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洞口段仰坡稳定性分析是隧道工程设计的关键,考虑土体强度非均质及各向异性影响,结合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及土体强度折减理论,推导出的仰坡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解计算公式,对比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探究了地震力作用下非均质及各向异性系数对隧道洞口仰坡临界坡高、隧道拱顶破坏位置及仰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震力作用下,土体强度非均质系数越大、各向异性系数越小,隧道洞口仰坡稳定所需临界坡高越大;非均质及各向异性系数越大,仰坡初始滑移面越远离坡肩位置,隧道拱顶破坏范围更广;随着各向异性系数增大,仰坡安全系数呈递增规律,而非均质系数增大将导致仰坡安全系数降低,仰坡整体趋于不安全。研究成果为山区隧道洞口仰坡稳定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强度折减法对某公路隧道洞口高仰坡稳定性进行三维分析,并计算不同坡率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在分析中充分利用强度折减数值计算法的优点,在模拟隧道开挖及仰坡加固的基础上计算各种工况安全系数,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锚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边仰坡加固技术,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为保障公路隧道仰坡的稳定性,以宝汉高速某隧道仰坡为例,针对隧道仰坡变形而采取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并对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探讨,旨在引导正确的施工方法,从而确保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某山岭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高仰坡隧道模型,通过编制转换程序,导入有限差分程序FALAC3D进行计算,基于有限差分程序本身后处理的弊端,采用Tecplot程序进行后处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仰坡支护前后坡体位移可知,相对于短台阶法开挖,采用CD法能够有效控制洞口仰坡滑动位移,保证仰坡整体稳定性,同时能够较好的与仰坡支护结构协同工作,因此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CD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5.
富溪连拱隧道出口变形倾倒体仰坡治理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屯高速公路富溪隧道出口仰坡段岩体破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一大型强风化岩变形倾倒体,在洞口工程刚开始小量刷坡时即发生大面积滑塌现象,若不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将无法进行隧道施工。针对洞口变形倾倒体的地质条件,采用坡脚反压、仰坡注浆、喷射混凝土及大管棚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现场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洞口仰坡治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宋建军 《甘肃科技》2013,(20):124-129
隧道施工中,隧道洞口开挖与进洞方法非常关键,结合施工实例,研究了在穿越隧道洞口围岩破碎带时,利用松动爆破技术、套拱支挡效应、大管棚注浆工艺等,对洞口岩体进行了开挖、支护,实现了小开挖或不开挖洞口仰坡的“零仰坡”开挖进洞施工技术,减少了土石方的开挖,保护了周边原始地貌和植被,减少了边仰坡的临时支护,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减少了占用耕地,节约了土地,降低了弃渣对河流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注浆加固对顺层边坡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建立顺层边坡的计算模型,分析注浆加固前后岩土体应力、变形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坡体结构面注浆后,边坡中的位移和应力云图变得较均匀,在边坡中无明显的位移或者应力突变现象,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是,由于注浆加固区域的有限性,导致边坡的整体位移仍较大;计算观察点动态位移能够表征注浆加固前后边坡各部位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响应,以及潜在滑移面剪出口位置;通过注浆加固后,边坡的拉剪塑性区明显减少,注浆能够较好改善岩体自身性能,提高其承担拉伸和剪切应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缅油气管道某隧道洞口边坡的工程特征,采用现场调查、数值计算和原位监测等方法系统研究浅埋油气管道隧道施工对潜在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详细分析了隧道开挖前后坡体塑性区的分布特征,提出加固措施并对施工期及工后坡体表层和深部位移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导致塑性区的分布向边坡中下部转移,最大剪切应变增至开挖前4倍,坡体滑动风险增大;提出了拆迁坡脚房屋、修筑截排水沟、封堵地表裂缝和优化隧道施工工艺的加固方案;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坡体在施工期间呈蠕动变形状态,工后水平累积位移逐渐收敛,坡体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透明土技术开展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的可视化模型试验,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展现坡顶条形荷载作用下边坡的位移场演化及滑移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边坡较无加固边坡,其极限承载力大幅提升,其滑面较无加固边坡的滑面加深很多。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推移式滑坡时,其受力机制为最上面的锚索首先发挥作用,在其拔出失效后,后面的锚索依次发挥作用直至拔出失效,同时边坡的稳定性逐步降低。目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将所有锚索的极限抗拔力作为抗滑力分量计算得到的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的稳定性偏于危险。建议验算锚拉桩-锚索框架梁组合结构加固推移式滑坡整体稳定性时,同时验算最上面锚索的稳定安全系数,使其满足工程所需的安全系数,由此保证整个加固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对巫奉高速公路某隧道进口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并依此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几种边坡加固措施,并由力学计算与分析得出以"注浆+锚索加固"为最优方案,可以使边坡稳定性系数提高至1.25以上。现场应用表明,"注浆+锚索加固"方案效果显著,可以为类似边坡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广东省清连高速公路改造的具体工作情况,在旧路路堑局部石质边坡受软弱夹层及构造面的影响,岩层有顺层滑动倾向、坡体中局部有软弱夹层,岩体存在反坡、滑移式崩塌可能且整削比较困难,坡体较不稳定。按设计要求,该段边坡先进行坡面整修,再用锚杆、锚索框架梁加固处理,最后增加防碎落铁丝网,以防落石滚到路上造成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产生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针对施工中的不利因素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论述,并介绍了隧道洞口施工的方法,对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合理选择安全的进洞方案至关重要。在进洞时同时借助一些辅助施工措施和改变隧道施工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洞口工程的土方开挖量,力争做到自然进洞能有效避免刷坡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穗的现象,即大大减少洞口防护工程量,节约了建设成本,又减少了植被的破坏,做到“零开挖”对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九州隧道为研究背景,以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前处理模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进行后处理计算,对隧道进口段进行三维动态施工分析.基于全断面法及短台阶法开挖,探究不同开挖方式对洞口未支护及已支护边坡的位移、稳定性安全系数及塑性区域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对边坡竖向位移影响较水平位移强烈,水平位移波动较大的区域位于一、二级边坡的中下部;隧道开挖导致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降低,采用全断面法与采用短台阶法分别降低29.8%、19.8%;塑性区域分布集中于边坡的坡肩、坡趾及隧道的左拱肩、右拱脚附近区域,应对相关区域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施工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何种断层形态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最为显著,以绵九高速公路五里坡隧道不同断层形态为例,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对围岩敏感性分析。此外,为避免隧道开挖至断层破碎带时围岩发生较大变形及破坏,保证隧道施工过程安全,对断层的响应特性进行概括,需对断层段围岩注浆加固提高其稳定性。最后,对注浆加固圈厚度分别为:0m、1m、2m、3m的断层段隧道施工过程进行FLAC 3D三维模拟,采用位移控制率均值K对隧道断层及前后段整个区段的围岩控制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断层倾向在各水平条件下变化时,拱顶沉降和边墙位移基本不发生改变,其余两因素对隧道拱顶沉降和边墙位移的影响程度分别为:断层厚度>断层倾角、断层倾角>断层厚度。2)注浆加固圈厚度由0m递增至3m时,隧道轴向位移和塑性区面积依次减少,但注浆加固效果也明显下降。3)通过围岩控制率k定量分析注浆加固对位移的控制效果,断层前后段的位移控制率均小于断层处。可见,在既能保证工程安全,又能减少注浆的使用,加固圈为2m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隧道边坡的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滑坡工程治理前后的变形进行了监测,并就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顺层岩石滑坡采用钢管注浆和锚索框架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在隧道施工中设置减震层和注浆加固一定范围内围岩这两种减震措施的适用条件、减震原理及减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设置减震层和注浆加固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衬砌的内力和最大位移差,起到减震作用,但相比之下,减震层的减震效果不太明显,而注浆加固层的减震效果较好,能够大幅度降低衬砌的内力和位移差,起到保护衬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0.引言:隧道施工中,因为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结构,所以隧道施工中围岩的稳定和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过度破坏岩体的强度非常重要,因此在施工中应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一、隧道开挖1.洞口开挖。洞口工程是整个隧道施工的控制工程,因此在洞口开挖时应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先根据地质资料控制好边坡和仰坡的高度及坡面长度,做好边坡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SYS的隧道减震措施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在隧道施工中设置减震层和注浆加固一定范围内围岩这两种减震措施的适用条件、减震原理及减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设置减震层和注浆加固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衬砌的内力和最大位移差,起到减震作用,但相比之下,减震层的减震效果不太明显,而注浆加固层的减震效果较好,能够大幅度降低衬砌的内力和位移差,起到保护衬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邹启学  吴瑾  胡先进  张杨 《科技信息》2012,(20):376-376
隧道洞口段开挖后经常发生边仰坡开裂、滑塌甚至山体位移等现象,不仅影响整个隧道的结构稳定性,也是隧道工程质量上一大缺陷,严重的甚至将威胁到行车安全及隧道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施工导致边、仰坡开裂及山体发生滑塌等情况,并结合隧道施工中各项监控量测数据的动态信息,对该类隧道处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朱林 《工程与建设》2023,(4):1109-1112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单洞隧道开挖引起的滑坡体变形影响研究较多,而对在滑坡体处施工的双洞隧道的受力及加固措施研究较少。基于此,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寒山口隧道为例,对不同整治措施效果进行分析,明确寒山口边坡的最佳加固措施,即“抗滑桩+锚索框架梁”的桩索联合加固体系。通过强度折减和强度递增对不同整治措施的安全系数范围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两种滑坡体抗滑治理工法。研究结论对并行双洞隧道穿越滑坡体的抗滑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