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流变阻尼器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许多工程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由粘性和双线性回滞阻尼组成的阻尼模型,对具有电流变阻尼器的振动系统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给出了简支梁振动系统的数值例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证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一个在振动系统中放置磁流变阻尼器的有效方法.利用虚拟阻尼器,放在结构感兴趣的位置,可以计算出虚拟阻尼器所消耗的功率值,根据虚拟阻尼器在振动系统中不同点所消耗的功率数值,讨论了寻找放置阻尼器最佳位置的方法.为了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用Newmark方法进行数值积分,求得节点的响应,计算了含有MR(magneorheological fluid)阻尼器的车架结构,结果说明所提供的方法和寻找准则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自动加固的ER智能抗震结构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工程技术。本文提出了用ER智能结构构件来加固常见的搞震结构,使之成为自动加固的ER智能抗震结构体系的方法。在介绍了这种智能结构体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自动加固用的可调参数的ER智能结构构件的力学模型和试验情况,并研究分析了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ER智能结构构件来加固抗震结构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自动加固的ER智能抗震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比原结构有大幅提高,并较大地超过了用被动控制方法加固的抗震结构。  相似文献   

4.
彭涛 《广东科技》1994,(7):12-12
日本藤仓化成公司开发成功具有新型双重复合结构的 ER(电气粘性流体)技术,即“由无机、有机复合微粒分散系 ER 流体技术”。这种根据电压的变化,瞬时改变粘度的 ERF 技术是划时代的新技术。ERF 是由微细颗粒混入电气绝缘油中的流体,如施加电压,粒子间极化,连接成算盘珠状,而粘度改变。  相似文献   

5.
6.
大阻尼力电流变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并结合原有的电流变阻尼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其阻尼力的新型电流变阻尼器结构,并建立了力学模型,给出了其阻尼力和等效粘性阻尼系数,通过与原电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相比较,新型阻尼器在电场为0kV/mm、增益为2时,其粘性阻尼系数是原电流变阻尼器的4倍,表明新型结构的阻尼器设计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环形剪切软钢阻尼器在受控结构中的位置优化,提出了结构阻尼器减震率灵敏度的概念,在MATLAB中以3种地震波作用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计算结构在水平地震加速度激励下的位移时程响应,得出了每层结构对阻尼器的减震率灵敏度,以层间位移角不超限为优化目标,通过撤去减震率贡献较低楼层的阻尼器实现对阻尼器的位置优化,同时在相同条件下使用逐层布置法对受控结构进行环形剪切软钢阻尼器的位置优化。结果表明,文中优化效果与逐层布置法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优化后结构各项位移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最大层间位移角降低了72%,El-Centro波下的结构顶层52号节点位移降低了70.81%,Taft波下的优化布置方法明显优于逐层布置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可用于桥梁和桁架桅结构减振的螺栓连接的H形摩擦阻尼器装置,对摩擦阻尼器结构减振系统,给出了易于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用在相应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分析中.同时对一个单自由度结构系统进行了实测计算,计算结果与有关的实验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空间网格结构风振抑制的阻尼器位置与数量寻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空间结构振动抑制问题,基于经典遗传算法提出改进算法,进行阻尼器的位置寻优和数量寻优.通过对变异概率的调节,增强了改进算法跳出局部陷阱的能力,使之可准确找到全局最优解.通过提高编码效率、筛选初始种群分布等有效措施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所构造的适应度函数,可实现阻尼器杆件数量和位置的同步寻优.对影响结构振动抑制的各参数进行数值分析,并以空间网壳结构为例,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寻优计算和结果讨论,得出在一定荷载条件下空间网格结构阻尼器杆件的优化布置规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智能算法的磁流变阻尼器位置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20层Benchmark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确定MR阻尼器的优化设置位置.将标准遗传算法的遗传操作作相应改进,并进行给定数量的MR阻尼器优化配置的数值仿真分析,解决多约束非线性整数优化问题.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MR阻尼器位置设置优化后的半主动控制,能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进一步提高了平均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流变智能隔震装置对多自由度结构进行了基础隔震控制.给出了电流变智能隔震装置的基本构造,提出了隔震装置的恢复力模型.根据摩擦结构运动机理,分析了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给出了隔震结构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及其判别准则,编制了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对多自由度隔震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分别采用3种恢复力模型的隔震装置对结构进行控制.结果表明,采用电流变智能隔震装置对结构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限制隔震层的位移.此外,拟限位型隔震装置还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加速度,拟摩擦装置对结构加速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半主动变阻尼器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多层建筑结构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半主动控制算法.首先,运用动力缩聚法建立多层建筑结构模型,利用LQR原理获得LQR控制器;然后,构造SVM模型,通过机器学习、离线训练使其兼作控制系统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  相似文献   

13.
耗能减震结构的振型分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设置不同耗能器的减震结构在基于等效线性化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分析中存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不同从而导致动力分析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量不同的问题,文章采用实模态强行解耦振型分解法和复模态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2种方法在安装有不同耗能器的减震结构动力分析中的适用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对安装有粘滞耗能器的减震结构为保证计算精度宜采用复模态分析法,而对设置有粘弹性、金属屈服型或摩擦耗能器的减震结构,建议采用实模态强行解耦的振型分解法.  相似文献   

14.
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的简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pushover分析方法,提出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的一个简化设计方法.先将多自由度体系等价成单自由度体系,对于给定的目标顶点位移,可以直接求出等价单自由度体系抵御强震所需的等价附加阻尼,并对其在多自由度体系中的分配提出建议.选用一个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验证了该方法,其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ushover方法适应范围内的中、低层房屋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PTMD对剪切型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复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PTMD的参数变化对剪切型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用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数例结果表明PTMD用于控制剪切型结构地震反应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观矩阵奇异值单元灵敏度的思想,提出了确定智能压电传感器安放位置的一种拓扑优化方法。为了获得智能结构压电传感器的优化位置,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原系统进行了特征问题分析;第二利用奇异值分解法讨论了智能结构模态可观性的度量问题;第三推导了可观矩阵奇异值单元灵敏度公式;第四以奇异值单元灵敏度作为度量和准则并且给出一个门槛值,根据门槛值可以确定压电传感器优化位置;最后利用算例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粘弹性阻尼器用于结构减震时的空间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构顶层各点在地震荷载的作用下的最大位移Smax和最大加速度acmax作为结构减震效果的评价函数,通过使用ansys软件研究了粘弹性阻尼器的空间布置对建筑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得到粘弹性阻尼器较优的空间设置方案,使得在相同数目的粘弹性阻尼器的条件下,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非线性流滞阻尼器耗能结构在Davenport谱风振激励下的随机响应及等效风荷载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经过等效线性化后,采用复模态理论解耦,进而用随机振动方法获得结构风振响应解析式和等效风荷载取值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了结构非线性随机风振响应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诊断梁式结构中裂缝的位置和尺寸的一种时域两阶段方法.基于时域内的位移响应,结合正则化技术和假设检验,用平均曲率相对变化率表示的损伤指标来诊断梁式结构中边缘张开型裂缝的位置.应用线弹性断裂力学中的应变能释放率和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缝尺寸的解析关系式,推导出了时域内的裂缝尺寸模型来识别裂缝的尺寸.通过将裂缝模拟为扭转弹簧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在较高的置信区间内准确地识别梁式结构中多处裂缝的位置,在一定精度内诊断出裂缝的尺寸.用受噪声污染的损伤指标与尺寸模型进行裂缝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测量噪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