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国产新材料55SiMnVB 钢,采用直接高温淬火复相热处理和控制冷却复相热处理两种工艺,获得不同比例的马氏体和下贝氏体复合组织。分析了随下贝氏体量的变化、材料的静拉伸性能、冲击韧性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其结果表明,复合组织比单相回火马氏体组织或下贝氏体具有较佳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配合,因而可根据材料在实际服役条件下对强韧性的不同要求,确定获得最佳下贝氏体含量的复相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以汽车用弹簧钢50CrVA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淬火 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获得适当比例的回火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复合组织,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复相组织和回火屈氏体对弹簧钢50CrVA强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弹簧要求的HRC硬度在50~54范围内,在910℃保温30 min 360℃等温20 min淬火 300℃保温60 m in回火工艺得到复相组织的强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15MnB 钢强韧性随淬火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一系列微观分析,探讨了强韧化机理.研究表明:15MnB 钢冷拔后直接进行临界点及其附近双相区淬火,强韧性优于常规淬火,在低温回火后尤为显著;低温淬火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主要归因于晶粒细化作用;铁素体对复相组织性能的影响取决于两相间变形的协调性,它受控于铁素体的形态与体积分数、两相强度、加载方式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GCr15钢的各种热处理强韧化。通过降低淬火奥氏体化温度,控制马氏体M中含碳 量,改变M形态,减小M领域尺寸;或经高温固溶炭化物超细化予处理;或以等温淬火获得(B下 +M)混合组织。所有这些处理,都可使GCr15钢获得不同程度的强韧化,对冲击韧性、静弯强 度、压溃强度、断裂韧性、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寿命都产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不同硅含量的高强韧低合金冷模具钢系列(代号GD钢)进行试验,探讨了GD钢经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处理后,组织中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数量及其对GD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GD钢的硅含量时,GD钢复相组织中的下贝氏体组织形态和数量也随之改变.当硅含量达到1.82%(wt-%)时,复相组织中下贝氏体呈准下贝氏体形态.马氏体加上约28%(vol-%)的准下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6.
在60Si2MnA钢等温淬火工艺和性能研究的基础上,用MEF-3型金相显微镜和JEM-200C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用Rigku D/maxⅢB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样品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贝氏体复相组织强韧性好的原因在于含有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和变态贝氏体组织,且贝氏作为无碳化物贝氏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强韧化低碳马氏体和控制马氏体形态和亚结构出发,研究了以Fe-Si-Mn-Mo-V为基,适当添加Cr和Ni的低碳马氏体型超高强度钢的组织与性能.分析了新钢种在透射电镜下的组织结构特征,对马氏体、板条相界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的衍射斑点,进行了标定.研究表明:淬火态下,新钢种的显微组织由四种相(位错马氏体、板条相界残余奥氏体薄膜、ε-碳化物和未溶碳化物)所组成.文中讨论了各组成相对强度和韧性的影响.当950℃淬火300-350℃回火时,新钢种获得了最佳的强韧配合,其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765.2Mpa(180kg/mm~2),屈服强度大于等于1422Mpa(145ka/mm~2)和断裂韧性(K_1C)值大于等于127.7MN/m~(3/2)(410kg/mm~(3/2)).这表明通过强化韧性较高的低碳马氏体代替韧化中碳马氏体来发展超高强度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GJW50WC-钢复合材料(配料成分重量%:WC50、C 0.25、Cr 0.50、Mo 0.25、Fe余量)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性能、组织及断口。结果表明:高温淬火、等温淬火均能提高其强韧性,回火温度亦对强韧性产生一定影响。影响WC-钢复合材料强韧性的微观因素除了WC颗粒的数量、形状、大小及分布外,还有残余奥氏体量;未溶碳化物质点的数量及大小;回火及等温组织中析出碳化物的形状、大小及分布;马氏体、贝氏体及铁素体的强度和塑性。不能通过热处理大幅度提高此类材料的强韧性。此外,由于WC与基体的相互溶解,也不利于获得强韧的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不同的轧制和冷却工艺并进行再加热淬火和回火处理,分析各状态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不同轧态组织的再加热奥氏体化进程,研究了轧制冷却工艺对低合金调质高强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控制轧制能够增加轧态组织的原奥氏体晶界面积,提高再加热奥氏体形核率,得到较细化的再加热淬火组织,并且能够提高回火后的强韧性能.实验钢轧后连续水冷条件下得到马氏体组织,而空冷条件下得到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内碳元素分布不均匀,有利于提高再加热淬火回火后的强度.实验钢在控制轧制中断冷却工艺下能获得最佳的调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SiMnCr试验用钢,分别进行了淬火、等温淬火和空冷处理,并分别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测定了CCT曲线.淬火态下获得板条马氏体和其间的残余奥氏体薄膜组织,等温淬火得到准贝氏体组织,锻造空冷状态下得到以板条马氏体为主含贝氏体和少量位于板条间界的残余奥氏体薄膜复合组织,经300℃回火,无渗碳体析出.  相似文献   

11.
通过Fe-Mn-1.6Ni-C钢板控制轧制、轧后直接淬火和560~710℃回火调质处理实验,研究了轧后直接淬火态和回火态的组织与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轧后直接淬火得到组织细小的板条马氏体,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其抗拉强度.经过回火热处理后,碳化物的析出及其对位错的钉扎作用,降低了钢的抗拉强度,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聚集长大,铁素体发生回复与再结晶,造成强度下降以及冲击韧性提高.当回火温度高于A○c1时,粗大的碳化物极易引起裂纹形核,破坏钢的冲击韧性.Fe-Mn-1.6Ni-C钢最优的回火温度为680℃,屈服强度为963MPa,抗拉强度为988MPa,延伸率为20.0%,-60℃冲击功为142J.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直接淬火、QP、回火等工艺对一种低碳含铜钢进行热处理,并使用拉伸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进行表征.在连续冷却淬火过程中观察到碳在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间的动态配分现象,QP处理和低温回火可改善实验钢的冲击韧性;实验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强塑积大于20 GPa%,抗拉强度超过1 400 MPa,延伸率约14%,室温冲击功高于40 J.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实验钢可以满足热冲压工艺对成形淬火一体化的要求,可作为具有高强塑积的热成形用钢.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多步低温等温贝氏体转变工艺处理后60CrNi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60CrNiMo钢相组织,并进行硬度、拉伸和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淬火+亚温淬火+高温回火处理的60CrNiMo钢可得到细小均匀的二次回火马氏体+铁素体混合组织,其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采用三步低温等温贝氏体转变工艺可有效减少材料块状残余奥氏体和细化贝氏体晶粒,从而提高60CrNiMo钢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通过淬火回火硬度试验,室温和高温拉伸冲击试验以及金相和电镜组织观察,研究了V,Mo,Ni,Nb,Co和B等合金元素对热作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金元素含量对钢的室温和高温强韧性产生很好的作用,所得结果对于热作模具钢新钢种开发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轧后中温缓慢冷却与中温等温两种不同的热机械控制工艺(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 TMCP)对硅锰系贝氏体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试验钢的力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分析手段对试验钢进行显微组织结构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残余奥氏体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轧后连续缓慢冷却开始温度的升高,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硬度及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有所提高,伸长率和冲击韧性降低,屈强比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轧后等温时间的延长,贝氏体钢的抗拉强度与屈强比先降低后升高,伸长率及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相对于等温制度,连续缓慢冷却可得到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强塑积明显高于前者,伸长率比前者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球铁,即高强度、高韧性奥氏体-贝氏体球铁。通过正交试验选择热处理参数,并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了考察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进行了延性断裂韧度与接触疲劳性能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贝氏体球铁具有很好的断裂韧性和接触疲劳强度。本文还探讨了奥氏体-贝氏体球铁性能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时效处理对2205 DSS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2205 DSS进行了1 100℃固溶处理,随后将试样分别在650,700,750,800,850和900℃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探究2205 DSS中σ相的析出规律及其对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205 DSS中σ相的析出分为有碳化物伴随和无碳化物伴随两种方式,前者发生在α-γ相界上,后者则主要发生在α相的晶内和晶界;2205 DSS在850℃时效时σ相的析出行为最严重;在析出σ相后,合金元素Cr和Mo在各相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聚;2205 DSS中析出少量的σ相对材料的塑性影响不大,但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冲击韧性,而σ相的大量析出则会使两者均发生严重恶化;σ相的析出对材料的屈服强度影响不大,对材料的抗拉强度有略微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不同镁含量对Al-Mg-Mn-Zr-Er合金冲击韧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冲击变形前的合金进行了原始组织分析,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加工状态下,随着镁含量的提高冲击韧性下降,而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增大;在相同的镁含量的情况下,热轧板的冲击韧性明显高于冷轧板,而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结果表明:35CrMo钢在亚温淬火温度高于790℃(即钢中残留的铁素体量低于11.2%),并经高温回火后,它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常温冲击韧性都有明显的提高,钢的氢脆敏感性也得到改善.初步认为亚温淬火细化了晶粒和组织是各项性能获得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热处理方法,获得了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的多相纤维状复合组织。并与马氏体+铁素体纤维状双相组织和粒状贝氏体为主的复合组织进行了冲击性能、硬度、强度的对比。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冲击断口形貌、复合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前者在低温回火或未回火状态下,与调质态的纤维状双相组织和回火态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相比,在等硬度、等强度下,具有更高的冲击韧性和更优异的强韧性配合。本文还探讨了冲击性能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