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平菇不同种间单孢菌丝进行杂交,获得佛罗里达菇-1×褐平菇-17、佛罗里达菇-4×褐平菇-17等异核体,其中佛罗里达菇-1×褐平菇-17在产量、品质及早熟性等在春播的条件下均好于当地主要栽培品种佛罗里达菇  相似文献   

2.
平菇和香菇均为担子菌食用真菌。平菇为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香菇为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真菌。担子菌分类习惯以形态差别为依据,方法简便,但由于生态条件影响所产生的差别会给分类工作增加很多困难。六十年代后,由于电泳分离同工酶技术的发展,国外真菌学者曾先后用酚氧化酶(漆酶和酪氨酸酶)同工酶酶谱进行真菌鉴定并作为化学分类的依据。另外,在研究糙皮側耳时,对一些單核(体)和单核(体)的异核体以及异核体杂交子实体产生的单核菌株进行比较,发现碱性条件下电泳时杂交体酶谱和亲本酶谱不同。我国黑龙江省应用微生物所方自若等也曾用等电聚焦法对几种食用菌胞外溙酶同工酶进行研究,获得了侧耳属七个种的酶谱。  相似文献   

3.
侧耳类,在自然界有广泛的分布,多半簇生于杨、柳、榆、枫、栎、槐等树的枯树桩上或树的枯死部分。世界各国经过人工选育,现在已形成许多优良的栽培类型,笔者引种的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紫孢平菇(Pleurotus sapidus),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等都是侧耳家族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野生双孢蘑菇菌株 96 .4(Agaricusbisporus)和它的 2 0个单孢菌株的形态特征 ,生长发育 ,结实能力和杂交表现等方面 .研究表明 ,在菌株 96 .4和它的单孢菌株之间以及在 2 0个单孢菌株之间在子实体的形态和菌丝、孢子显微形态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在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产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变异 .研究还表明在不同基因型的异核体菌株之间可能出现体细胞杂交 ,也许正是这种体细胞杂交的基因重组使得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 ,并保证了这一特殊物种的自然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 .  相似文献   

5.
以侧耳(Pleurotus SP.)8405为实验菌株,研究了 L-肾上腺素对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及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呼吸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 L-肾上腺素的浓度为5.5×10~(-7)~5.5×10~(-5)mol/L 时,侧耳8405菌丝生长快、生物学效率高,原基形成早,子实体数目和鲜重增加.当浓度为5.5×10~(-4)mol/L 时,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则有抑制作用.L-肾上腺素促进侧耳生长发育的效应同胞外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呼吸强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汉中油菜育种科研经历的五个阶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60年代初,为常规育种阶段,选育出了常规品种早丰系列,为汉中的油菜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90年代末,从常规育种转入杂交育种阶段,引进试验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替换了早丰系列,成为全市主推品种。本世纪初.推广双低油菜品种,制定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规程,使汉中油菜生产上了新的台阶。20064年开展了品质育种。通过细胞质不育系选育,选育出312A,通过省品种审定;保持系、恢复系改良和选育取得较好进展。运用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改良保持系、恢复系1200余份,利用36份。杂交育种取得成果,2008年推荐汉油杂07-1、汉油杂06-8两个杂交组合,参加全省区试,表现优良。在创造种质资源和培育油菜新品种途径上,正在开展染色体杂交技术应用和小孢子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香菇单孢杂交,选育出L_9、L_(11)、L_(24)三个菌株,根据其性状分析,拮抗反应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综合判断,证实是杂交新菌株。L_(11)杂交株具有产量高、菇形好的优点,生物学效率保持在75%以上,是适合于木屑、棉籽壳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8.
对桃红平菇Pleurotus salmoneo-stramineus Vassil. 单孢分离菌株全机率交配研究表明该种为双因子控制的四极性异宗配合真菌。其4种单核交配型菌株与其自身双核菌株间具有明显的亲和性,而与其它11个平菇品种的双核菌株呈拮抗性反应,无亲和性,因而表明桃红平菇是一个与其它平菇品种存在生殖隔离的独立的生物种。  相似文献   

9.
茯苓交配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茯苓栽培种“大泡引”为研究材料,茯苓菌丝为无锁状联合的多核菌丝,担孢子中双核孢子占75.3%、单核孢子2.4%、无核孢子22.3%。30个单孢株进行单孢配对结果为拮抗现象(不亲和)占总数的26.7%。茯苓菌株具有单孢结实现象,占单孢株总数的18%。由以上结果可初步得出茯苓菌为同宗结合真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放射性同位素60 Co-γ不同辐照剂量对双孢菇担孢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设定的6个辐照剂量下,孢子致死率在50.6%~90.63%,,辐照处理后萌发孢子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有差异,且菌落出现一种新类型.辐照处理后分离出的66个异核单孢菌株,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同工酶和多酚氧化酶同工酶都出现新条带.同工酶聚类结果,70个单孢试验菌株在0.87的相似水平上聚成18个群,在0.95相似水平下聚类成25个群,3个对照菌株在一个群.研究结果显示,经放射性同位素~(60)Co-γ辐照处理的双孢菇担孢子,萌发后出现较大变异,有可能创制出双孢菇新的育种材料乃至选育出双孢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蜗牛酶和溶壁酶处理糙皮侧耳幼嫩菌丝,成功地分离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数量为6.0×10~5~1.07×10~7个/ml;再生频率为1.38%,再生菌株出菇正常,生物学效率多在10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选用香菇的杂交菌株农1(N1)与野生株(Q)孢子单核体及其自交后代进行正反双单杂交,以拮抗试验辅以液体出菇试验进行鉴定,得到6个杂交后代,选用1号与4号菌株进行栽培,它们都长出了正常的子实体,栽培结果表明:1号菌株产量明显高于4号菌株、Q及N1,其生物转化率为1343%,产量优势为2474%,其杂种优势十分显著,同时也表明以Q的孢子单核自交后代同N1正交(QQ×Nm)育种优越于以N1的孢子单核体自交后代同Q(NN×Qm)的反交育种  相似文献   

13.
鹅掌楸属(Liriodendron)杂交育种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对我国鹅掌楸杂交育种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自已故叶培忠教授开创该树种杂交育种工作以来40a的历程,概括地分为3个阶段:杂交可配性与杂种优势探索阶段,杂交后代试种及其生长适应性测定阶段,杂交育种工作全面发展阶段。关于杂交育种工作的主要进展则包括了解和掌握了鹅掌楸属种间杂交可配性、杂交胚胎学、杂交授粉生物学与杂交技术;揭示了杂交种生长优势的形成原因;选出一批优良杂交后代家系与无性系;总结出无性繁殖的技术;初步建立了推广示范点,探索了科研与开发的途径。最后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研究了栽培平菇之一的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idus(Schulz)Sacc.]子实体的发育,阐明了与外部形态特征相关的一些内部分化过程。提出把平菇子实体的发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子实体原基发生期,子实体分化形成期和子实体生长期。并就子实体的个体发育特征,讨论了侧耳属(Pleurotus)的系统发育地位,以及与人工栽培有关的同题。  相似文献   

15.
对佛罗里达侧耳和姬菇单孢菌丝经杂交获得的-新菌株及其亲本,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方法,测定了酯酶、过氧化物酶、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等5种同工酶酶谱;应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方法测定了可溶性蛋白;应用硅胶G薄层层析法鉴定多糖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新菌株与亲本之一的姬菇,在3种脱氢酶酶谱上甚为相似;新菌株与亲本的酯酶同工酶区带丰富,新菌株多数区带来自亲本,与姬菇相似程度高,但有新区带出现;新菌株的多糖组成成分与佛罗里达侧耳相似;新菌株与亲本的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区别。推断该新菌株为杂交异核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河北省栽培平菇种质资源情况,同时发掘优异种质资源,更好的为平菇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本研究收集了河北省常栽的平菇品种共83株,通过拮抗试验对其"同物异名"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基于ITS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并进一步对体细胞营养非亲和菌株的天然基质生长速率、抗霉力等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平菇栽培品种"同物异名"现象较为严重,经拮抗试验将83个平菇菌株划分为31个不同营养亲和群;经ITS序列比对分析,31个体细胞营养非亲和菌株中包括15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9株佛州侧耳(P.floridanus)、2株白黄侧耳(P.cornucopiae)、1株肺形侧耳(P.pulmonarius)及4株未界定种;经生物学特性分析筛选出了2株棉籽壳基质生长最适宜菌株和2株棉柴屑基质生长最适宜菌株,以及7个抗霉能力较强菌株,为后续的定向育种工作提供了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VOCs对灰霉孢菌菌丝体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VOC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用5d后,6.0g TD-1菌株麦麸培养物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为66.67%,灰霉孢菌的产孢量(3.9×106个/cm2)较空白组(5.9×107个/cm2)显著降低(p<0.01),且菌丝形态异常、表面粗糙,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TD-1菌株VOCs由63种组分组成,其中2-甲基异冰片(13.52%)和1,4-二甲基金刚烷(14.08%)的相对含量较高。白黄链霉菌TD-1菌株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将其开发成生物熏蒸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生活性物质的稀有放线菌,编号3—50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3—50气生菌丝上着生半个孢子,常形成穗状生长体。基内菌丝生长好,有时可见到横隔,产生单孢子。细胞壁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AP)、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属细胞壁TV型,故属于糖单孢菌属。其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与绿色糖单孢菌相似,但又有差别,是一个新变种,定名为绿色糖单孢菌福建变种(Saccharomonospora viridis var.Fujianensis Ruan).  相似文献   

19.
“882”优质黄羽鸡是广州市国营白云家禽发展公司经过七个世代选育中通过36个不同类型的杂交配套组合试验,而选育成功的一个优良品种,其生产性能优于原来的石岐杂,达到和超过出口港澳黄鸡最优杂交配套组合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担孢子存活率及萌发率,比较了单双核茵丝的培养特征、生长速度,并进行了单核茵丝的配对杂交、杂交菌株的初筛试验。结果表明,香菇担孢子的存活率与萌发率随冰箱(0~4℃)保存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单双核茵丝的培养特征与生长速度有明显差别,两者较易区分。单核茵丝的配对杂交得到了一株具优良性状的菌株。此菌株的菇产量较其双亲高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