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甘肃省饮用水源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社宁 《甘肃科技》2009,25(20):1-3,44
对甘肃省86个县(区)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污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了污染源的来源和结构特征,揭示了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对水源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有污染源57家,生活污染源60个,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部分水源保护区局部生态问题对水源地安全构成威胁。甘肃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119个,其中79个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10个湖库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30个河流型水源地中28个水源地达标,达标比例93.33%。提出了从污染源关闭或搬迁、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监管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程、生态恢复、推广有机农业、建设农业面源环保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刘家峡饮用水源地以刘家峡水库为饮用水源,本文收集了刘家峡水库2011—2016年的水质年均监测数据及污染源现状资料,指出刘家峡水库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从加强库区建设项目管理、污染源控制与治理、规划水质生物调控措施、监管预警能力建设、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等几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为刘家峡水源地保护工作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该文对浙江省某市梁辉水库、陆埠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调查,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完成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了解水源地环境基础信息、水质状况及影响饮用水水质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状况、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考察德化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后,针对水源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科学划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同时对该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详细规划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为该水源地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三明市东牙溪水源保护区,利用视频监控、生物指示监测、遥感遥测等技术及其综合应用信息系统,构建了市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信息监管技术体系,提升了饮用水源地综合监管能力,探索出可借鉴、可复制的水源地保护区综合信息监管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花园口水源厂和邙山提灌站为评价对象,根据饮用水源地各监测点的实测数据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水质作出了综合评价,在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时运用了信息论中的熵权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从而为有针对性地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作为城区重要保障的水源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为活动干扰。由于南方城市水源地多以河流型为主,不断加大的上、下游工业与生活污染源建设力度、水源地周边土地开发,使得水源受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该文通过总结福州市原厝水源地近年来频发的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应急监测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加强城区水源地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措施与对策,以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HJ/T 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武清区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工作。基于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成果,结合平原型坝上水库的特点,划定了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并初步确定保护区边界和控制点坐标。依据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重点从固定源、移动源和农业种植源等3类污染源对王庆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整治提出建议,为天津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健康,水源地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溪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地下水型水源地为主,通过对10个典型水源地周围环境调查及水质检测,得出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水源地水质较好、环境禀赋较好,水源地保护区内以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为主,水源地环境监管较差。针对水源地环境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饮用地下水水源地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地下水水源地的水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采取切实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修复饮用地下水环境,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在分析地下水水源地特征和地下水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修复饮用地下水环境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是阳泉市的主要供水水源,但是近年来,岩溶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污染、泉水衰减等问题日益严重。分析了影响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岩溶水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山西省地表水.地下水的质量状况及污染来源,对重点地区进行了典型分析,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环境模型是研究流域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梳理了流域尺度水环境污染模型及水质风险评价方面的模型,基于流域水环境的污染负荷、水质模拟对整个流域合理规划、管理管控的重要性,从水环境污染负荷模型、水质模拟模型及水环境质量评价3个层面,探讨了各类水环境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结合农业非点源与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稳态与动态模拟水质模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水质评价模型,剖析了流域水环境模型的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漳泽水库水环境容量及水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漳泽水库的污染现状,介绍了计算水库水环境容量的方法,并对漳泽水库COD,BOD5,TP和TN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漳泽水库水污染控制的方案。研究表明,漳泽水库已受到严重污染,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加快点源污染治理,以及暂时降低水库功能类别是改善水库水质、提升水库功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属于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建立了以水质为标准和以灰水足迹为标准的水污染程度评价指标,采用灰水足迹的方法对河北省水资源进行水质—水量评价.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的灰水足迹为242.41×108 m3,相比2005年下降了19.7%,2005—2013年河北省的灰水足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2种水污染程度评价指标的走势大体相同,说明水质性缺水状况可以粗略地用本文计算的灰水足迹进行表征.3)2005—2013年间河北省的灰水足迹远大于当年河北省的水资源量,呈现出明显的水质性缺水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清洁水江干,支的水质污染分析,本文提出黔东南地区保护环境,发展特色经济的框架,对产生河流污染的源头企业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可再生资源型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使环境,资源,经济走上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对南四湖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四湖是山东省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调蓄湖泊.随着该地区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南四湖也出现了诸多环境与生态问题.针对南四湖地区存在的湖泊淤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分析了现状南四湖水体水环境质量,并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调水将使湖区水环境质量有质的提高,退化的生态系统将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奎河水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奎河水污染现状的调查和相关水质项目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固体悬浮(SS)、pH值和浊度等的测定,揭示了奎河水污染现状:以有机污染为主,水质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对影响奎河水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径流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污染的措施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贾鲁河郑州段污染源调查和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对贾鲁河郑州段污染源汇入情况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贾鲁河现状水质与水体功能目标差距较大,氨氮污染远比有机污染严重;郑州新区上、中、下游河段污水量及污染物总量均明显增加,贾鲁河水环境质量改善还面临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Beijing is the national capital of China,andthe capital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The city islocated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approximately1 50 km Northwest of the Bohai Sea at a north-latitude of40°.The municipality is approximately1 60 0 0 km2 in size,of which 2 / 3is mountainousarea encircling the western,northern and easternsides of the city. From the 1 990 census,the totalpopulation was 1 2 .9million,with 6. 4millionliving in urban areas,5.2 million living in the city,an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