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花背蟾蜍后肢芽期的蝌蚪为材料,以0.01mol/LCH_3COOH处理角膜使之发生类坏死和死亡,运用半薄切片技术观察了角膜发生类坏死过程中及从类坏死到死亡之间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蝌蚪角膜在0.01mol/L CH_3COOH中处理2min,细胞结构即开始变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损伤程度加大,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为团块状,分布不均匀;细胞质中出现空泡,细胞界限不清,基膜不规则。处理10min角膜上皮尚可恢复。处理15min后,细胞核进一步固缩,染色质团块降解,角膜外表皮细胞部分死亡,基膜在局部区域和上皮分开,细胞不能恢复。处理30min后,细胞死亡。本文对蝌蚪角膜发生类坏死和死亡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检测了用灵芝处理棘尾虫和草履虫衰老细胞后的效果,发现灵芝的制剂和浸液可衰老棘尾虫在核DNA含量消减速度减慢核仁膨胀程度降低;还发现灵芝浸液能增强衰老棘尾虫和草履虫消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垂体嫌色性腺瘤细胞ConA受体和 RNA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标记的ConA和RNase结合半薄切片技术对人垂体嫌色性腺瘤细胞ConA受体和RNA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ConA受体主要分布在腺瘤细胞的核膜上,细胞质和质膜上ConA受体较少。RNA在一些细胞中主要分布在核中,一些细胞的细胞质中也有RNA分布。总体而言RNA的合成水平较高。这些结果对于探讨垂体嫌色性腺瘤细胞的特性及病理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为临床诊断及临床检验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Brassica napus的花粉粒,在不同发育时期超微结构的特征如下:1)单胞花粉粒有一个球形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出现液泡,缺少典型的淀粉粒。2)双胞花粉粒的营养核多为球形。生殖细胞纺锤形,无细胞壁,细胞核比例大,细胞质呈薄层,细胞器少。3)三胞花粉粒有一个裂片状的营养核和两个纺锤形的精细胞,精细胞无壁,以两层质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相隔。每个精细胞的一端有多条索状、弯曲的原生质外突。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根尖,除看到引起染色体加倍外,还看到出现不同类型的核异常和异常分裂现象,有的与~(60)Co—r射线处理植物种子引起的细胞核异常现象相似、并且观察到出现核异常与处理浓度、时间有关,这对研谈秋水仙素对核的作用,做为一种化学诱变剂的可能性以及人工诱发多倍体选择适宜的浓度与时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生物机体的衰老是很复杂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许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由于细胞的老化是机体衰老的基础,而细胞的结构之一——细胞膜又是学者探讨衰老机理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类、糖类等形成的一类膜系结构,它具有多种功能,生命现象中许多基本问题,如:物质转运、信息传递及生物能量转换、激素作用、神经传导、细胞识别、细胞分化和肿瘤等都离不开膜系结构,因此对于生物膜在衰老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对于衰老机理的探讨,有很多学说,其中与膜相关的称之“膜损伤学说”,本文就生物膜与衰老相关的内容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荧光标记的RNase为探针,对脑脊液中免疫活性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中的RNA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淋巴细胞中RNA的量随细胞的转化,成熟而增高;在单核细胞的激活,成熟过程中,细胞核中RNA的量呈现由少到多的变化,细胞质中RNA的量先增加,再减少。这些变化与细胞在人体病理状况下的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温敏无核荔枝的种子败育和果实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胚胎学、解剖学的方法 ,对海南新发现的温敏无核荔枝产生无核果实的原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温敏无核荔枝由于低温影响 ,在受精过程中 ,精子不能进入卵膜或进入卵后雌雄核不融合 ,导致卵受精失败并退化 .次生核虽正常受精 ,并产生核型胚乳 ,有的还能发育到细胞型胚 ,到 12d左右也完全退化 .结果导致胚珠极早败育 ,但假种皮仍能发生发育 ,最终形成无核果实  相似文献   

9.
用冰冻切片及尼氏染色法观察了鸣禽类黄雀(carduelisspinlaus)与黄喉鹀(Emberizaelegans)低位脑干中的听觉核团的位置、形态及细胞组成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组成听觉上行通路第一级中继站的两对耳蜗核(Nucleuscochear),即延髓的巨细胞胲(Nuclcusmagnocellularis.NM)和角状核(Nucleusamgularis,NA)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巨细胞核呈卵圆形,其细胞均为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长径为25-30μm,突起较少.而角状核呈三角形,核内包含各种类型的细胞,其中有纺缍形、多极型和卵圆形等,胞体大小不等,长径为12-25μm,突起较长.由此提示这两对耳蜗核可能有不同的功能.延髓层状核(Nucleuslaminavis,NL)是听觉上行通路中的第二级中继站,核团呈棒状或卷曲状,中央部呈"Z”或"S”字形,细胞呈层状排列,胞体呈长梭形或多极型,长径为20-25μm,突起较长.本文为进一步研究鸣禽类的听觉机能及声源定位等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青春期大鼠接触雌激素如辛基酚(OP)或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中NF-κB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 blotting和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等方法观察雌激素影响大鼠乳腺癌中NF-κB P65的改变.结果表明NF-κB P65在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均有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以胞核表达多见.与模型组(mod)比较,给予40 mg/kg辛基酚(OP40)或500 mg/kg三羟异黄酮(GEN)处理的大鼠乳腺癌中NF-κB P65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且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NF-κB 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OP及GEN降低大鼠乳腺癌发病可能与减少NF-κB P65核转位、降低NF-κB的DNA结合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洋葱根尖在水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一些根尖细胞开始衰老。细胞染色加深,分辨度下降,细胞结构不清楚。进而核糖体减少,细胞器出现解体。与此同时,细胞壁变厚,染色变深胞间连丝增多,胞间隙加大。一些细胞质、小泡,甚至衰老的线粒体常常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相邻细胞。最后细胞彻底瓦解。  相似文献   

12.
东北龙胆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nrica K)的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 小孢子囊壁的形成遵循双子叶型发育顺序。花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表皮、药室内壁、两层细胞组成的中层及绒毡层。2 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仲入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形成“小梁”。绒毡层属分泌型。3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4 小孢子单核靠边期时,在萌发孔出现“帽”状结构,二细胞花粉时该结构脱落。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花粉具有三个萌发孔。5 子房为两心皮一室,多胚珠,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型胚珠。6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7 胚囊发育属于蓼型。二个极核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成熟胚囊由7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雌雄性核融合前精核形态与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卵细胞质或中央细胞质内的精核,其形态呈逗点形,分为一纯面和一尖尾端。2精核在雌性细胞质里的取向变化多态,但总是向卵核或极核方向移动。3精核向卵核或极核移动的动力,可能来自精核自身运动与卵细胞质或中央细胞质川流运动的总合。  相似文献   

14.
萱草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对萱草的花粉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和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相似,小孢子核从中央位置移于一端后,花粉开始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游离在营养细胞质内后壁消失,成熟花粉属于二胞型。  相似文献   

15.
本根据原子核质量的半经验公式,讨论了原子核的存在性问题,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方法,对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胚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雄蕊—4,2强。前对花药较长,是四个小孢子囊;后对花药较短,具两个小孢子囊。幼嫩花药横切可见,表皮下具一个或多个孢原。花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最初为单核,后分裂为双核。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是由次生造孢细胞分裂后发育而来的。其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也有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2,子房二心皮、四室、每室一个胚珠,中轴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孢原细胞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胞子母细胞,后者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线形排列的四个大孢子中,有功能的大胞子的数目及其位置不确定。胚囊发育为蓼型。助细胞具钩状器结构。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反助细胞在受精前开始退化。3,胚发育属柳叶菜型。其发育历经原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至成熟胚期。胚柄在球胚早期达到最高度发育,鱼雷胚晚期开始退化。胚柄很长,球胚早期,胚柄已将胚经狭窄的胚囊中部推入到宽大的合点区。胚乳发育为细胞型。  相似文献   

17.
从水电解槽电解电流异常的表象着手,由表及里,深入分析了引起水电解槽电解电流异常的主要原因,然后根据水电解槽冷却水的酸碱度为强碱性的现象,确定了由于水电解槽换热器管程(碱液通道)破裂,导致管程和壳程(冷却水的通道)相通,从而使冷却水和碱液混合在一起,以致冷却水的碱性提高了.由于碱液泄漏,使得电解液的浓度下降,从而导致电解液的导电能力下降,电解槽的电解电流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