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质量,基于电流重构技术,设计了直接功率控制的并网逆变器。该设计由SVPWM控制原理,得到母线电流与三相逆变电流的对应关系,通过引入新型电压矢量作用算法,实现了全区域的逆变电流重构。验证实验在并网功率为1000 W、采样频率为10 kHz的小功率实验平台上进行,结果表明:该设计理论算法正确,电流重构效果良好,能够保证发电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多逆变器并联控制常在各逆变单元中添加虚拟阻抗提高功率均分精度,为简化各种工况下并联系统中各逆变单元的虚拟阻抗控制逻辑,提出一种统一虚拟阻抗控制方案.首先,对各逆变器所需的虚拟阻抗值统一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并联系统的功率分配性能,增强供电可靠性;然后,在PLECS软件中搭建由两台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文中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案能够适应线路阻抗差异,有效提高并联系统稳态功率的均分精度,实现输出功率的灵活分配控制.  相似文献   

3.
考虑当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逆变入网的需要,在比较了现有逆变器的基础上,针对低压小功率的逆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单相正弦波逆变器.该逆变器主要由控制模块、全桥式逆变模块、同步BOOST电路、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信息显示模块、欠压过流保护模块等构成.逆变器采用SPWM正弦脉宽调制,经过IR2104产生两路反相的SPWM波,驱动4个开关管IRF540工作,并利用STM32完成电流/电压采样、调试和液晶显示的数据处理.经实际测式,该逆变器获得了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输出电压/电流误差.  相似文献   

4.
相位调制在抑制输出谐波和输出自动稳压的敏感性方面比幅度调制有明显的优点.本文报告了一个三电平逆变器的门驱信号发生器,6个信号分成二组并严格对称.一组用于驱动逆变器功率电路的正半周,一组用于驱动逆变器功率电路的负半周,合成一个完整.三电平逆变输出,每个开关的切换角,即相位可调.文中还报告了一种具体的逆变器实验电路及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功率MOSFET为开关元件 ,采用多管并联方式研制出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该电源逆变控制采用了锁相技术 ,利用锁相技术使功率MOSFET实现零电流开关 ,并使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跟踪系统因有谐振频率。使得该电源始终能运行在负载功率因数为1的状态 。  相似文献   

6.
以功率MOSFET为开关元件,采用多管并联方式研制出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该电源逆变控制采用了锁相技术,利用锁相技术使功率MOSFET实现零电流开关,并使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跟踪系统因有谐振频率。使得该电源始终能运行在负载功率因数为1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行各业对电气设备控制性能要求的提高,逆变技术在许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逆变器应用于不同场合,人们对逆变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种适合于不同要求的逆变器的控制方案被提了出来。逆变器的控制方案很多,瞬时值控制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瞬时值控制就是对逆变器的输出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量的瞬时值进行反馈控制,以此来调节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从而保持逆变器输出稳定的一种控制技术。由于是对系统输出的量进行瞬时值反馈调节,所以采用瞬时值控制的系统具有很快的动态相应和很好的可靠性。目前采用瞬时值…  相似文献   

8.
Z-源逆变器由于采用了独特的阻抗网络,能够利用桥臂的直通状态实现自由升降压,因此,可在单级系统中同时实现MPPT和并网逆变功能.本文分析了Z-源逆变器的升压原理,讨论了直通占空比和逆变调制因子之间的制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直通占空比d0和逆变调制因子M分别独立控制MPPT和并网输出功率的逆变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给d0和M分别划出合理的取值范围,改善了d0和M的相互制约关系,有效抑制了电网和光伏模块的相互影响.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能够有效跟踪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稳态工作时,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谐波畸变小,输出功率因数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电路拓扑结构的类型论述了逆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并给出了各类逆变器电路结构与拓扑实例,指明了其优缺点。按电路拓扑结构的类型划分,逆变器可划分为Buck、Boost、Buck-Boost型逆变器三类。逆变器在以直流发电机、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为主直流电源的逆变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逆变器带脉冲负载运行规律,提升逆变器带脉冲负载性能,首先针对逆变器带脉冲负载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和实验平台的搭建,在仿真和实验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脉冲负载占空比、峰值功率以及开关周期对数字控制PWM逆变器运行规律的影响;针对带脉冲负载时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和各运行指标均较差的情况,深入分析得到逆变器数字化离散过程造成的时间延迟和逆变控制器响应速度是影响逆变器带脉冲负载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次采样和解耦控制的逆变器改进恒压/恒频(voltage/frequency,V/f)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ilink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晶闸管串联逆变电路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给出了逆变器的设计公式;说明了电路中重要参数Q值的范围及最佳值;作出了多条重要曲线,如U_(SCR)-Q、U_C-Q、U_(RH)-Q;并结合焊接的三种工作状态,分析了逆变电感、负载电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P的光伏并网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SP为控制平台设计光伏并网系统,在改进型单纯形加速法的基础上,采用电压型全控桥为逆变结构,设计新型光伏阵列最大跟踪控制优化算法,跟踪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点.在线调节步长改变电压收敛速度,设计锁相控制电路,自动同步跟踪电网频率和相位.测试数据表明:结合优化技术的变步长MPPT算法能快速准确跟踪最大功率点,系统波动小,稳定性高,逆变器电流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馈送电网,从而有效提高系统逆变效率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在进行逆变时,无需外加的换相电压,具备自换相能力,可以工作在无源逆变方式,使利用直流输电为孤立负荷送电成为可能.在介绍MMC拓扑结构和换流工作原理的同时,分析了基于MMC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中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和NLM调制算法,并采用上述的控制策略利用PSCAD搭建9电平逆变器模型.通过分析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百分比和逆变产生的相电压谐波总畸变率验证搭建MMC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电力系统大负载、强耦合特点,应用陆上大电网并网逆变理论,研究新能源动力船舶供电系统中与同步发电机并联的逆变器下垂控制技术能否满足船舶电网要求。分析了逆变器拓扑结构,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由电压环、电流环和功率环组成的三环控制策略,并提出了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下垂控制技术的逆变器与同步发电机并联构成的供电系统,能够满足船舶的用电需求,可实现新能源动力船舶在负载波动工况下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电网中风电逆变器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布式电网中逆变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功率开关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逆变器的可靠性,因此逆变器开关缓冲电路的设计至关重要。传统缓冲电路主要以缓冲电阻消耗关断电压,损耗大,能量利用率低,介绍了一种无源无损缓冲电路,缓冲效果良好,能量损耗低。通过Matlab软件和样机实验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测试,验证了其缓冲效果和特性,从而为开关缓冲电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车载单相正弦脉宽调制(SPWM)IGBT逆变器的基本结构方案,以车用24V直流电源为逆变器输入,变换得到50Hz/220 V交流电。该方案采用中间直流环节的高频变压器式逆变电源系统结构,它由高频逆变、高频变压器隔离升压、整流滤波、高频SPWM逆变和输出滤波组成。对逆变器的控制及保护电路也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秦天像 《甘肃科技》2011,27(17):70-71
综合阐述了光伏发电逆变技术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太阳能逆变器的原理。针对目前我国采用低压、小容量并网运行的逆变技术导致逆变器数量多、系统结构复杂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实现智能控制是发展太阳能逆变器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提高常规串级凋速装置的功率因数的基础上,研究了能降低逆变电流中谐波成分的逆变控制方案。使用GTO代替常规逆变器中的可控硅,借助次谐波PWM技术选择最佳开关点,并使逆变器触发角a基180°-270°内变化,则能抑制逆变器的谐波电流,还能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这套装置用于串级调速的实验表明:电流超前型的功率因数比滞后型的有明显提高,逆变电流中低次谐波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9.
赵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940-5943
针对永磁同步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研究了一种双模块控制系统。MPPT控制模块在整流器和逆变器之间设置Buck变换器,使用优化后的最优梯度-爬山法策略控制Buck变换器占空比。并网逆变控制模块采用直流母线电压瞬时值外环及并网电流瞬时值内环的双环控制策略,通过外环电压PI控制得到指令电流,进而采用PI瞬时电流控制经逆变器和LCL型滤波器得到并网输出电流。仿真实验波形表明,MPPT控制模块能够快速、稳定地跟踪最大功率。逆变器输出符合并网要求,控制效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0.
“杀虫脒”系有机氮化合物,化学名称是N—(2—甲基—4—氯苯基)—N′,N′—二甲基甲脒盐酸盐。其前身是“克死螨”,1962年由瑞士首先合成,1966年西德作为杀螨剂投入生产,1968年日本人发现该药对鳞翅目害虫具有特殊的拒食和驱避作用后,制成盐酸盐制剂,用来防治水稻二化螟等害虫。近年来“杀虫脒”被用来和其他农药混合防治稻飞虱、叶蝉或兼治稻瘟病。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于1971年开始试制出少量样品,对水稻螟虫等作了初步试验,并肯定了对螟虫的效果。1972年,他们与无锡惠山农药厂协作,制成近10吨25%水和剂“杀虫脒”,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