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是中国青少年最突出的健康问题,根据国家2006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小学生为30%,中学生为50%~55%,大学生为80%。其中浙江省青少年近视又居全国前列:小学生为40%,中学生为70%.大学生为80%。  相似文献   

2.
声音     
《科技潮》2010,(3):M0002-M0002
“室内狭小空间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看远处、户外活动是最好的预防近视的方法,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也已经表明,只要在户外活动足够的时间,近视发生率会明显下降。这也是我国虽然全面推广了眼保健操,但由于户外活动时间不够,因此近视率还在不断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刊文指出,近视正迅速成为"全球流行病"。研究显示,花在户外时间越少的孩子患上近视的几率越高。据称,60年前中国人口中近视率只有10%到20%,但如今青少年近视率高达90%。这在整个东亚都是普遍现象,韩国首尔19岁男性近视率高达96.5%。在美国和欧洲,约有一半年轻人受近视影响,与半个世纪前相比翻了一番。有研究预计,到2020年左右,全世界有近视问题的人可能会达到25亿,约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一般认为,花太多时间近距离看书或写作业等会引起近视。  相似文献   

4.
 近视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具有致盲可能性的眼部疾患,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晰。巩膜可直接决定眼轴的长度,是近视形成的最终效应器。本文以巩膜为切入点,综述近视发生时巩膜组织生物力学性质的变化、相应巩膜组织成分的改变与原因,以及目前临床上针对性的近视治疗方案,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视是一种残疾,预防中学生近视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宿县地区一中131名学生的视力变化进行的六年追踪调查,分析了中学生视力变化的特征、规律及近视发生的原因,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预防近视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视一般都是眼内睫状肌弹性和巩膜的坚韧性降低,并发生变形的外在表现。目前,已经有很多通过手术治疗近视的办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合理的饮食对增强睫状肌弹性、限制近视的发展会有一定的作用,未尝不是一个风险小又省心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庞志 《科技咨询导报》2008,(25):254-254
本文论述了近视矫正引起近点变远,远视矫正引起远点变近,得出了复合视力矫正只有轻度近视患者才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胡海艳 《山西科技》2005,(5):26-27,30
品牌创建对中小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然而,众多的中小企业却认识不到品牌创建的重要性,患了“品牌创建近视症”。文章在诊断中小企业“品牌创建近视症”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Letter来信     
《世界博览》2014,(7):2-2
@liuxing 1979: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一口气把@《世界博览》看完了。德国青少年近视率保持存15%左右,并为其建立视力档案。而我们似乎也为孩童“制定”的一年两次的视力检查,存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年年上报,规定近视率不得超5%。近视率的“规定”靠表格的控制,让检查者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10.
防止近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为满足便携式设备小型化的需要,该文介绍了一种耳麦式防近视仪。此近视仪根据红外测距原理,而且还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增加了补充光源的效果。文中给出了耳麦式防近视仪的详细设计方案以及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完全可以说明红外测距在近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是应对人口少子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儿童近视率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校外教育培训作为少子化时代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依然存在,影响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时间安排,进而影响视力健康。基于杭州市Y小学的整校问卷调查数据和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模型,分析小学生视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厘清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对视力健康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校外教育培训通过挤压户外运动和睡眠时间对视力变化产生负面影响,亲子陪伴能有效调节上述负面影响。因此,在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和儿童近视干预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小学生学习、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间的合理分配给予指导,并重视亲子陪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眼罩遮盖造成鸡近视模型,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了鸡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形觉剥夺性近视鸡实验眼与对照眼比较,在屈光度、前后径、赤道径方面有极显著差异。在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方面亦有极显著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实验发现5-羟色胺产物5-HIAA实验眼与对照眼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巴胺参与正常视觉和眼球生长发育的调控。5-羟色胺可能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明宇 《青年科学》2010,(8):45-45
“近视的人到老了以后不会老花眼?”很多戴眼镜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这样的说法,如今,这样的说法得到了证实。郑州大学四附院眼科主任医师陈刚说,近视眼确实能抵消老花眼,但要看你近视的度数有多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大学生近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攀枝花学院1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脑验光,学生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采用问卷调查。采用Falconer法计算近视遗传度,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数据完整大学生中,轻度近视患病率为40.00%;中度近视患病率为19.21%;重度近视患病率为3.64%。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不同,子女屈光状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66,P<0.01)。攀枝花学院大学生近视遗传度为59.3%。结论: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医学理论和体育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学生近视的机理及成因、近视的防治、运动对近视的促进作用、乒乓球运动治疗近视的现状研究,并提出了用乒乓球运动治疗近视的运动处方,为近视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云南昆明市盘龙区小学生近视发生、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312名小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包括近视检出率、近视分类及其父母屈光状态的调查。结果:学生视力不良平均检出率为48.03%,其中假性近视占11.43%,混合性近视占13.75%,真性近视占22.85%;真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的发生率为36.59%,随学龄的上升而增加。结论:学习行为和长时间阅读写字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小学生视力检查可有效防治小学生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疗法防治青少年近视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学生近视产生的原因,生理变化过程和病理机制,体疗手段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指出体育疗法防治近视的可尾性,科学性和体育与卫生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眼镜产品是一种关系到人身健康的特殊产品,又称之为“光学药品”。我国卫生部、教育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近视率已接近60%,居世界第二位,人数更跃居世界之首:城市高中学生近视率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患近视的青少年选择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情况,分析与单光镜配戴者相比,渐进镜能否对青少年近视起到延缓进展的作用。方法对201208-201309期间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近视青少年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检查,分析长期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能否起到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结果渐进镜组的青少年主观舒适度高于普通眼镜组,且近视度数年平均增长低于普通眼镜组,2组其余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可以缓解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感觉,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徐州市区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防治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对徐州市区2005年小学毕业生9233人、初中毕业生13407人、高中毕业生11077人进行视力检查,并与该市区1995年中小学生视力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②对徐州市区2005年1625名6~18岁在校生视力状况调查并分析。结果①2005年徐州市区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明显降低,初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稍有下降,而高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明显上升。②2005年徐州市区近视发生率6~9岁较低,10~14岁为近视发生易患阶段,而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最高,但已趋于稳定。结论应针对引发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控制近视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