但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没有变化;在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10 ℃左右时,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的反常点,重复加热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影响。在原油析蜡高峰区高速剪切,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在低于析蜡高峰区的温度高速剪切,会使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的恶化程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0.
降凝剂对高蜡原油流变性的改性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降凝剂对中原WC98-2井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探讨了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原油全粘-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加剂效果的影响及降凝剂改性效果的时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但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无变化。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10℃以上时,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影响;但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反常点时,重复加热将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加剂原油温度高于原油反常点时,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在原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内,高速剪切,将使降凝剂的改性效果严重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