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对比喻重新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行的明喻、暗喻和借喻的分类方法未抓住人们的认识规律;2、我们此处提出的新分法将比喻分为初级比喻、中级比喻和高级比喻三种;3、新分法能揭示人们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规律;4、新分法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构造中、高级比喻。  相似文献   

2.
谚语与比喻     
谚语运用众多修辞手法,比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比喻使谚语源远漉长,比喻是谚语的本质特征,比喻是构成谚语的重要手段。谚语比喻形式多样,大致20种之多。谚语比喻有通俗性、规律性、灵活性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众多陶瓷绘画运用了比喻手法,并且还表现出其运用比喻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方面的多样类别。研究这类艺术现象,可以认识其规律,以之促进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4.
比喻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尚未有人提及的“喻体的强烈自指性”问题 ,并做了简要分析 ;对已有人提出的“比喻的抽象性”问题 ,提供了新的例证 ,并做了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之所以出神入化,令人叹服,表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比喻构思新颖,富有独特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谚语与比喻     
谚语运用众多修辞手法 ,比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比喻使谚语源远流长 ,比喻是谚语的本质特征 ,比喻是构成谚语的重要手段。谚语比喻形式多样 ,大致 2 0种之多。谚语比喻有通俗性、规律性、灵活性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表现手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英汉两种语言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比喻,但基于各自民族不同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本文主要探讨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及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9.
比喻运用范围之广,效果之妙,在修辞教学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力图通过对比喻在中学教材中的运用艺术探究,从比喻运用的特点、技法、功用等七个方面一展其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归纳分析动物、颜色比喻的联想和翻译,使学生明确这些比喻的基本意思和用法。  相似文献   

11.
心理过程是比喻产生的心理机制。本文通过汉维语比喻形成过程的对比分析,揭示汉维语比喻构成的差异性,以期揭示汉维文化的差异性,旨在为汉维吾尔语比喻研究提供有益的实证材料,为新疆双语教学、双语学习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比喻     
本文从作者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种现代汉语修辞中关于“比喻”教学的新方法,即将比喻的主体、喻体、喻词三者关系运用公式化进行直观教学,由此可以将比喻和非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及其他修辞方法之间的关系辨析清楚,有助于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英语和汉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格.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为了表达同一种喻意,同一主体的英语喻体和汉语喻体可能大相径庭。因而在翻译中采取直译法还是意译法,应取决于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高老头》中的动物性比喻的大量使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从比喻修辞的视角分析《高老头》中的动物性比喻以及评估《高老头》中的动物性比喻,可以看出,小说中的动物性比喻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各阶层的人的品性,而且深刻地揭露了19世纪初法国的金钱至上的冷酷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比喻是天才的标志”为起始,运用钱锺书先生对于比喻的新解胜义来分析现代文学大家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神奇的比喻景观。领会比喻这一修辞格在张爱玲笔下行云流水般的融合,体会静态的修辞格运用到文章中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就现代汉语中的比喻修辞格同英语中的比喻修辞格从各自历史的发展、运用、特点等进行分析比较来看,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和英汉翻译方面需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喻修辞格的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秦晓梅 《科技信息》2009,(2):110-111
本文根据玄学派诗人擅用奇喻这一突出的特点,对玄学派领袖约翰·邓恩在其几首诗中如何运用比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别称是利用一个人们所熟悉的个别事物来说明解释另一个别事物,给予后者一个新称谓的修辞方式。这一修辞新格与比喻有相通之处:二者都要通过类似联想构建,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借助人们的已知来说明未知,二者在修辞方式的变化也有相似之。二者的区别是:别称中的两项事物必须是本质相同的同类事物,而比喻中的两项事物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别称中的两项事物都只能是个别事物,而比喻中的两项事物则不受此限。明辨别称与比喻的同异,就可以避免辞格应用与辩析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比喻贵新,而比喻是否新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对喻体的选用。可以说,喻体是比喻的核心和关键。使用比喻的艺术,实际上是结合本体寻找喻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比喻和通感这两种修辞手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两者有其相同之处,但是仔细分析、题为,通感毕竟不同于比喻,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