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现行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个指标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可为高速公路的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路面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因素繁多,且各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自身又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使得评价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水泥路面的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分析了单因素属性测度函数的建立和客观性权重的计算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主要针对路面服务情况进行评价,无法对路面的养护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为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AMPSO-SVM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根据路面养护性质确定训练集标签,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对数据集的训练中引入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adaptive 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MPSO),增加了变异操作,克服了参数寻优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问题.最后,与规范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AMPSO-SVM评价模型的可行性,评价结果也可为路面的养护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4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评价,并与<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方法和灰色理论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采用适当的主成分综合分析原始指标的信息,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客观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各指标对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经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能够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了正确评价综合国力,提出主成分理想点法.先利用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各个国家关于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得分,然后用每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加权,得到加权决策矩阵,再使用理想点法进行评价.对世界11个重要国家,选用25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理想点法克服了单纯理想点法计算复杂、需要确定权数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模糊聚类法的路网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路网内各组成路段的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为基础,借鉴灰色关联分析在模糊聚类理论中的应用方法,建立了路网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确定了灰色相似关系矩阵,并利用最大树法,得到了基于不同水平的聚类结果形成的谱系图,较为合理地反映了路网路面基本性能和状况分布.  相似文献   

7.
基于理想点法的DEA有效单元的效率评价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DEA模型有效单元较多问题,提出采用理想点法对有效的单元继续进行评价的方法。并采用这种方法对我国副省级城市的效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客观准确了解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性能,以便及时进行沥青路面管理与维修养护,依据检测数据对沥青路面进行了使用性能评价研究,即将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评价案例分析。本研究以荣乌高速保定段2016~2019年的路面定检数据为基础,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性能指标归类和预处理后的检测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建立判断矩阵,再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系数,得到上下行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模型。选用荣乌高速检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并与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评价结果相比较,评价等级高于《标准》的路段样本比例约为0.34%,低于《标准》的比例约为6.83%。本研究的评价结果更能够反映路面的实际衰变特性。  相似文献   

9.
周辉 《甘肃科技》2005,21(8):133-136
针对我国许多高速公路路面在通车时间不长就出现桥头跳车和路面早期破坏,使用性能大大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状,提出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从改善平整度,减少路面裂缝和车辙等方面着手,综合考虑路面设计(包括结构体系和面层设计)、材料设计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妥群 《科技信息》2007,(21):145
针对我国许多高速公路路面在通车时间不长就出现桥头跳车和路面早期破坏,使用性能大大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状,提出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要从优化路面结构体系、提高面层品质、合理使用材料、确保桥面铺装质量、处理好伸缩缝等方面着手,严把质量关,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品质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路面使用性能可拓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了路面使用性能可拓评价的物元模型.该模型通过可拓集合理论及关联函数,可以精确确定待评价的路面关于各路面使用性能状态的关联度,从而能够全面精确地评价其路面使用性能状态,为道路养护维修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地对围岩评价分类,结合当前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劣,研究采用围岩6 个评价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围岩质量指标RQD 值、结构面摩擦系数Jf、节理间距Jd、地下水状态W、完整性系数Kv建立评价模型,将围岩稳定状态划分为5 个等级。选用理想点法计算围岩的贴近度,以此衡量围岩的稳定性强弱,通过熵权理论确定评价体系中相应指标的权重,该模型便于实现计算机处理。工程应用表明,基于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的判别模型与BQ 法评价结果相一致,能够很好地反映围岩的稳定状态,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鉴于以往的结构面分级方法多为宏观定性分析,不利于指导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理想点模型的结构面定量分级方法.首先考虑结构面分级的多种影响因素,采用7个指标进行定量表征,建立了结构面多指标分级体系;然后用最小熵原理优化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权重,从而改进理想点模型,得到最优组合权重;最后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兴隆隧道实测结构面分级中,并与工程实际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理想点模型所得分级结果与实际工程较为一致,准确率达93.3%,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及工程实用性,可为岩体结构面分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存在的路面弯沉盆惰性点,可以用于反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模量.为此论证了惰性点在沥青路面弯沉盆中的存在性,并利用惰性点方法开发出一套反算沥青路面结构地基模量的程序.首先论证典型的沥青路面3层体系可以简化为2层体系,在此2层体系中存在惰性点.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路面结构信息与惰性点参数的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此关系,可以在实测弯沉盆中找到惰性点,并求解地基模量.  相似文献   

15.
空情的不确定性给区域防空部署优化方案的生成带来很大的挑战,每一种空情下对应一个最优部署方案,为了综合各空情下的最优部署方案得到适应各种不同空情的最优方案,将各空情下的最优部署方案集作为问题的理想点,通过定义部署方案之间的贴近度,构造出评价函数,最终将问题转化为一单目标规划问题,并得到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区域防空部署优化方法,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分别对路面强度指数、路面状况指数和路面平整度指标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利用实际路面检测数据进行模型的检验和修正,并与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公路路面这种比较离散的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值,采用灰色预测方法精度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满足路面使用性能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桥梁工程建设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差、系统调配复杂、资金流动量大的特点,需要准备大量的施工原料、机械、人力资源.因此,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会面临自然环境、安全施工等多种风险的影响.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建立了基于改造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接近理想点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桥梁施工方案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提出最优施工方案,以减少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感知器的路面性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模糊感知器人工神经元网络尝试建立一个智能型路面性能预测模型,对神经网络原理和模型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并以平整度历年调查资料为数据基础,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理论与实际运用的可行性。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与模糊方法各自的优点,针对不同性能指标,建立对应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来对今后的指标值进行预测,较好地解决了路面性能预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