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4,(6):12-13
<正>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支持科学领域的女性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不仅要鼓励更多女性加入科学领域,还要明确女性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创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大力鼓励和表彰贡献突出的女科学家。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仰望苍穹,俯瞰大地,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科学实践哲学逐渐成为科学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自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众多科学哲学家、科学社会学家与科学史家致力于将科学置于实践情境中加以阐释,取得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成果。与理论优位的、规范性的传统科学哲学不同,科学实践哲学采取具有  相似文献   

3.
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前沿领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学数据作为现代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以及科学数据与创新知识产生的密不可分在国际科学界已经成为共识。近年来,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及其所属的有关国际科学组织对科学数据共享的工作均给予了很高的关注,科学技术数据领域的前沿问题成为目前国际科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在18、19世纪的英国成为盛行的文化活动,女性的参与尤为突出。女性与植物学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她们与植物的形象也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加上当时女性受限的科学教育、性别意识形态、林奈新方法的简单易行和植物学本身的特点等原因,让女性活跃在植物学文化中。植物学也因此有了性别化的标签,这为科学性别色彩的探讨提供了最直接的例子,以此追问和反思科学史研究中各种"女性"标签的局限性,如女性科学,女性气质的科学,女性主义科学等。  相似文献   

5.
正100多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能说没有改善。但是她们在科学界的状况乐观吗?因为居里夫人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使世人趋向于高估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低估了女性在科学界面临的困境。虽然居里夫人100年前就获得诺贝尔奖,但迄今为止,全世界女性中只有12人获13次诺贝尔科学奖。居里夫人一人获得两次。女性在20世纪大量接触科学、进入科学界,在科学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在科学领域,很多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男女数量相似,研究生常常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10日是中国科学哲学和逻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百余位中外科学哲学、逻辑学与科学史,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相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共同见证了中国  相似文献   

7.
卢梭的植物学之路与三位女性有着密切联系:华伦夫人让他首次接触了植物学;波特兰公爵夫人为卢梭学习植物学提供了帮助和指导;德莱赛尔夫人则使卢梭成为温情的导师,写给她的《植物学通信》成为广受欢迎的植物学入门指导书。卢梭认可女性在植物学上的才能,支持她们学习和研究植物学,他和波特兰公爵夫人的关系也一改科学中男性占主导的模式。卢梭倡导适合女性的植物学研究,重视实践和修养,反对学究式的学习,将道德培养融入其中,让女性的植物学教育得到社会认可。卢梭的植物学写作方式被女性植物学传播者们竞相模仿,他推崇的女性植物学促进了植物学文化的兴盛。  相似文献   

8.
贝耶斯主义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对诸多学科如统计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决策论、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学术思想.近二十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一般性的科学推理理论,是目前科学方法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纲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纲领进行概略性的介绍:贝耶斯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归纳理论框架;贝耶斯主义解决各种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尝试和成果;贝耶斯主义纲领留下的有待争论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更重要的是美国在战后形成了一个激励创新的组织体系和研究环境,使各方面人才的热情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推进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头号强国,成为科学技术的头号强国。美国不仅在基础科学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发明和发展了一系列影响美国和世界发展的高新技术;同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不是中性的,而是表征了性别统治的行为意志。女性是抽象的,也是历史的。技术与性别的关系成为女性主义和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延伸与交叉,而更是源于当代女性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析都离不开对方的介入。随着技术的现代化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优势不仅不低于男性,而且在除了工程技术范围之外的广泛领域呈现出具有统治意义的鲜明特征。在技术领域的"孤岛"上,男性因为自身体力而不是智力的优势,保持一定的主导地位,但统治范围和程度也不断下降。技术改变了男性,也改变了女性。女性的本质随着技术的革命而展开,男权社会与女权社会之争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的女性本质特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社会学中,核心的研究领域是关于科学奖励系统的研究。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杰里·加斯顿的《英美科学界的奖励系统》(The Reward System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Science.John Wiley&Sons.1078)一书以其对英美两国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共同体之奖励系统的深入研究,而成为科学社会学中的“重要文献”。关于科学奖励系统的研究揭示了科学做为一种  相似文献   

12.
1945年12月,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科学顾问团完成研究报告《迈向新视野》,为美国空军制订科研规划提供了重要指南,对1950年代美国空军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钱学森直接参与科学顾问团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调查活动,并为《迈向新视野》撰写7份专论报告。通过这段经历,钱学森了解到世界航空、导弹、核能、电子等领域的最新成就及发展趋势,总结提出工程科学思想,并进入核动力工程、工程控制论等新的研究领域,转变成为工程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2,(1):23-23
流产如今已成为女性解决意外麻烦的重要手段,但是流产并非是安全可靠的办法,尤其是药物流产,很有可能流的不太干净,从而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是私处感染,引发疾病。由于药物流产后女性的身体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不能在药物流产后马上同房,以免造成感染,危害女性健康。那么,药物流产后多久可以同房呢?  相似文献   

14.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是支撑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创新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科学依据。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可真正运行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造成了数据资源的重复投资和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地学创新研究水平,减缓了地学大国向地学强国迈进的步伐。由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具有分散、海量、多源、异构和时空特征明显等特点,其共享尤其复杂和困难,已经成为地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国际前沿。项目通过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天文学等领域的40多个单位400多名学者10多年的协同研究,突破了分散科学数据持续共享的机制,攻克了分散、多源、异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集成方法、标准规范和关键技术,建成并运行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国家平台,提供了持续的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地球科学数据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利用网络获得各种数据成为现实,也使得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是时代的需求,为了实现地球科学数据跨系统、跨平台在不同硬件、软件平台下共享在数据层面上,必须制订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的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地球科学数据的采集标准、共享标准以及进行数据和用户分级;在技术层面上,需要选择适合地球科学数据特点的网络环境,以及开发处理海量异构数据的技术和元数据库,并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且还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即科学文化。正是科学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传播成为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从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的角度,对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教育的发展及其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科学文化对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年立项项目清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科技部批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立项113项,其中:农业领域9项;能源领域9项、信息领域16项、资源环境领域9项、人口与健康领域20项(含重要传染病专项3项和中医专项4项)、材料领域13项、综合交叉领域22项、重要科学前沿15项。这些项目将于2011年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18.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阿克顿勋爵的这句名言,在当代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差不多已经成为标志政治正确性的基本共识。然而在科学占据现代社会话语霸权的今天,如果说技术活动需要外部力量的监督和干预,已经成为常识的话;那么对于科学活动是否需要监督和权力制衡,却远远没有达成共识,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思考和讨论。从当代科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现代民主体制的基本精神出发,我们认为科学共同体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的决定,应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审查;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知识应与其他文化传统平等地、自由地开展竞争…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与社会”:哲学抑或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科技与社会”早已成为科技哲学中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关于它的学科性质迄今依然未见辨明。本文认为,“科技与社会”既与科学社会学迥然相异,也与STS界限分明。“科技与社会”的学科定位当是哲学性质的。主要理由有三:(1)“科技与社会”是科学观的主要组成部分;(2)保持“科技与社会”特点的需要;(3)增加“科技与社会”理论深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一篇关于科学文化的学术文章,文章指出,科学及科学技术工程的应用只有在实现文化价值时才能成为科学文化;技术工程的反文化应用背离了科学的精神和价值。科学技术进步的生命线在于应用并在其应用中实现文化。文章同时指出,对于科学及其技术工程应用进行文化计量,已成为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