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f)幼嫩叶片为材料,分别接种于附加NAA1ppm.2,4-D 1ppm、6-BA 2ppm的不同基本培养基MS、B_5、Nitsch、Blaydes、SS-B-8、PC-L_2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MS+NAA1ppm+2,4-D1ppm+6-BA2ppm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NAA1ppm+6-BA2ppm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0天后,即可形成大量的芽苗丛。蔗糖浓度的高低影响芽的分化和苗的正常生长,以2%的蔗糖浓度较适宜,切取幼苗转移到MS(无机盐减半)+IBA2ppm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在幼苗茎基部长根而形成完整植株。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仍保留增殖和器官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槐叶片外植体接种于 MS+2,4-D 1 ppm+NAA 1 ppm+6-BA 2 ppm 培养基上,外植体的维管薄壁细胞及维管束鞘细胞先脱分化启动,而后栅栏组织细胞脱分化,进而形成愈伤组织.细胞脱分化启动时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细胞质变浓,核相对变大,核仁明显;二是细胞开始积累淀粉.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以无丝分裂为主,有丝分裂较少.通过观察无丝分裂的主要过程,可以认为它是典型的劈裂式无丝分裂.文中还对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在愈伤组织形成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栝楼不定根尖分化芽过程中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栝楼的不定根尖(长约0.5cm)在含有BA2~5mg/L的MS培养基上光培养15~20d,根尖端会逐渐膨大成球状,并在球的顶端分人绌大量不定芽,通过扫描电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栝楼根尖分化芽的表面结构变化,培养0~4d变化不大,根表面细胞小且排列整齐,培养6~20d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细胞体积变大,排列不整齐且凹凸不平,尤其培养11~20d芽形成期,可观察到从芽原基到芽体由内部伸出的情况,为栝楼  相似文献   

4.
火炬姜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火炬姜叶片离体培养的研究结果 ,试验表明 :诱导叶片产生愈伤组织效果较好的激素配比是 6 -BA 0 .5mg·L- 1+ 2 ,4 -D 0 .5mg·L- 1;最适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是MS ;6 -BA、ZT和KT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其中以 6 -BA的效果较好和经济 ;在所试的 6 -BA质量浓度中 ,以 3mg·L- 1的效果较佳 ;添加 80 0mg·L- 1的CH有利于火炬姜愈伤组织的分化 ;生根培养阶段 ,以附加w =0 .15 %的活性炭的 1/ 2MS培养基效果较好 ,生根率达 10 0 % ,且植株生长健壮 ;试管苗移栽在表土上 ,成活率可达 10 0 %  相似文献   

5.
红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了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 ,试验表明 :诱导愈伤组织频率最高的培养基是MS BA 0 .5mg/L 2 ,4 D 0 .8mg/L ;较适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基本培养基是N6 ,激素配比以BA 2 .5mg/L 2 ,4 D 0 .1mg/L和ZT 2 .5mg/L 2 ,4 D 0 .1mg/L为好 ;红掌试管苗生根较易 ;使用质量浓度为 0 .5mg/L的NAA ,2 ,4 D和IBA都能很好地诱导不定芽生根 ;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表土是理想的移栽基质 ,移栽成活率为 92 .3% .  相似文献   

6.
杜衡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杜衡叶柄为外植体,通过两次灭菌后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BA3mg/L的培养基上产生大量愈伤组织,并且生长速度快,将其称到MS+BA2mg/L+NAA0.5mg/L的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不定芽或丛生芽。芽长大后,在MS+NAA0.2mg/L培养基上生根并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7.
对长城1号和埃斯基红豆草在组织增减和原生质体增减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及分化的芽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材料中均存在染色体数的变异,其变化范围为7-112,主要变异1类型是7为基数的整倍性增减,非整倍性变化的较少,染色体数的变异程度与愈伤组织的性质,增减时间的长短,继代增减中激素的累积浓度以及2,4-D的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长城1号和埃斯基红豆草在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中形成的愈伤组织及分化的芽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材料中均存在染色体数的变异,其变化范围为7~112,主要变异类型是以7为基数的整倍性增减,非整倍性变化的较少.染色体数的变异程度与愈伤组织的性质、培养时间的长短、继代培养中激素的累积浓度以及2,4-D的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丧失分化能力的长城1号红豆草愈伤组织中,正常核型的细胞仅占33%~35%;有分化能力的埃斯基红豆草愈伤组织中,正常细胞为41%~50%;而在分化的芽中正常细胞数均超过50%.培养时间越长,激素累积浓度越高,染色体的变异程度越大.在短时间内使用高浓度的2,4-D进行培养,也可以引起较大的变异.另外,还观察到了染色体结构的各种变异和有丝分裂异常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小麦幼穗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李杂3号×晋2148)×(豫麦1号×Alondvas)、京花1号、晋2148、豫麦18号、陕农7859、冀麦5418、豫麦13号、Alondvas和花培28九种不同品种的小麦幼穗在N6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山不同的小麦幼穗脱分化所形成的愈伤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再分化出根和苗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中以(李杂3号×晋2148)×(豫麦1号×Alondvas)、晋2148、京花1号、豫麦18号和陕农7859五个品种小麦幼穗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生长状况较佳,冀麦5418和豫麦13号次之,Alondvas和花培28愈伤组织长势较弱。再分化的能力与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呈相对应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仙客来品种"国旗红"成株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到MS培养基(Murashige & skoog)+6-苄基嘌呤(BA) 2.0(mg/L,下同)+萘乙酸(NAA) 0.5和1/2MS+BA 2.0+激动素(KT) 0.25+2,4-二氯苯氧乙酸(2,4-D) 0.5两种培养基,研究外植体类型、培养基、切割方式和摆放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和形成不定芽的理想外植体;将带主脉的叶片,以反面向上的方法接种到1/2MS+BA 2.0+KT 0.25+2,4-D 0.5中诱导效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不定芽形成率和平均个数分别为66.67%和4.0.此外,对不定芽的继代培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不定芽可继代增殖.  相似文献   

11.
以石刁柏嫩茎为外植体诱导初始愈伤组织,以初始愈伤组织诱导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对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黄瓜幼叶为材料,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叶绿体的二分分裂,其分裂方式以哑铃状分裂为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狮弓蛔虫虫卵表面的微观形态。讨论和分析了其虫卵的形态学特征等。  相似文献   

14.
草莓组织培养细胞发育过程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的茎尖和茎节在添加适当浓度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试管苗. 分别取不分化的愈伤组织、分化的愈伤组织及小苗的幼嫩叶片常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分化的愈伤组织细胞, 液泡较大,细胞质较稀薄,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不容易看到; 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细胞,液泡较小,细胞核明显较大,核仁清晰可见,亦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以及淀粉粒; 已发育的幼嫩叶片细胞观察到有大量的叶绿体分布,其内部结构复杂,不仅基粒数多,基粒内囊体个数增加,而且基粒中片层密集,并可观察到大量的淀粉体.因此,草莓外植体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培养物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上有显著的差异.这可以作为鉴别早期愈伤组织细胞分化能力的指标,并还可以作为选择适宜培养条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扫描电镜观察裸甲藻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多聚甲醛固定的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TPXM)细胞采用离心法收集,进行小梯度的酒精结合离心法逐级脱水,临界点干燥并真空喷金后,能够在扫描电镜(SEM)下很好地显示出T.pulchellum细胞的完整形态和细微结构,如纵鞭毛、横沟、顶沟、顶突、带状物、藻体线纹、腰鞭毛等;同时环境扫描电镜(ESEM)也能对裸甲藻进行较好的形态学观察,但环境样品的ESEM和SEM电镜观察条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缬草叶片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缬草叶片的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缬草叶片作外殖体,用84(含氯制剂)作消毒液,用KT和NAA作生长调节剂.研究结果表明:以10%的84消毒液对外殖体消毒15min效果最理想,MS KT5mg/L NAA0.05mg/L为诱导叶块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缬草叶片生根时根的着生位置在紧靠叶脉处.  相似文献   

17.
美洲大蠊下颚须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颚须为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触角以外头部最长的附属构造,生于下颚,靠近口部,应是与蜚蠊取食活动有重要关系的器官。至今未见关于下颚须细微形态的报道,而关于触角超微结构的研究却很多。作者首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下颚须的细微构造,以期为将来蜚蠊饮食行为的研究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用碱性SDS法从耐盐耐碱芽孢杆菌中分离出质粒,并通过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鉴定,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质粒PBH1分子量为2.73×106Da,PBH2分子量为5.18×106Da。  相似文献   

19.
雀形目25种鸟羽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隶属于雀形目10科18属25种鸟类的初级飞羽为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有钩羽小枝上的腹齿数,纤毛对数,羽小钩数与无钩羽小枝上的腹齿数,背刺数在科间相似性较大,存在着性状特征的交叉与重叠;属种间差异较显著;种下亚种则未发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