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贵州省为例,利用贵州省2011~2017年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态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但仍然未达到高水平的耦合及优质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贵州省土地整治要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需求,在土地整治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建立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考评体系,推动土地整治以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山西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总体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系统地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山西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煤炭在山西省经济发展、百姓收入增加中充当着“主角”.但其大规模开采的同时,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下水的破坏以及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面对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这对矛盾。煤炭资源大省从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到提出“生态兴省”战略,表明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尽快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 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 退化状况更令人担忧。近些年来, 西北地区在生态恢复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和成功的试验示范, 如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等。但从总体来说, 退化还在继续, 治理的技术以及范围显得分散而狭小, 对整个西北地区环境改善与生态恢复的贡献相对非常渺小, 治理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同时, 对如何进行西北地区的生态恢复, 目前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采矿等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大量土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焦点.回顾了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分析土地复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学科展的战略及任务:①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机制;②矿山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及监管;③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规划设计技术;④减轻矿山土地与环境损伤的理论与技术;⑤共性和差异性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⑥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程质量的检测技术与装备.  相似文献   

6.
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出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分析,提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 ,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本就十分脆弱 ,退化状况更令人担忧。近些年来 ,西北地区在生态恢复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和成功的试验示范 ,如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等。但从总体来说 ,退化还在继续 ,治理的技术以及范围显得分散而狭小 ,对整个西北地区环境改善与生态恢复的贡献相对非常渺小 ,治理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同时 ,对如何进行西北地区的生态恢复 ,目前还缺乏深入的认识。虽然各省区都制定了生态建设规划 ,但一般都是粗线条或…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是一项惠民生、保生态、增良田的惠民造地工程。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在延安地区所开展的治沟造地是一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是极富重大方针政策的战略远见,有着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论文就延川县治沟造地项目的工程,分析了项目实施区的概况、土地利用现状等,对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的实施进行了梳理与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续的解决方法和建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川县土地整治的治沟造地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对延川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山区具有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是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旅游度假胜地,绿色食品产地和矿产建材基地。针对山区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缺乏,旱灾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区域布局,以及加快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林果业,开发和建设生态经济沟;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适度采矿业,加强矿区生态环境重建。  相似文献   

10.
杨金松 《广东科技》2012,21(11):242-243,241
生态环境优化建设,旨在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消除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以华安县为例根据“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城乡生态环境并抓”的原则和实施“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总体战略浅析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山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山西生态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探讨了山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针对山西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山西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与措施。指出必须从思想上、制度上、法规上正确处理山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促进山西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西省生态环境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析,提出完善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角度论述了开发生物质绿色能源的战略意义,简述了生物质能的概念及国内外开发利用状况,针对山西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资本资源日趋减少的现状,提出了山西省发展生物质绿色能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山西生态环境特点及水煤资源共生的特定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全省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对水资源的赋存和循环条件所产生的严重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山西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山西煤炭能源在21世纪可持续开发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生态环境评价及其生态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察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全域,对其气候特征、环境状况、地质地貌特征、人口、社会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特点及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对水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等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境和水环境污染等状况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GIS技术和生态服务功能将玉泉区划分为9个生态功能区,分析了各功能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作为解决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在全世界得到了迅猛发展,而在山西生态旅游刚刚起步。基于现有资料的分析,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及特点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旅游方式,依据山西省生态旅游的现状,指出山西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运用生态学原理,从生态旅游开发前的生态设计,生态补偿到生态旅游时所涉及的生态管理,生态监控,对山西发展生态旅游作了进一步的规划,使山西的旅游资源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分布规律及基生态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作为绿洲环境及其经济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直接决定着绿洲建设的规模、方向和水平。分析和研究对水资源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和生态意义,对整个流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置都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上、中、下游及山地、绿洲、荒漠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均取决于对该流域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建设绿色山西的实际,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山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应注重的问题:明确土地资源权属以调动和保护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以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大退耕还林(草)力度以营造畜牧业生产的安全环境,加强水利建设,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领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