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成语是汉语修辞潜能的重要载体。汉语成语的语义与修辞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多数成语的语义构成包括字面义和实质义,有的还包含辞源义,这是成语富有修辞潜能的基础;成语的语义表达方式有直陈式、比喻式和形容式,这充分体现了修辞性;复义成语具有含蓄性,因为其字面义小于整体义,适成了“语义空白”。  相似文献   

2.
借代义是词义的一种修辞式派生方式,属词语的固有义项之一,一般在辞书中也可查找到。借代辞格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临时的、言语的。二者有联系,更有显著的区别。几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在讲借代辞格时,所举例子都有把借代义误作为借代辞格的现象,混淆了二者的区别,不利于正确认识借代义和借代辞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现代汉语词义这个共时的系统中也存在历时的问题,所以属于历时范畴的“本义和派生义”及“历史义和现存义”也同样适合于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而成为现代汉语词义着眼于“历史时-词义学”角度的两种重要类型。除此之外,“基本义和一般义”及“贮存义和使用义”也是现代汉语词义的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着眼于“共时-语义学”的角度,后者则着眼于“共时-语用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共时层面考察了构式“V都VC了”各构件的语法特征,将其构式义总结为:“(说话人)对事态结果的负面评价”,构式内又能进一步分为已然义与低概实现义。消极情感语境是“V都VC了”赖以生存的优势语境。日常会话交际中,该构式能够彰显主观性,表现言者的强调和反预期,具有丰富的语篇意义。该构式形成的动因源于突显与聚焦、构式压制、交互主观性与礼貌原则以及语言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结合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系统的特点,设计出基于Windchill平台标准服务模型的派生式CAPP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CAPP与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集成,以及在派生式CAPP系统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面向产品结构的派生式工艺设计、文件柜管理、版本管理、生命周期和工作流管理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此系统通过在长春一汽集团的车身厂和底盘厂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基于PDM的CAPP系统的开发模式是切实、高效、可靠、安全的系统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实施复杂零件成组技术及派生式CAPP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指出用柔性编码系统对复杂零件进行编码描述,并将特征码位提前来简化应用。用特征位码域法确定了零件相似性标准,并划分了零件组。建立了复合零件以及成组工艺。建立了基于成组技术的派生式CAPP系统,指出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王朔作品的语言具有“痞子式”的特点,这可以从他的词语、句子、修辞等的运用中反映出来,其主要做法就是将高尚和庸俗并置,使积极与消极相融。王朔对于意义的解构是以一种俗的方式进行的,它以打破常规的语言运用为依托和表现特征,这使得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接近他的小说,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和冲击感。  相似文献   

8.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针对普通本科二年级英语中等学生,测试语境类型对修辞构式的启动效应。从启动反应上来看,解释性语境对修辞构式的启动反应最强,其次是推理性语境,再其次是中性语境;从启动速度上来看,由快到慢依次是:解释性语境、推理性语境、中性语境,其中未修辞体和修辞体均显现和未修辞体隐现、修辞体显现这两种修辞构式的启动速度较接近,而未修辞体显现、修辞体隐现的启动速度幅度变化较大。影响修辞构式理解的主要因素为语义透明度不高和对隐现修辞体的忽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设置不同语境进行分级式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对修辞构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派生诉讼制度对维护股东的公司治理主体地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该制度的运作机理突破了公司作为社团的自治性,确定鼓励积极诉讼和遏制投机诉讼的平衡点是该制度的关键,其间的技术保障体现为派生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本认为只有符合“当时所有规则”且能公正代表其他股东和公司利益的股东才能成为此类诉讼的适格原告。  相似文献   

10.
认为“子”语素“小称”的演变动因是言语环境促使隐含义素突显,即“小称”本 身来自于单音词“子”感情意义层的区别性义素,突显的触发机制是拟人、借代和借喻.派生词义是词汇化过程中,词根和词缀共同作用的结果.“小称”并非从意义角度判定“子”是否为词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语义和语用义会在构式内互动和整合。为了证实这一论点,本研究从认知构式语法角度对“给我+动词短语”构式作出探讨。此构式展示含两个组块的框架构式,其中的动词短语独立使用有祈使功能。第一组块与第二组块整合后会产生两义:1.标识位移目标的语义组合;2.标识特殊语用功能的语法化单位。前义与祈使句涉及事件的言内行为相关,后义加剧祈使句的言外之义和言后效果。此两义促成两个不同子构式。基于历时调查的认知演进构拟显示,此构式引申于双宾语构式,其引申方式是隐喻和转喻识解。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通用词语的隐性差异是两岸词语对比研究中不易被察觉、尚未引起人们足够关注的部分,主要包括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方面,尤以后两者为多。“起跑”在相关工具书中常作为通用词处理,一般不标记差别,但在具体使用中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大陆多用本义,台湾多用比喻义,台湾“国语”中的一些用法大陆普通话基本不用。隐性差异是在长期使用中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用法,有别于使用频率较低的临时语境义和临时修辞用法。将两岸词语对比研究从显性差异深入到隐性差异,意味着研究策略、研究方式以及研究诉求的转变,此项研究对双方民众的交际、交流以及相关工具书的编纂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一形多义”是汉语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一形多义”在语音、语词、语句方面的表现,形成了双关、换义、飞白、易色、拈连、别解等常见的修辞格,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很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修辞现象词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言语交际中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临时修辞现象经历的偶用-常用-固化-词化这一历时过程,最后固定为词语形式,转化为词汇系统中固定成员的一种现象。文章从修辞现象词汇化内涵解析入手,对其独特性进行分析,并论述了修辞现象词汇化的拓展过程及其对现代汉语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的理解修辞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的修辞理论主要包括理解修辞论和表达修辞论两个方面。重点探讨前者中的以下部分:第一,“阐释之循环”说,主张对文本的理解要做到:由词至句至篇章至全书以及由全书至篇章至句至词的双向循环。第二,“考辞之终始”说,主张依据全句和上下文语境解释词义,依据上下文判断句型和结构。第三,“活参”说,论理解是听读者创造性参与的过程,提倡以“活”的精神理解诗义。  相似文献   

16.
江丽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51-151
本文对几部汉译日翻译作品中多义词的误译进行分析,探讨了汉语多义词日译的主要方法及注意点。多义词的误译大多数是由于对派生义,特别比喻义理解错误而导致的,我们根据上下文来全面理解多义词在句中的涵义。  相似文献   

17.
“同语式”是英汉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反复形式——主语和表语同语反复。表语是对主语的一种隐含的、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说明和解释。形似简单的“同语式”结构具有丰富的语用内涵和重要的修辞意义。相对而言,英语“同语式”的构成受到语法因素的制约,结构单一,表现力不及汉语。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发展中,派生法一直表现出很强的滋生力,而且灵活,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尤其在现代英语中,有些常用词缀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甚至有随意之势,有些古老濒衰的词缀也能枯木逢春,相继风行时髦起来。本文从词源学、语音学的角度,对派生构词法的两种特殊形式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52条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赋予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权利。本文从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性质的界定及其对现有法律的突破为切入点论述了对股东派生诉讼被滥用防止的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关于偏义复词的讨论比较热烈,质疑的焦点落在偏义复词是不是词语这一点上。其实.如果坚持语言与言语相区别的观点,可以明确地把临时的修辞性偏正结构归于言语层面。从修辞到词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双音节洪流的襄挟使短语凝固成词,同义词的挤压使语素意义偏指。光凭意义很难判断一个复词是否“偏义”,因此,可以从语音出发,把声音的弱化作为偏义复词定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